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高官 > 082章观点的分歧

高官 082章观点的分歧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41 来源:笔趣阁

082章观点的分歧

后天一早,也就是11月22日,彭远征赶去市委党校参加全市党政机关首批副科级青年后备干部集训。

因为是组织部组织的培训,所以由干部科的人来负责,周大勇带着几个科员守在签到处,见彭远征过来,就向他笑了笑,示意他签了到领了材料直接进党校的多功能教室。

来参加本次集训的有一半是来自乡镇的基层干部,有一半是来自市委市政府机关和各局委办的机关干部,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彭远征在其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个。

后来这次集训被称之为新安市的“黄埔一期”,这30人当中,多数日后都走上了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岗位。这同时也意味着彭远征重生之后踏进官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关系人脉网。

最起码在他官场生涯的起步阶段,这些“同学”都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拿着学习资料和所有学员的名录,彭远征走进了培训班的教室。教室里已经来了不少人,而主席台上也铺着红色的条绒布,摆着几个桌签,显然开班仪式上有市领导要来出席。

彭远征随意找了一个边角的地方坐下,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子,浅灰色的毛呢套装,乌黑的头发梳成发髻,眉清目秀,五官精致,时尚靓丽。

女子礼貌地向他笑了笑。

彭远征也笑笑,主动伸出手去,“你好。”

女子也起身跟彭远征握手,“你好。”

“你是哪个单位的?”女子坐下,随意问了一句。

“宣传部新闻科,彭远征,你呢?”彭远征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回答。

“呵呵,原来是宣传部的领导,我在云水镇政府党政办工作。”女子的声音很清脆很清新,“我叫李雪燕。”

彭远征一怔,忍不住又瞥了李雪燕一眼。他倒是没有想到,她竟然来自乡镇。看她的打扮气质,更像是机关里呆着的。

两人随意交谈了几句,李雪燕得知彭远征是京华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很是惊讶。京华大学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京华大学毕业生这个头衔还是很耀眼的,整个新安市官场上,都没有几个。

同时,刚参加工作就被准备提拔,肯定是有些背景了。

不过李雪燕也没往深处想,因为在座的这30个人中肯定人人都不简单。能力是一方面,但有能力未必能及时抓住机会。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多时,周大勇推门而入,抓起麦克风道,“大家静一静,市委常委、组织部宋部长,市委常委、市委陈秘书长要来出席咱们这一次的开班仪式。一会领导进门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起立鼓掌。”

说完,周大勇又调头出去,看样子是去请领导入场了。

不多时,宋炳南打头,陈言兮随后,组织部的李副部长压阵,三个领导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来了两个市委常委出席,足见市委对这次集训的重视程度。

所有学员都霍然起身热烈地鼓掌,直到宋炳南三人走上主席台坐下,掌声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李副部长主持开班仪式,他套路性地又介绍了一番出席今天开班仪式的两位市委常委领导,自然又引来一番掌声。随后是宋炳南代表市委和市委组织部作重要讲话,提了三大要求。

彭远征坐在那里有些走神,因为这种官场套话实在是没有任何营养,但他侧首却发现,身旁的李雪燕正做侧耳凝听状,时而伏案认真做笔记。

……

……

市委组织部要求所有学员都吃住在党校之内,任何人不许随便外出,施行封闭式管理。

而集训班的课程也安排的相当紧凑,早上要出操,上午两节课,一节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大课,由邀请来的江北大学教授授课,一节是党史和时事政治教育。下午也两节课,一节是市场经济与社会管理,一节是社交礼仪教育。

而晚上也不能闲着,安排了分组讨论,对白天的学习进行梳理总结。

整个集训,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人全天候追踪管理,每天、每堂课都要严格考勤。

集训的日子紧张但却平淡无奇,对于彭远征来说,时间过得飞快。

集训班的最后一堂大课是江北大学教授马明阳授课,他授课的主题是《改革与道路:东欧剧变与苏国的警钟》。

马阳明是国内著名的政经学者,他以东欧剧变和苏国频临解体为例,阐述了自己立场鲜明的观点:太过激进的改革,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社会政治体制改革,都将会是一场灾难,不仅会引起国家动荡,还会引发社会主义的变质。他甚至言辞激烈地批评苏国现任领导戈氏的改革是“一塌糊涂”,非常错误。

彭远征静静地聆听着马阳明的讲课,嘴角浮起一丝微笑。他心里明白,就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大后天——1991年的12月25,戈氏宣布辞职,苏国正式全面解体。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而正因如此,国内持有马阳明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对改革开放的目标产生了怀疑和摇摆,媒体上经常会见到类似的讨论文章。

马阳明的讲课获得了满堂彩,足见他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马教授讲的真精辟,我也认为我们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应该更加稳妥地进行微调,不宜一下子将步子迈得过大过快,苏国就是沉痛的教训……彭远征,你觉得呢?”旁边的李雪燕兴奋地侧头问道。

彭远征摇了摇头,“国情不同,两国其实没有可比性。我们的体制和改革,与苏国截然不同。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放缓脚步坐而论道。”

李雪燕皱了皱眉,有些嗤之以鼻地笑笑,“彭远征,你错了,现在全国上下吸取苏国和东欧教训的呼声很高,我想中央会有所考虑的。”

彭远征淡然一笑,也不再跟李雪燕争辩下去。也没什么好争论的,就在下个月,1992年的元旦过后,伟人就会发表南巡讲话,重申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动摇,而南巡讲话又将对整个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结束了这场无休止的正与反的大讨论。

马阳明上完课,留给所有学员的作业就是因此为题写一篇论文,而这也是本次集训的结业考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