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无冕之王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革的思路

重生无冕之王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革的思路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2:57 来源:笔趣阁

报社内部人心不稳,还是引起了高层的密切关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今天召开的党委会上,本来主要议题是研究中层干部考核,但半路里蒋琬提出了这个问题后,就旋即变成所有党委成员一致热议的焦点。

不仅仅是市里正在组建商报,省里也有两家省级媒体创办运营,市场下一步肯定会打到市里来,这对于整个长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传媒行业产生的刺激性影响和鲶鱼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换言之,未来北方晨报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组建中的今日商报,还有北方商报、北方时报和北方晚报这几家省级媒体,北方晨报不能受体制限制,不能在全省发行,可上述三家省级媒体可以啊,人家并没有这个限制。

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本市建立了记者站和发行点。

新报纸大量开始挖人,想要和已经跳槽的业务人才蠢蠢欲动,一夜之间,一潭死水的局面就被打破了。

人才的流失,对于一家报社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日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竞争会更加激烈。所有的纸媒都在拼命抢市场,抢广告,谁的脚步慢了,谁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赵国庆眸光深沉,环顾四周,突然朗声道:“各位,形势逼人啊,现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化已经成为主流和大趋势。如果我们继续维持过去的状态,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被淘汰!”

在这个问题上,蒋琬与赵国庆的观点倒是惊人的一致:“我赞同赵社长的意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有对策,首当其冲的是,就是正视和面对今日商报系来我们报社挖人啊!如果我们坐视不管,我们的业务人才恐怕都要被人家用高薪和各种优惠条件给挖走了!”

辅助性的人员无所谓,但业务人员一线的编辑记者即便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和文字水平高的编辑记者,是报社花多年苦心培养起来的,流失一个就少一个,后果严重。

但反过头来说,辅助性的行政人员,没有人会高薪挖的,对于一家新创办的报社来说,他们看中和需要的还是业务人才,他们靠这种手段付出一定的代价,就能省去了大量的培养成本和时间成本。

赵国庆向蒋琬投过微笑的一瞥:“大家也都议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办?”

张玉强苦笑一声:“赵社长,蒋总,按照我们现在的体制机制,我们对商报来挖人束手无策。人家体制灵活,投资商说了算,可以给高薪,我们给不了。只要薪酬有诱惑力,人才就会流失,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孙亮等人也开始随口附和。

事就是这么个事,晨报现在还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跟党报基本一个运行模式,而正在筹建中的今日商报却是完完全全的都市报和市场报,上级主管单位是作为国有企业的北方省商业集团,企业的体制比事业单位要灵活很多,关键是人家的经费完全自筹,不需要财政拨款,所以自主权和市场空间更大。

现在的晨报跟商报竞争,肯定毫无竞争力。

赵国庆神色变幻,他缓缓起身环顾众人,凝声道:“各位,我早就有在报社推进改革的想法,不过是因为过去想法不成熟、时机也不成熟,就没有提出来过。可今天我们已经被逼到了悬崖尽头,如果再不推行改革,留给我们的就是死路一条!”

众人吃了一惊。

说归说,做归做,所谓改革肯定是触动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的事情,而且赵国庆一向铁腕示人,他要推进的改革必然会动静很大。对于这些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党委成员们来说,他们是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

况且,报社的改革不是说说话就能完成的。真正的改革必须要伤筋动骨,触及不少人的既得利益。

首先是管理体制要改革,具有相应的灵活度。

其次是收入分配机制要改革,打破过去大锅饭的收入分配模式,建立按劳分配按绩效分配的新机制。

第三是市场化的广告运营模式要改革。从坐在家里等广告,变成出门拉广告。这几乎是本质的变化。

第四是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提升。新时代,纸媒存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还是内容。没有内容,就吸引不来读者,没有读者订阅,报纸怎么生存?

蒋琬笑了笑,望着赵国庆轻轻道:“赵社长,报社改革事关重大,是一个系统命题,我看是不是这样,光靠我们几个领导坐在会议室里拍脑袋是不成的,是不是把几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喊过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国庆点点头:“老田,你去通知采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过来,还有人事部门和行政部门,列席本次的党委会。蒋总,我看我们这次的党委会干脆就开成党委扩大会吧,党办过后形成一个党委扩大会的会议纪要,先确定一下改革的思路,过后再拿一个具体的改革方案来上党委会讨论。讨论通过,我们再给市里上报。”

编办主任田慧泽赶紧去通知。

郭阳走进会议室,发现不少部门负责人都列席会议,也不吃惊。他心中有数,这次党委会必然是涉及报社体制改革的重大命题,开成党委扩大会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座的党委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热切讨论起来,围绕着报社改革,郭阳一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在他看来,改革是必须的,但具体到怎么改革,其实还是顶层设计,让部门参与进来讨论,完全没有必要。

另外,报社毕竟是一个特殊的体制单位,不是单纯的企业,一些所谓改革思路的落实至少在政策上体制上拥有很大的障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法突破。

所以,郭阳以为,所谓晨报现在要做的改革,无非就是创收和提高发行量。只要能创收,员工的收入就会提高,只要员工的工资奖金有保障,工作就会有积极性,人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效率低下和吃大锅饭的问题,报社也就随之而来产生了活力。

至于不少人大胆建议,直接进行改制,改成像今日商报一样的企业体制进行运营,郭阳觉得完全是无稽之谈。北方晨报虽然不是市委机关报,但主管部门还是市委宣传部,实际上跟党报没有半点区别。

当时的市委决策,从日报社分离了一部分资源和人员,与团市委主管的青年报一起联合创办了晨报。至今,晨报的体制与日报一般无二,都是在编的事业单位。

当然,这种体制日后肯定还是会改变。但现在却不行。

蒋琬目光投向沉默着的郭阳,突然摆摆手笑道:“小郭主任,你怎么不说话?今天党委会召集大家一起来参加,就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事关咱们报社改革,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哟!”

赵国庆也在一旁笑了:“对,小郭,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别光在当闷葫芦!”

郭阳本来不想说话,但被点了将,又不能继续保持沉默了。他想了想,微微一笑道:“各位领导,个人认为,我们报社要增强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内容!是新兴的舆论载体!”

“单纯靠体制改革提高发行量,暂时来说,不太现实。说实话,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随着今日商报的运营,随着几家省级媒体在本市的扩发市场,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我们今后的发行量必然是要下降的,读者还是那些人,但报纸多了,选择性强了,人家定了商报就不会定晨报,这是客观现实,谁也不能回避。”

郭阳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

尽管是实话,但听起来却让大家都有点不太舒服。

孙亮皱眉道:“小郭,是让你提改革建议和意见,不是让你泼冷水!”

蒋琬也柳眉一挑:“好了,小郭,你说点建设性的意见,至于对我们未来要面对的市场现实和严峻形势,领导们都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

郭阳心里暗暗冷笑,心道连这点现实你们都无法接受,不能彻底放低身段,还谈什么改革?这不是扯淡的嘛!

赵国庆凝声道:“小郭,你继续谈,说实话,讲真话,党委领导就需要听到你这种来自基层的声音!”

“各位领导,要让我提建议的话,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多做做文章,随着以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各种信息平台会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报社应该提前筹建电子报和手机报,我们的报纸出版发行同时上网,另外将电子报内容直接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实现移动阅读!”

郭阳侃侃而谈。

他谈的是未来几年后的发展趋势,但所谓电子报和手机报这些新鲜的概念对于现在的党委成员们来说,根本就难以理解。

互联网有,但能上网的人很少。手机也不罕见,但能用得起手机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弄什么电子报和手机报,不是乱弹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