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二十一章 记住

帝御仙魔 第二十一章 记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李晔没看何敬成一眼,他的目标是一千道兵。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他当然明白道兵一千结为战阵,会形成怎样的威力,那根本不是一千真人境简单叠加能够比拟的。

虽然他没有跟道兵交过手,但他有兵家常识。

但他这一剑仍旧笔直斩落。

但凡是战阵,都有主将,若能杀敌主将,则战阵威力大减。

要找到一千道兵的主将并不难,至少对李晔这样的沙场宿将而言是这样。

他看准了那名甲胄法器并无二致,但气息牵动整个战阵的修士。

他心念一动,天剑从体内悠忽飞出,借着青白剑气的掩护,以无法捕捉的迅捷速度,直奔道兵主将而去!

可以防御真仙境全力一击的光罩,在天剑面前形同虚实,根本就没有起到迟滞的作用。

天剑穿过光罩,就好似面前空无一物。

天剑乃天道所赐,蕴含的是大道法则,道兵光罩就算再强悍,面对大道法则,也是出处破绽。哪怕李晔看不出这种破绽,但对天剑而言,要寻隙突入,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秘境中的天剑,本应该是飞鸿大士所得,依照她当日的实力,她本能击败李晔,夺此利器。

但她没有这么做。

连佛域都觊觎的天剑,哪怕李晔现在境界不够,无法尽显其威力,但其本质如何,已是不同多言。

轻微的噗嗤传不到李晔耳中,但李晔却感受到了天剑掠过修士心脏的气机。

那名道兵主将的身体,陡然化作血雾爆炸开来,肉骨不存!

微不可查的刹那间,道兵战阵的气势陡然下降到一个冰点,力量弱了许多。

与此同时,蕴含帝道之力,阴阳大道之力,仙园百姓气运之力的剑气,斩入道兵光罩中!

这是李晔第一次将仙园中的百姓气运之力,投入实战。

平卢有百万百姓,为他提供力量的,也有七八十万,这是一股怎样的力量?

如切泡沫一般,剑气切碎了光罩,斩入道兵战阵正中!

极致的光亮中,有数百身躯瞬间被湮没,如同被火焰烧过的柴薪,化作粒粒尘埃,在轰然爆开的灵气狂风中如烟消散。他们临死前惊叫的面容、挣扎的四肢,好似有霎时的定格,但转眼就已不见。

剑气切入大地,地面轰然一震,灵气触底弹起,在两侧形成飞速流溢的潮浪,形如道道风帆,直起数十丈。

在风帆般掠起的灵气狂潮中,受剑气冲击,数百个道兵的身影,和泥石一起倒飞而起。有人手断腿飞,有人衣袍碎裂,有人口吐鲜血。

最终,这些道兵下饺子般零乱掉落各处,重重摔在地上,有的人身躯还从地面弹起数次。

烟尘渐渐消散,勉强可以视物时,众人这便惊恐的看到,地面出现了一道巨大的恐怖剑堑,深过濠沟,长达百丈!

不仅仅是朱温、何敬成、张仲生等宣武军修士,也不仅仅是青州城头的禺狨、崔克礼等人,在场超过十万的两军将士,都亲眼目睹了这威力绝伦的一剑,目睹了这难得一遇的盛景。

冲到青州城下的宣武军将士,甚至都被迫停止了攻城。

在他们嗔目结舌的目光中,烟尘散开,一个玄袍持剑的挺拔身姿,此刻立在青州城楼之巅,俯瞰八方。

众人很难形容对方的气度。

这不是形如君王临世。

因为他就是王!

不仅仅是平卢的王,更是大唐的王!

......

何敬成手脚冰凉,禁不住连退三步,惊骇欲绝:“怎么会这样?”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也没有人能够回答。

朱温呆呆望着城楼之巅的身影,好半响才勉强回过神,喃喃道:“安王......已经强到这个地步了吗?”

当年他还是黄巢麾下的将领,在邓州与李晔初战,意料之外的败北。但那时候的李晔,不过是练气期的修为,跟他差距并不大。

朱温虽然是一介莽夫,但心傲气傲,天下英雄,他也没把几个人放在眼里,自视必然能够在乱世中成就大功业。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努力追赶,追赶李晔的步伐,想要超过对方。

李晔是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他跟这座大山的距离,就是他跟天下的距离。不翻越这座山,他就难以真正成事。

他本以为他能追赶上,但是当李晔发兵河东,毫不费力便攻下素来桀骜强大的魏博,又收服昭义后,他就没了这种信心。

好在仙廷修士找到他,这才让朱温重新有了跟李晔争雄的意气。李晔再强,总不能强过仙人吧?于是他忍着对仙廷修士的恶心,开始跟对方通力合作。

第一战,便是攻平卢。

朱温很清楚,李晔就像是他的噩梦,是他走向天下之前,不能不解决的噩梦。所以这一战,他倾力而为,没有丝毫保留。

本以为有仙廷修士相助,这一战必然马到功成。但谁曾想到,这才多久没见,李晔不仅有了斩杀仙人的实力,连何敬成都高看万分的道兵,都被他一剑击溃!

连仙廷都对付不了李晔了吗?

朱温心头苦涩。

他可还是在依仗仙人之力......

两人的差距,并没有被时间弥补,反而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大。

朱温感到心灰意冷。

张仲生攥紧衣袖,咬紧牙关,才能抑制住身躯的颤抖。

他一动不动的望着城楼上那个英姿勃发,仿佛整座江山都在他脚下的玄袍身影,心潮涌动。

他之前没见过安王。

当日在青州城头,游说崔克礼的时候,张仲生虽然最终放弃了劝说,但那是他尊重同窗的人生选择,并不是因为他被对方说服了。

他没被说服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因为觉得李晔配不上崔克礼的才华。

身为情同手足的同窗,张仲生很清楚崔克礼的才能,让对方治理一镇五州之地,实在是太过屈才。而李晔注定是要灭亡的,又如何能够让崔克礼尽展所能,全力施展抱负?

儒生一生所求,无外乎立功立德立言六个字,而立功是排在首位的。学而优则仕,为官才能为民,这是儒家士子的首要追求。为国家社稷奋躯奔走,为江山父老立下功勋,是每个儒家士子的梦想。

但是现在,见到了安王本人,见到这惊世骇俗的一剑,观其气度风仪,张仲生如梦初醒。

崔克礼的选择没有错!

张仲生自忖,如果他身在平卢,面对如此风华绝代的人主,也很难拒绝对方的邀请。

张仲生想起崔克礼当日那番话:“我崔克礼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明主。无论他是成是败,我都将终生跟随。他成,我治理天下;他不成,我治理平卢五州;他亡,我跟他一起埋骨在这片我们流过血流过泪的土地!”

当日他不甚理解这句话,现在他理解了一些。

跟随这样的人主,哪怕是战败而亡,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吧?哪怕曾今发出的光亮,短暂的仿若流星一闪而逝,眨眼就消失不见,但也毕竟照亮过天际,被天下人看到过。如此,就算真的死了,也没什么不能接受吧?

张仲生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

他忽然很羡慕崔克礼。

乱世之中,良禽择木而栖。然而天下英雄无数,真正的明主却屈指可数,甚至根本就只有那么一两个。

就算他跟着儒家,去辅佐了有极大可能成事的另一路诸侯,立功立德立言,甚至青史留名,但对方是否有安王这样的英姿,有让他甘愿心悦臣服的魅力?

若是不能,那恐怕是很遗憾的吧?

毕竟,儒家士子只能活这一世。

生在乱世,投身天下,是选择成事可能最大的君主,还是选择最符合自己心意的明主?

是追名求利随波逐流,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

这是个选择。

乱世中每个人都面临选择。

人生总是有许多选择。

面对这样的选择,张仲生没有答案。

从前求学的时候,他遍览群书。曾今读到,很多失败的英明之主,败亡的时候身旁仍有一群忠贞之士,在敌军袭来的时候,他们宁愿自刎随主而死,也决不投降,去拥抱触手可及的权势与富贵。

每当此时,张仲生总不明白那些人的选择。

活着,难道不好吗?

活下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不辜负自己的才华志向,难道不应该吗?

现在,他明白了一些。

位在儒家七十二俊彦之列的张仲生,在这一战中,领悟良多,成长良多。

......

李晔手持天子剑,向前引向宣武军,语调平缓但格外有力的下令:“平卢军听孤王号令:三军齐攻,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青州城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将士们成建制的杀出,向城前的宣武军发起最后一战。

平卢军将士在看到李晔一剑破了仙廷道兵后,已经士气大振。那可是连上官倾城带领最精锐的狼牙都,都无法战胜的队伍,竟然连李晔一剑都没接下。

李晔的强大,给了平卢军将士最有效的强心剂。

眼看安王回归,再临前线,平卢军上到将领下到士卒,无不舍身而战,一时间犹如下山猛虎,攻势犀利,状若疯癫。

宣武军未必挡不住平卢军,但此刻明显没了斗志,很多人本就已经对李晔畏惧万分,此刻看到平卢军杀出,无不胆战心惊,惊慌后退,有人甚至转身就跑。

张仲生纵目而望,看到无数平卢军将士,从李晔脚下的城墙、城门争先恐后的杀出,他也禁不住心神摇曳。

在城楼前,崔克礼的身影如一杆标枪,站得笔直。在此刻的张仲生看来,那个身影格外伟岸高大,也格外意气风流。

让所有心怀远大的儒家士子,都会忍不住羡慕的那种伟岸风流。

张仲生情不自禁去想:若是自己站在彼处,此刻会是怎样的心情?

他最后深深看了李晔一眼,记住了那个站在城楼之巅的安王,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趟平卢之行,让张仲生的人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