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乱入南宋 > 0160章 生意经

乱入南宋 0160章 生意经

作者:冷氏子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4:37 来源:笔趣阁

大宋如今户口达一千余万户,荆湖南北路拢共加起来,才一百四十余万余。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湖北路接壤京西南路,乃抵御大金的边关重镇,所以作为后防线,大多人口都在湖北路,整个受灾的荆湖南路,人口大约有五六十万户。

即便是如此,这四十万石灾粮,分到每家每户,一石灾粮,也就能撑过一个月,接下来等到秋收,几个月的时间,这颗粒无收的荆湖南路,如何挺过去,还是得靠朝廷来赈灾。李伯言现在做的,仅仅是怕赈灾效率太慢,提前出手罢了。

一旦闹饥荒,粮价瞬间暴涨,可能从江南征集灾粮,李伯言手头的这五十万贯,很有可能连二十万石粮食都收不到。与其如此,李伯言只能是先下手为强了。

陈傅良满脸的水滴,动了动嘴唇,道:“老朽代六十万荆湖南路的百姓谢过大郎。”

李伯言扶起要行礼的陈傅良,说道:“止斋先生莫忙着谢,在下不过是个商人。”

“商人?你的意思……屯粮是为了卖的?”

李伯言点了点头,说道:“耗资几十万贯,若是血本无归,止斋先生觉得晚生有这么大公无私吗?我只是个商人。”

陈傅良脸色突变,一把挣脱开李伯言的手,冷哼道:“老夫还当是大郎心系黎民苍生,没想到跟其他的商贾乃一丘之貉!想借着天灾,赚昧良心的钱财!”

“君举,大郎不是这样的人。”

“那是哪样的人?依我看,赵相公瞎了眼,才会收这么个商贾之子!”陈傅良袖袍一甩,雨水沾湿的水袖格外地掷地有声。

李伯言轻笑道:“这巨财,乃是永州百姓的血汗钱,陈老可能觉得昧良心,难道我拿着他人钱财,去救济整个湖南路上的百姓,就不是昧着良心吗?!你只道我愿不愿意,可曾问过整个永州的百姓愿不愿意!”

陈傅良侧目望过来,冷笑道:“谁不知道,你如此着急去江南买粮,不就是用物流之便,大肆抬价,到时候大赚特赚,用民之财,赚民之利!休要将整个永州的百姓扯上!李伯言,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窃国贼!”

屋外雨声噼里啪啦,几人站在水洼之中,李伯言眯缝着眼,道:“看来陈老也太抬举晚生了。区区五十万贯,就让陈老以窃国二字扣以高帽,晚生不敢当。陈老若是觉得此地肮脏不堪,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就请自便。”

“走就走!你以为老夫愿意呆在这里?正则、行之,走!”

赵汝愚皱眉道:“君举,留步。”

“恕难从命!”

叶蹭叔本不想走,但是这么大水,只能无奈道:“赵相、大郎,你们保重。我跟行之会照顾好老师的,这里我看也要被淹了,你们也快些到西山来吧。”说罢,跟上怒气冲冲的陈傅良,淌水往外走去。

李伯言冷冷一笑,圣母婊,自己没钱,嘴倒是能哔哔。

“老师,我们去天上人间,西山太乱,那边楼高,淹不着。”

“可是,议逊啊……”

李伯言拽着赵汝愚的手腕,道:“别可是了。老师,再可是咱们要喂鱼了!”

赵汝愚无奈,只好跟着李伯言坐上马车,底下淌淌地水声,已经快要渗上来了。

“大郎,你买这么多粮,真的要屯粮高卖吗?”

李伯言左右张望了一番,看到永州营的戍卒,已经开始在四处吆喝,将城中百姓带往西山了,便放下帘子,擦了擦额头留下来的水,说道:“老师您觉得我会赚此等不义之财吗?”

“那你方才跟君举较什么劲?你看把他气的。”

李伯言一边将袖子的水拧干,一边道:“他活该。学生是说卖,可没说卖给城中百姓。”

“此话何意?”

“如今朝廷怕是连受灾的消息都还未等到,等旨意上达行在,朝议、下达圣旨,再调拨船只,运送灾粮,然后派粮赈灾,恐怕整个荆湖南路的粮价早就涨飞上天了!我们快人一步,先将灾粮运来,让各州州府打个白条,等灾情缓解了,再还给我就是。”

赵汝愚瞠目结舌,让州府打白条?

牛|逼!

还跟官府做生意?

所谓的运粮,到了明清才有的漕帮,就是活脱脱的古代物流了。不过在大宋,还没有所谓的漕帮。一切都是由官船来调度。李伯言要做的,就是开这个先例,民船运官粮!

“你就不怕这些收了你的灾粮,到时候不还的吗?”

李伯言笑道:“如此大的洪灾,若是一州治下,百姓无流离失所,能填饱肚子,老师您觉得,这些州官是感激学生,还是憎恶学生呢?”

这是什么?这是放在嘴边的政绩啊。试问哪个州官会不愿意?

赵汝愚看着李伯言,又道:“朝廷拨发的灾粮,若是撑不到今年秋收,又该当如何?”

李伯言笑眯眯地说道:“那就等秋收了在还。”

反正李伯言每年用来制造味精的粮食消耗,也是大得惊人。

赵汝愚看着一脸淡定的李伯言,总觉着有些奇怪,便问道:“此番,伯言你怕不是良心发现吧?”

“……”

看到李伯言动歪脑筋的样子,赵汝愚呵斥道:“此等天灾,你还有心思笑得出来!”

“老师,天灾不可避免,与其哭着面对,不如笑着。是,我是有些小心思,但这不影响学生对于受灾百姓的同情。”

“你冒了这么大风险,在这上边还能捞到钱?”

李伯言嘿嘿一笑,道:“老师做过宰相,这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转运路耗是几成?”

赵汝愚眉头一挑,说道:“三成。”

李伯言呵呵一笑,“老师,当初王朝尚未南迁,自江南运到开封的路耗,就三成,如今有长江、淮水,南方水网密布,这依旧还是三成,您不觉得可疑么?”

“就你聪明?各地官吏,刮官船的本事,朝廷又不是看不到。巧立名目不说,还分门别类。当中触及到的利益之大,你是想象不到的。所以尽管行在为临安,依旧还是三成的路耗。”

李伯言搓着手,笑道:“这就是学生的赚钱点了。”

赵汝愚一愣,立马就明白过来了,刮官船那是朝廷内部利益的划分,但是民船,一来运力不足,二来调度不便,朝廷除了正常的商税外,各地官吏虽然也刮民船,但这下的手不如刮官船下得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