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399章 这特么才叫国之栋梁(第二更)

第399章

“半个时辰就想把这堵石墙弄垮?不过,就凭这点人手,还有这些器械想要把这玩意给弄垮,怕是有点难,别说半个时辰,就算是给他们一天他们也做不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王洋看着那些为了砸墙而忙得热火朝天的大宋禁军拆迁队小声地说到。

不是自己鄙视他们,而是这堵石墙,实在是很难被毁坏掉,毕竟这玩意哪怕属于钢筋混泥土的弱化版,可好歹也属于是极难拆毁的玩意。

就算是后世的拆迁队,想要拆迁类似于水泥石柱,水泥构架的时候,非得动用那些大型拆卸机械不可,不然想要靠人工去拆,怕是十天半个月也难以干掉一根三尺见方的水泥巨柱。

何况这不是柱,而是特么的厚度达到了一米的水泥墙,就算是采用了内燃机的大型机械,怕是也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这结实敦厚的墙给拆掉。

看到王洋如此轻松的在那里跟陈安道谈笑风声,丝毫不在意那些累得浑身臭汁的禁军将士们咬牙切齿的在那里鼓捣那片石墙。

赵煦也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心里边不禁热切起来,连特么的滑不溜手的鹅卵石在使用了水泥之后,几乎完全的成为一个整体,而且是那么的坚固耐砸。

怕是用青砖修彻的城墙怕也没这么给力,一想到若是大宋在北疆之地的边境寨堡若都是这样的坚固。那么那些什么西夏、辽国之流,又焉能再有轻易破除大宋边关寨堡的机会?

嗯,已经又过去了两刻钟,那堵墙仍旧坚强的屹立着,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虽然那些禁军将士们仍旧没有放弃,可是从那只被敲砸出来的坑坑洼洼足以看出,哪怕是再多给他们半个时辰怕是这堵石墙也倒不下去。

虽然大家都能够看得出来,那些禁军将领们的继续只不过是徒劳无功,但是,所有人都还是耐心地等待到了半个时辰结束。

最终,那位方才都赤膊上阵去推撞城车的禁军正将,此刻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走到了高滔滔跟前缴令。“微臣向娘娘请罪,此石墙实在是太过坚固,除非再予我等一日光景,不然,怕是根本没办法将其毁掉。”

高滔滔的目光则落在了王洋的身上问道。“王卿家,这水泥可有什么缺陷?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倒塌掉?”

“这个,微臣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继续用蛮力才能损毁,毕竟这不是泥墙,根本就不怕水,至于火……”王洋也很无奈,后世什么玩意叫建筑垃圾,水泥碴子就是建筑垃圾。

“而且,哪怕是被砸毁之后,若是用这些碎料,再掺上调和好的水泥砂浆补上,待其阴干之后,几乎可以说是能够达到完好如初的状态。”

“……原来如此。”高滔滔点了点头,不再询问王洋,而是把目光落在了那位垂头丧气的禁军正将身上。

“李将军无妨,既然半个时辰不行,那么你们便继续想办法,什么时候将此墙砸坏推倒,哀家答应你们的重赏就会给你们。诸位卿家,我们走吧。”高滔滔看着那堵虽然伤痕遍布,却仍旧屹立不倒的墙说道。

好吧,这玩意的确很坚固,但问题是,这里可是月华门外,与那日华门外一般原本都是空旷的广场,可是现在这里耸立了这么一堵石墙,不把它毁掉,实在是感觉太不和谐,重要的还在于有碍大宋皇家的风水。

留下了那些禁军将士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当拆迁队,一干文武大臣们则随着高滔滔回到了文德殿内。

大臣们也已然从方才的震撼之中回过了神来,不过每个人看向王洋的目光里边,都充满了或羡慕或妒忌的眼神。

这小子这才多大?先是弄出一个轰动汴梁的元印刷术,现如今,虽然元印刷术尚未推广开来。

可是那个皇家商务印书馆那种印刷书籍的速度,哪怕是这个皇家商务印书馆目前只承接朝庭的订单,实在是让整个汴梁地区的书坊老板们心惊胆战。

而书商手中的书籍,也已然开始有序的下跌,过去一套需要五贯钱的《论语》,现如今已经都快跌了一贯钱了。

使得那些士子们纷纷点赞,认为这是元印刷术的功劳,可他们哪里想得到,元印刷术根本就还没有流传开来,若是天子要是宣布公布元印刷术的话,也不知道那些过去被人无比珍视的书籍的价格会跌到什么层面去。

正是出于对于大宋的印刷行业的保护,再加上王洋的劝说,大宋可以大量的印刷佛经之类的玩意,悄悄卖到那西夏和辽国挣钱,天子这才同意先继续隐藏元印刷术。

且不说元印刷术,单只说这元水泥,它的坚固度,其实已经超出了那些曾经上过沙城征战的老行伍的认知。

认为这种水泥一旦能够应用到大宋边地寨堡的修筑工作当中,必然会让大宋的边寨能够固若金汤。

而在大宋缺少骑兵的情况下,能够凭着坚固的城防对敌防御,原本就是每一位大宋军方将领最希望见到的。

“这种东西可需要事先煮沸?”

“不需要,只需要运到施工的地方,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份和砂石、石灰搅拌既可。”

“另外,除了这种水泥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快干水泥,能够让凝固的速度加快差不多一半,最是适合用在紧急修筑堆彻的工程上,不过那种水泥的牢固性,要比这种差上一些。”

“你是说,这样的两斤水泥才合三文钱?那你修筑这段城墙耗费了多少斤?”

“大约也就在三百斤左右吧。算下来,大约九百文。”

“此物难道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有,那就是这元水泥不耐潮湿,所以,必须使用油纸袋包装运输,用完之后,袋口最好紧系,不使空气中的水份进入。不然,很容易干结在一起,一如一块完全的石头。”

“北方一向苦寒,那个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太过潮湿。”一位曾经在北疆呆过的武将说道。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在使用之时,需要掺水和泥,所以不能在天气过于寒冷结冰之时使用。因为那样一来,水份会析出,无法与这元水泥充份混合,慢慢凝固。”

“这倒是个麻烦……”

“这有什么,北边再冷,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才会结冰,只要不对着寒冬之期开工就完事了。”

一位接一位的大臣提出问题,而王洋则一一应对,丝毫没有半点的慌乱。赵煦很满意,听着王洋与那些熟悉军略的将军们之间的问答,心里边甭提有多开心。

人材啊,这特么才叫人材,国之栋梁,国之干才。看看人家文采菲然,做出来的那篇《少年中国论》,不知道被多少年轻人拿来作为标榜自我的人生格言。

至于武……唔,堂堂的武状元都生生让这位文状元给干趴下,足见其本事果然很文武,很双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