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帝御仙魔 > 第九十六章 大争之下的处境与选择

帝御仙魔 第九十六章 大争之下的处境与选择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11 来源:笔趣阁

太白心中疑惑甚多,然而看老君的模样,并不愿意跟他就这个问题谈论过多,太白稍作迟疑,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好奇心,没有多问。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道门风气向来洒脱随性,门内修士也多崇尚自由自在,众人思想不同,所以仙廷之内派系繁多。别的姑且不言,就说老君本人,那是六位圣人境之一,论修为应该他做仙帝才是,但他却超然于仙廷之外,根本不理会俗事。

超然,却没有超脱。仙廷诸事,老君的看法、态度如何,依然是各方都会高度关注的重点。

从兜率宫出来,太白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因为他到最后都没有弄清老君的立场。太白心里其实已经隐约明白过来,这回的天下大乱似乎跟以往不同。

在往先的时候,仙廷里的一些修士,也会去扶持其他凡间诸侯争霸天下。这种事很常见,但从来没有成功的。所以太白之前并不在意,广寒仙子、巨灵天神等人的作为。现在看来,似乎一切都有不同。

在仙岛上眺望云山雾海,太白悠悠叹了口气,目中有浓厚的忧虑之色,暗道:“仙域之战,局势本已艰难,若是凡间再出问题,仙廷遭受大难,那对天地可都是劫难。”

没了凡间信仰,仙廷固然不存,但没有仙廷庇护,凡间如何能够抵挡外族入侵?

不过这个问题太白并没有多想。

纵然李晔的成长出人意料,但他也不至于认为,李晔果真能够纵横九州,打破仙廷在凡间的布局,毁坏道门在九州的根基,让仙廷失去对凡间的掌控。

离开兜率宫,太白回了仙衙,一路来到枢密院当值。

他刚坐下没多久,一名手托铁搭、身材魁梧的黑脸汉子,就来到他面前大马金刀的坐下,沉着脸生着闷气。

太白放下玉笔奇怪道:“天王何故气恼?”

李靖虽然面相凶猛,实际上却是个儒将,他沉声道:“把守伊犁关的陈清淮战败,伊犁关让摩尼给夺去了!现在那群蛮子正在大举进兵。仙帝大怒,责令我明日动身,亲自去收复伊犁关!”

听到这里太白怔了怔,脸色也跟着严肃起来。

所谓摩尼,指代的是摩尼教,那是回鹘人信仰的教派,就跟唐人信仰道门一样。

凡间百余年前,正值安史之乱,唐朝廷为平定安史乱军,大量抽调边军入关,导致河西、西域军防空虚,回鹘趁机而入,大举入侵西域、河西,掀起西域之战。

自那时起,道门仙廷,就跟摩尼仙师连续作战。

起初双方鏖战多时,结果却是仙廷败多胜少,损失惨重,凡间也丢了西域、河西大片土地。后来,仙廷调整战略,终于连战连捷,凡间张议潮也拉起归义军,克复十一州之地,挽救了河西、西域战局。

前些年张议潮归朝受封,不再坐镇归义军,回鹘开始发动反攻,仙域同样激战不休。伊犁关,便是道门仙廷抵御摩尼仙师的西线第一重镇,现在伊犁关被破,接下来摩尼仙师势必长驱直入,局势对仙廷极端不利。

太白气愤道:“明教那些混账,之前受我仙廷厚恩,如今不思回报也就罢了,竟然恩将仇报,反而向我仙廷发动攻势,实在是可恨!”

仙廷有仙帝,佛域有圣佛,摩尼仙师则称呼其首领为“明尊”,所以外人大多称呼摩尼教为“明教”。

先前回鹘弱小的时候,是在大唐的帮助下建立汗国的,现在他们强大了,却反过来攻打道门仙廷,太白当然气愤不已。

李靖冷哼一声,显得十分不屑:“明教本就是极西之地的异教,比释门那些故作沉沉、卖弄玄虚的秃子还不如。跟这些蛮子谈礼仪道德,何异于对牛弹琴?我这回去伊犁关,非把他们都杀尽不可!”

释门总说佛域是西方极乐世界,但跟明教发源地相比,灵山还是要“东方”很多。明教具体产生的地方,大多数唐人可能都没听说过,最接近那地方的唐人,可能是曾今“以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了。

太白沉默片刻,在脑海里迅速梳理了一番仙域战况,眉头皱得愈发紧了些:“如今大唐四边都不平静,北方契丹正在发展壮大,回鹘已然尾大不掉,吐蕃还在侵夺河西,南诏时时用兵两川、岭南。”

“我道门仙廷为应对这四族神仙,兵力捉襟见肘,损失不小,若不能迅速平定一方,稳定大势,战局就将全面糜烂!偏偏这个时候,大唐境内烽火不息,李晔横空出世,搅动风云,扰乱秩序,实在是可恶!”

“李晔那厮不足为虑,这回陈继真、黄景元就能灭了他!”李靖并没有将李晔放在眼里,作为仙廷兵马总管,他担心的也不是这个,“契丹、回鹘、吐蕃、南诏四方,没有一个是善茬,要迅速平定其中一方,谈何容易?”

太白沉默下来,仙廷局势若此,他也感到有心无力。

其实单独面对其中任何一方,仙廷都稳操胜券,但眼下诸方齐头并进,虽然都还有没有出全力,但仙廷对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兵力分散得厉害,加上凡间大乱,仙廷香火供奉减少,局势可谓艰辛。

李靖站起身,跟太白作别,“李老弟也不必太过担心,此番我去伊犁,定会收复雄关。凡间有陈继真、黄景元在,也势必夺得天机,到时候一切都会迎来转机!”

太白姓李名长庚,闻言起身抱拳相送:“预祝天王凯旋!”

......

佛域。

佛域之广丝毫不输于仙廷,但从本质上说,就像皇帝朝臣所在的地方,只是国中京城,五大道门所在之所,只是一山一道观一样,佛域诸位上神所在之地,也只是一片佛寺。

不同的是,这片佛寺,是无数寺院环山汇聚而成,就像长安城中,有无数庭院高楼一般。灵山之巅是一片巍峨险峻的建筑群,雷音寺即在此处。凡间佛寺,主要宫殿都供奉佛像,而在这里,所有宫殿都不过是起居之所罢了。

半山腰一座四开的凉亭内,有两名身着袈裟的僧人正在对弈。这是两名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不凡的僧人,就如日月跟萤火终究有天壤之别,他们的修为和气质都深邃如海。

这便是佛域四大菩萨之二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一局终了,文殊获胜,普贤丢了棋子,叹息一声,扭头看向亭子外,声音略显低沉:“河东天道秘境开启已经有些时候,也不知飞鸿大士现在得手了没有。”

文殊淡淡笑了笑,“若是天机已经得手,你我自然就会知晓。现在没有消息,说明这件事远比想象中要难。”

普贤沉吟下来。

他虽然修为高绝,是佛域有数的大能,知过去通未来,但要推算天道秘境中的事,还是力有不逮。眼下要知道飞鸿大士是否得到了天机,只能等飞鸿大士传讯回来。

片刻后,普贤忽然道:“听说明教攻占了伊犁关。”

他这话说的简洁,只是简单陈述了一个事件,连评论都没有,显得没头没尾。

文殊却理解他的意思,徐徐道:“自打获得回鹘人的供奉,明教便实力大增,这些年回鹘四处用兵,攻城掠地,已然成为漠北草原最大的势力。”

普贤声音渐渐低沉下去:“西域邦国虽然都是佛国,但自打百年前郭昕在西域战败,大唐边军覆灭,西域诸国落入回鹘之手,这些年明教势力在诸国迅速膨胀,已经威胁到我释门的地位!”

文殊沉默下来。

西域落入回鹘之手,自然也就是落入了明教之手。虽然眼下西域百姓信奉的还是释门,但这不过是过渡时期罢了。等再过一些时日,明教完成对西域百姓的“精神改造”,就会彻底享有西域百姓的信仰、香火,那就是释门退出西域的日子。

普贤继续道:“百年前,大唐安史之乱,回鹘趁机侵入西域,大唐边军在铁血郡王郭昕的率领下,以一敌百,抵挡回鹘大军数十年,期间我释门也曾与其并肩作战。只可惜河西被吐蕃、回鹘侵入,唐朝廷无力来援,郭昕部曲最后只能尽数战没。”

他轻叹口气:“我释门本土的洞天福地,现在也是烽火不休。百年前西方神灵入侵,大军作战不利,致使国家衰弱。到了现在,国家分裂,外族侵入,凡间不稳,人口锐减,香火供奉一降再降......百年前,若非受困于西方神灵东侵,我佛域也不会让明教夺了西域!”

普贤口中的“本土洞天福地”,指代的自然就是天竺那块地方。

普贤重重叹息一声,“各诸侯互相征伐,行的都是王霸之道,我释门教义渐渐被王权所弃,也是无奈之事......西方外族侵入,他们信奉的教派伊斯兰,现在已经侵蚀了我们百姓的思想!本土不稳,人心涣散,信仰崩塌,不过百年时间,我佛域的地位已然大不如前,有岌岌可危之势......”

听到这里,文殊出言打断了普贤,“现在说这些已是无用,如今的天地,是真正的乱世,我们都被卷进了天地大争的洪流,谁也不能逃脱,唯有逆势而行。在本土根基受创的情况下,我释门为保生存延续,必须站稳西域、东出大唐。这,才是我释门的未来!”

普贤点点头,“无论如何,本土之战还没有结束,不日圣佛就要出战伊斯兰真主安拉。此战胜负难料,势必凶险万分,我等也得随行。大唐那边......希望飞鸿大士,能不负众望,得到那缕天机,并且击杀李晔,帮助李克用成就大业。如若不然,我释门前景可真就难料了。”

所谓前景难料,是为无处安身。

若是道门仙廷的人,听到普贤和文殊这番谈话,就不会再奇怪,佛域为何会派飞鸿大士亲自下凡河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