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乱入南宋 > 0112章 去特么的圣人

乱入南宋 0112章 去特么的圣人

作者:冷氏子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5:13 来源:笔趣阁

车厢内安静地可怕。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话谁说的?那是老庄说的。

什么意思?按老庄的意思就是: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胁迫别人,这种胁迫制造不和谐。不要只注重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从人类的基本欲求出发理解他人,人都不是圣人也都不是恶人。没有绝对的圣人与恶人,不抢占道德至高点,也就没有邪恶轴心。

然而叶适这个时候说这话,并非是在崇拜老庄所谓的道学,暗指什么,李伯言跟赵汝愚都明白。

“正则此话的意思,若是立新学,要等晦翁百年之后?”

叶适摇了摇头,说道:“非也。倘若要立学,就必然要将理学灭之。如今,就是最好的时机。朱门子弟因为党禁,意志不坚者已弃学,诸如蔡元定之流,尚在举大旗。

将来晦翁百年归天,反倒是成就了一身功名,再要立学,那就是跟死人较高下,死者为大,试问你我之中,有谁能跟死人争辩?”

“这……正则,就不能共处之?”赵汝愚嘴角都有些僵硬了,干啥啊,就要灭理学,老铁,能不能好好唠嗑了?

叶适笑道:“以物用不以己用,性理空谈,于国于民,皆是笑话,糅合儒、佛、道三家之‘无极’、‘太极’更是谬论。理学,当废之!”

牛!逼!

李伯言终于是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了,这蹭叔说的,不就是他想做的吗?挺身而出,说道:“先生若敢为人先,晚生定从之。”

赵汝愚一看,这俩货有些走火入魔了,忙劝道:“晦翁年事已高,以吾之见,还是不要再起争端了。大郎,你就莫要怂恿水心先生了。这理学跟陆氏心学,都能相互依存,为何唯独咱们新学,非要特立独行地灭理学呢?”

这回,李伯言却是站在蹭叔这一头。如今,确实是打压理学最好的时机。

只要干翻朱大神,朱门领袖倒了,那永嘉学派,或者说是新学才有出头之日,否则,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读书人,都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朱大神的那套玩意儿,就是用来培养圣人的,这底下读书人,还不统统往那里靠?

永嘉学派,讲究功利之学,主张的却是国家扶持商贾,商农并重,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这样的学说,无疑是让这些厌恶商人之利,铜臭味的读书人去接近商贾,认为其有意义的人自然就少了。

总而言之,不将理学灭尽,新学便难立。

“赵相公,您也知晓,当初晦翁指责永嘉学派乃非大成之学问,单凭这一点,新学若想立,就难如登天,不破难立也。”

马车驶回到庄子前,叶适有些凝重地说道:“性理空谈,误国误民。如今大郎这个永州模式,恰恰就是最能打他们脸的,永州模式,就是国之利器,我倒要看看,晦翁还如何再舌若灿花!”

李伯言说道:“先生,不如我等现在就去岳麓,跟晦翁拼上一拼?”

“不可!”赵汝愚眼瞅着有些把控不住了,便道:“你若是还认我这个先生,现在绝对不可过去!”

叶适嘿嘿笑道:“现在确实不能去。”

赵汝愚松了一口气,心说叶正则啊,还算是有些理智,不然真的就荒唐了。然而当听到叶适接下来的话时,立马脸都黑了。

“我来的时候,听闻永州的其余商贾对你这永州模式可谓是怨声载道,什么时候你把这个处理好了,让永州的百姓,都受益于这样的方式后,咱们再跟他们干一场硬。我听闻当初晦翁知漳州的时候,因为经界一事,搞得焦头烂额,什么时候,全永州的佃户都不用缴纳丁户税了,咱们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给那些讲空头大话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正则你……”赵汝愚想说,身为读书人,怎可以如此功利,然而又一想,他叶适本来就主张功利之学,但也不能如此野蛮霸道吧?刚想劝上几句,发现李伯言已经和叶适下了车,正聊得趣味相投。

“先生,下来喝口暖酒吧。”

赵汝愚有些后悔,为什么要将这个叶刺头给请来,如今好了,请神容易送神难,这该如何是好?

他只能默默地在心中,为朱熹朱晦翁默哀三息了。

……

……

叶适能过来,其实赵汝愚还是很欣慰的。

当初执宰之时,替宁宗挑老师,其实永嘉学派更适合如今南宋的局面,奈何叶适资历太浅,出于政治因素,还为了得到天下士子的支持,才将朱熹扶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没想到最后棋差一招,看似最精妙的一步,反而成了宁宗猜忌他的致命伤。

朱熹是什么人?那已经是天下理学士子之领袖,别说一呼百应,就是一呼万应都不为过,这样的人,站在他这边,赵扩能不猜忌?

赵汝愚缓缓下了马车,瞅了眼偌大的庄子,或许,这里,将是大宋改革的摇篮吧。

庄上儿童嬉戏,这些都是佃户家的顽童,赵汝愚扶住将要跌倒的顽童,笑道:“看着路。”

“谢谢阿公。”

他直起了腰,眺望东边,喃喃道:“昀儿不知过得好不好。”

“赵相公,外头风大,屋里坐。”李康达乐呵呵地将这位李伯言的恩师请到屋里。

“先生,依我之见,永嘉的格局确实还小了些,你看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这便是纲要,咱们也要有这样一个核心的思想,不单单只是扶植工商。”

蹭叔喝着暖好的红酒,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找一个永嘉的核心思想,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赵汝愚坐定,老中青三人同聊,这样的融洽,也让李伯言觉得,也许大宋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我看,大郎说的三民主义就可以。”

“三民主义?”叶适又听到了一个新词,不知道还会蹦出什么新鲜东西来。

李伯言说道:“民生、民心、民德。民养生丧死为先,此乃天大的硬道理,试问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谈何仁义道德?其二,乃民心。君王主社稷,民心若离,天下乱矣,民生解决了,民心自然归矣。民心归一,天下安定,教民以仁义礼智信,天下大道,方始矣。”

叶适这一回,是结结实实地呆如木鸡,看得赵汝愚跟李伯言有些不解了。

“叶先生觉得欠妥?”

“正则,发呆做甚?如今新学才萌芽,咱们共同商讨,若有什么不妥之处,你倒是说话呀。”赵汝愚也有些不解地说道。

叶适端起酒盏,一饮而尽,“此言说到某的心坎里了……”

“哈哈,先生可吓坏老师了。”李伯言哈哈大笑道。

叶适替赵汝愚倒上酒,说道:“农工商,皆乃民生,三者兴,民生定,好啊!晦翁总想着做圣人,用那仁义道德,逼着朱门弟子个个当圣人,还要天下之人效仿,殊不知,天下之民疾苦,还管这些假仁假义的东西?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派胡言!”

“对!去|他|妈|的圣人!”

叶适与李伯言碰杯,目光如炬地大笑着。

“去|他|妈|的圣人!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