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249章 这是朝堂之上的神转折啊(第三更到达 )

第249章

过去嘛,觉得赵挺之办起事务来十分的干练果决,虽然有些桀骜不驯,而且容易与同僚起争执,但是,对于自己的意志,却都能够贯彻的执行,所以,高滔滔也颇为看重于他,并且半个月之前前任国子监祭酒刚刚因病致仕。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高滔滔没有太多的犹豫,就让赵挺之权知国子监祭酒事,也就是说让他以二把手的身份干一把手的活计。

想要先看看他干得如此,再来确认是否不直接将其扶上正位。可是现在嘛……

“开封府丞可在?”高滔滔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喝问道。

“启奏太皇太后,微臣在。”开封府府丞赶紧越众而出,毕竟太皇太后还没有允许自己离开,自己只能继续在这里蹲着。

“哀家要你立刻回到开封府,遣人往那六学附近的桂花楼,查问桂花楼的掌柜和一干伙计以及客人,把事情的起因彻查清楚,一旦查清,立刻回禀哀家。”

开封府丞有些发懵地领命而去之后,在场的诸位重臣都不禁有些愣神,心说莫非那李格非的自辩奏折里边有什么惊天的大秘密不成?

高滔滔并没有让这些揣着一肚子八卦心思的重臣们,以及那位几乎如同透明人一样存在的少年天子失望,将那份李格非的自辩奏折交给了身边的宦官念了出来。

所有人听罢,都不由得面面相窥,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心思,这特么的也太诡异了吧?方才赵挺之还在皇宫里边弹劾李格非。

这会子就突然神转折了,虽然李格非没有在自辩奏折里边说赵挺之的不是,但是李格非却是十分认真地将这一次冲突发生的由来详细地尽录于奏折之中。

太学的学子在桂花楼内用餐,结果国子学的大批学子要庆祝他们的斋长成功晋级上舍生,然后看到了太学的学子之后,强夺其包厢,将他们打出桂花楼。

之后,太学有学子义愤填膺地回来要说法,却被对方辱骂成猪,不堪其辱的太学学子愤怒之下,终于奋起反击,而国子学却依仗着人多,对太学的学子没有半点怜悯之心的进行毒打。

而且就在这危机关头,一帮正好过来吃东西的太学学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当然要勇救同学,于是,这一场冲突终于无法控制。

故事很完整,也很完美,完美到让人挑不出半点的毛病,重要的是得益于才华过人的李格非那优美的文笔,当然也还有王洋这位街斗之王,巷战之神的神助攻。

虽然最终是因为王洋领着太学猪头六人组和另外五人又窜了回去这才导致了这场大型文学青年斗殴事件的发生,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双方的战斗人员比例是十一对三十。

而且最开始动手并且辱骂人的乃是国子学的学子。

于是,在场的诸位重臣们都不由得砸起了嘴,赵挺子虽然现如今已经开始主管国子监,但是直到现如今,他还是国子学的学正。

而国子学,却是挑起了这一场大规模群体性文学青年恶斗事件的主角,也就是说,他这位国子学的学正,负有着不可推卸的首要和主要责任。

这样在一天之内出现神转折的事件,实在是太罕见了,这让在场的朝庭重臣不禁有些感慨活久见。

被弹劾的人,突然就一下子洗得白白嫩嫩的,而弹劾对方的人,却一下子浑身上下直冒污水。

而坐在龙案后面的赵煦,虽然被那些在场的朝庭重臣们几乎当成了空气,但问题是他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双听力敏锐的耳朵。

直到了这个时候,赵煦忍不住长吁了一口气,还好,在李格非的这份自辩奏折里边没有听到王洋的名字,这让赵煦既感觉轻松之余,又不禁有些遗憾,这样的大事情巫山先生的德性怎么可能不参与进去?

不过或许是李格非李学正出于保护巫山先生的目的,这才没把他写上去的吧?这一刻,赵煦真的有一种恨不得立即吩咐人去召来一十郎问个清楚的冲动。

不过眼下,他还有一件大事情要做,那就是:怼!

是的,他就要怼人了,怼的自然不是别人,就是那个赵挺之,少年天子赵煦虽然在处置政务方面没有什么经验,看是好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

等那名宦官念完了李格非的自辩奏折之后,赵煦清了清嗓子,似笑非笑地开了口了。“这可就为难了,李卿家是太学学正,而那赵卿家不仅仅是国子学的学正,还是国子监司业,如今还是权知国子监祭酒事……”

“……天下诸学,皆受其辖,而今诸学出现了这样大的事情,不知这位赵卿家是不是忙于政务,兢兢业业于朝庭政事而一无所知……”

少年天子赵煦有些兴奋过头了,说话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但是,在场的诸位朝庭重臣又何尝不知道,这位少年天子这话里话来,都透着一股子的兴灾乐祸与看戏的架势。

因为之前,少年天子还挺身而出,为那李格非说话来着,但是除了少年天子之外,其他人等,却都没有开口,而是一副冷眼旁观的架势。

这其中,除了赵挺之的官比李格非大的原因之外,还因为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所谓的苏门,自然指的就是苏东坡。

而朝中的诸多旧党重臣,最喜欢干的就是打压新党成员,但是身负盛名的苏东坡却看不惯,很反对这样的做法。

而秉承着你敢不跟咱们一路,那你就肯定也是我们的敌人的原则,把同属于旧党的苏东坡给排挤在了政治权力圈之外。

而苏东坡门下诸人也纷纷被排挤,哪怕是现如今苏东坡已经回到了东京汴梁,但是,却只能一直游离于政治核心圈之外。

而赵挺之是他们的旧党干将,至于李格非,却是苏门学士,于是,他们自然是不可能站出来替李格非出来说话的。

但是现在,太皇太后直接让人把李格非的自辩奏折读了出来,这代表什么意思?代表的意思就是,太皇太后已经对身为旧党中间,颇受其看中的那位赵挺之非常失望,不想再替他遮掩了。

但是,太皇太后生气了不想理会,他们不行啊,毕竟那可是国子监,大宋的官员差不多有一半是从国子监诸学而来。

也就是说,谁能掌握住那里,就可以掌握着大批的年轻学子,把自己的思想和套路灌输给这些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新一代的旧党铁杆,绝计不能丢掉。

哪怕是这位少年天子已经站了出来群嘲,但他们仍旧不能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豁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