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1257章 不妨事,朕的意志不可动摇(第二更)

第1257章

“例如臣献给陛下的四轮马车,以及那些如今正在东京汴梁十分风靡的四轮马车,既平稳,又舒适,这是为何?”

“同样是一匹马,拉两轮马车,说不定一千五百斤便已经是极限,可若是四轮马车,那么,莫说是一千五百斤,便是再多一倍的重量。uu234uu234

一匹马仍旧能够拉得飞快,这里边,也是应用到了大量的几何与物理的问题……”

“至于化学,陛下想必应该知晓我大宋的火药武器的威力有多巨大,而用木碳、硝石与硫黄按照一定的配比,用火点燃,到最终产生暴炸的过程,这里边,就有着物理和化学的反应……”

“例如咱们夜晚时所使用的蜡烛,蜡烛是有重量的,可是当点燃它之后,它就会持续的散发出光线和热量。

而当它燃烧殆尽之后,只会剩下极少的残渣,它的固体已经全然消失不见,这里边,就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从固体,变成了气体或者是灰烬……”

王洋的解释,或许有些地方不是很专业,但是用来忽悠,嗯,用来说服一千多年之前的宋朝天子,已然是足够了。

天子赵煦听得不禁悠然神往不已。“还真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不经意的事情,居然都蕴含着你说的那什么物理和化学还有数学与几何的道理,朕今日听你一言,可真是眼界大开了。”

看到天子赵煦那满是欣赏与崇拜的目光,王洋还是很谦虚地自谦道。

“其实,臣也就只是比一般人更愿意观察这些四季万物的一点一滴的变化,然后想方设法的琢磨其原由与道理,再加上综合那些前人的道理,从而总结出来的……”

“单凭你这份可以从观察的事物之中,琢磨出道理和学问的本事,这天下,怕就没有几个人……”一个显得苍老的嗓声从门外响了起来。

厚实的门帘被掀开,而太皇太后高滔滔在那徐得功的搀扶之下笑意吟吟地步入了御书房中。

王洋赶紧向这位老谋深算的太皇太后一礼。“臣恭迎娘娘。”

“皇祖母您怎么来了,这么大冷的天,小心着凉了。”天子赵煦快步迎上了前去,搀扶住了高滔滔来到火炉子跟前坐下。

“哀家也是呆得无聊了,想要过来看看官家,倒没想到,听到了王巫山的这番话,感触颇深啊……”高滔滔慈眉善目地打量着规矩地坐在一旁的王巫山笑道。

“你的这些道理都很新鲜,也很新奇,但是,却又对我大宋的工商业还有军备,都是极有用处,而且哀家听闻,你在黄龙泽那里给那些流民修筑房舍,就用了许多新奇的材料还有工具,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让那数万流民能赶在冬天来临之前,都入住新居。”

“原来皇祖母也知道啊,当时孙儿听传言,说是王巫山偷工减料,给那些流民修筑房舍,居然用空心的砖块,而且屋顶都居然不用瓦片,而是用空心的预制板来着。”

“孙儿还特地着人去打听,还让他们拿来了一些样品,这才知晓其中的原由,这些空心砖,不但十分的坚固,而且还能冬暖夏凉。

而屋顶用那种预制板,虽然说显得简陋,但是却十分的坚固,便是人在上面走动,也丝毫不会裂开,还能够在屋顶上晾晒东西,或者搁置重物……”

王洋很是腼腆地一笑解释道。“那些空心砖和预制板,其实也都是臣自己试制的产物。”

“就是觉得现如今,我大宋若是需要大规模的建设之时,经常需要往千里之外运送木材,而如今,木材的价格之贵,绝对非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了的。”

“而水泥就是现成的建筑材料,重要的是,过去所有的砖块,所耗费的泥土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所以臣就琢磨着,能不能制作出一个重量轻,但是又很适合用来修筑房舍的建筑材料……”

太皇太后听着那王洋绘声绘色的讲述着他发明空心砖与预制板的过程,很是津津有味。

末了还中肯地点评了几句,希望王洋能够把自己所琢磨出来的这些道理,都能够教会那些太学的学子们,让那些学子们也能够为大宋的江山社稷以及百姓们造福。

王洋自然是义不容辞的答应,不过很快,他并没有如那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天子赵煦所想的那般显得斗志满满,反倒是脸色凝重,表情很是严肃地朝着这二位大佬一礼。

“臣自然是愿意将一身所学授予那些学子,只是臣却很担心一个问题。”

“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无数手里拿着四书五经,张口孔曰成仁,闭口孟曰取义,自诩为儒家门生,圣人门徒的读书人们,会向陛下,向朝庭弹劾于臣了……”

“王巫山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天子赵煦有些懵逼地看着王洋,不太理解。

而老谋深算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则是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明白王洋这是在担心什么。

“陛下可还记得微臣在那陕西北路之时,就曾经办过一所职业学校?”王洋直接就把话给挑明了。

“那所学校所教授的,皆是一些粗浅的数学、几何与物理问题,是为了让那些没有太多知识基础的工匠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那些纺织机械的原理。

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构造与道理之后,凭着所学到的知识而能够在那些诸多工坊之中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能够解决他们自己的生计。”

可即便是这样一间对于大宋的知识份子,士子阶层都没有什么影响的职业学校,却惹来了朝中无数大臣们对于王洋的弹劾。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天子授意让那沈括在太学开设格物科之后,御史台、吏部等总会想方设法找碴的原因。

“这倒不妨事,他们弹劾他们的,你就继续做你觉得该做的事情,朕知道你所做的这一切,为的是我大宋,朕希望你能够为我大宋培养无数于国有用的贤材。”

“等他们弹劾累了,知道朕的意志不可动摇,那么自然也就会消停。”

天子说到了这,转过了头来看向太皇太后高滔滔,而高滔滔也是微微颔首笑道。“官家言之有理,那些大臣弹劾王洋,倒真是堵不如疏,哀家相信王巫山你定然也不会觉得他们的举动会对你有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