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乱入南宋 > 0174章 人在家中卧,锅自八方来

乱入南宋 0174章 人在家中卧,锅自八方来

作者:冷氏子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4:37 来源:笔趣阁

东风商船,当日就启程回了永州。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尽管最后李伯言靠着一手绝妙的甩锅,镇住了黄直卿等人,但是等消息传开来,那就是一场舆论的浩劫,不知道会掀起多少波澜。

一路上,赵汝愚、陈傅良、陆游还有留正,都未跟李伯言说一句话。

李伯言做错了吗?

没错啊!

如今值得欢庆的大丰收,还是在抗灾之后,醉酒当歌,又有何错?

然而,晦翁不合时宜地死在了岳麓,这就麻烦大了。舆论的矛头必然都指向李伯言,永嘉新学。因为这些理学儒生,不敢指向当朝圣上,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找李伯言的麻烦。李伯言回到庄子上还没消停一天,另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传来了,同日那晚,荆湖之南的道州,大儒蔡元定,死于任上,同样是上吊死的,手中据说还握着那张英雄帖。

李伯言真的倒了八辈子血霉,碰上这么两个碰不得的老太公。

这特么简直就是碰瓷界的鼻祖啊,组团自尽,尼玛的还能不能正常一点?不过李伯言转念一想,也许不是有预谋的组团碰瓷。这两人相知相惜,死一人也就足够了,何必一同赴死,犯不上啊。看来是真的想到一块儿去了……

别说荆湖路上,就是大宋全境,都在因为这次的事情,议论得满城风雨。

什么?

“朱元晦、蔡季通因为不堪被一个商贾子弟羞辱,相约自尽?不会吧?这么脆弱吗?当初这个朱元晦不是在临安落职罢祠,那么凄惨,都跟没事人一样,现在这是太阳打西边来了?”

“不知道啊,不过一人死在潭州,一人死在道州,相距甚远,都是上吊自尽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摆明了是约好了,以死相逼嘛。我猜,定是要构陷那个李伯言。”

……

一时间,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而朱门弟子不买账了,纷纷赶赴岳麓,声称要为晦翁,为蔡西山讨个公道!

建阳蔡门,元定三子,虽说一语未发,然而携棺赴道州,欲要扶柩三千里以还。响应之人甚多,也算是一种无声地反抗。

天下理学儒生,都纷纷扬言,要对李伯言口诛笔伐,如此排山倒海地态势,除了当年岳飞秦桧之事后,实属大宋开国以来,又一奇葩事件。

还有更甚者,直接开地图炮,说是荆湖水祸,就是因为出了李伯言这个妖孽,上天要收了他。

得,李伯言这下真的是人在家中卧,锅从八方来了。

不过永州依旧欣欣向荣,百姓也当没什么大事发生一样。不就死了俩快死的老头嘛,人李大善人,救了荆湖百万多人,俩老头了不起了?多大点事儿!

于是乎,就在外界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永州的百姓,钱照存,地照种,幸福的日子倍儿甜。

“数千理学儒生,已经集聚在岳麓,替晦翁设祭,议逊,你就不打算去悼念?”

李伯言将一堆的信朝桌上一丢,不在意地说道:“我欠他们的?谁打理他们?”

赵汝愚面对如今的局势,也是已经无能为力了,“照这样的情形下去,大郎啊,将来我等立学一事,可能会受到掣肘了。”

“老师放心,晦翁门生近千又何妨?他们若是在信州、建阳,我倒忌三分,在潭州?哼哼,就要看潭州百姓买不买账了!”

……

李伯言预料的没有错。潭州受灾,是这次暴雨洪灾最严重的,永州的船,除了卖粮,还协助当地州官,运送灾民至高地。之后的几个月,维稳粮价、开棚施粥,更是时常有的事,虽然他们没有千里迢迢,赶到永州来说一声谢,但是心里头都记着李伯言的好。

什么最重要,民以食为天!

他们可不管朱熹生前有多牛|逼,只知道现在,这些啸聚在城外的不良人,正在对他们的恩人进行大规模的口诛笔伐,声势浩大到连潭州守臣都有些不敢惹。

然而,在听闻这群“逆党”,居然要让永州李伯言磕头下跪,认错守孝三年的时候,他们彻底愤怒了。

十月初二,湘潭的百姓爆发了!

几百农夫拿着锄头棍棒,来灵堂打砸。一把火,差点将晦翁的灵帐给烧了,若不是陈淳舍命扑倒了那个大汉,估计朱元晦就要被烧得尸骨无存了。即便是这样,不少人还因为这次冲击,受了伤。不过,在黄、陈淳几人的鼓动之下,声讨依旧持续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一波打砸无果,第二波声势更加浩大的农民起义,开始了。湘潭、娄底等州县自发组织的团练乡社,打着消灭伪逆的旗号,疯狂地冲击而来。

收到消息的黄直卿等人,吓得亡魂皆冒,这湘潭的民风也太彪悍了吧!

连忙租了条大船,带着晦翁的灵柩往福州赶去。这不是他们的地盘,不好搞事情。那些赤脚穿草鞋的湘潭百姓来晚一步,看着动荡荡的灵堂,又是一顿打砸,因为平地。要不是潭州知州来得快,这岳麓书院都险些被拆了。

荆湖之地发生的事情,犹如一场年度史诗大戏,让各地收到风闻的权贵们乐开了花。还能这么玩?真是乐死了。

韩胄在值房不好流露什么情感,回到府上后,笑得前俯后仰,只道堂堂当时大儒,居然被一介贾人唱歌唱死了?这特么,还是当初的那个朱元晦吗?

赵扩深居宫中,收到荆湖各地的奏章,也是哭笑不得。

将奏折往桌上一甩,笑道:“这个李伯言,能办事,也够能惹事的。”

一旁的宦官说道:“官家,这朱元晦一除,不就消了您的心头大患?”

“也是。传朕口谕,召沂国公赵汝愚及门生回京,朕要论功行赏。”

一旨圣意下达中枢,顿时百官皆惊。原本还乐呵呵的韩胄这下子笑不出来了。

天杀的,他怎忘了这茬。自己还傻呵地看热闹,这朱元晦一除,赵扩心头大患消除,赵汝愚可不就立了大功,要召回中枢了?

赵汝愚杀回来了!

一时间,朝野皆惊,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事未平,又生一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