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高官 > 626章气势、气度、契机

高官 626章气势、气度、契机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30 来源:笔趣阁

张岚有些意外,彭远征竟然出现了,但问题是——你现在这个时候出现,是不是太晚了一些?人家记者都要闹脾气走了,你才姗姗来迟,来不及了哟!

欧阳勇、樊常在和莫出海陪着彭远征缓步走了过来,这边,张岚赶紧迎了上去。要知道,彭远征不仅是区委书记,还是市委常委,是市委领导,张岚宁可得罪京里的记者,也断然不敢对彭远征有任何失礼。

沈洪为几个人不知道彭远征是何许人也,眸光有些惊诧。眼前这官员非常年轻,身材高大,脚步沉凝,穿着严谨而庄重,浑身上下弥漫着一股威严而高贵的气质。沈洪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记者,经常采访上流社会人物,基层官员更是接触的很多很多,但像彭远征这样举手投足间如明星一般夺人眼球的官员,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华夏青年报的女记者韩丽与同事卫紫英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眸光中读到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异样光亮——眼前这个年轻男人真是太有气质和魅力了。

内在的气质加上身居高位的权力气势,就构成了气场。

张岚笑着:“彭书记!您来了!”

彭远征跟张岚握了握手,然后笑道:“张部长,采访团的记者同志们可在?”

张岚微微苦笑,回头扫了一眼低低道:“彭书记,他们要提前赶到泽林市去采访,我这边沟通不下来,也许领导出面能好一些。”

彭远征笑笑,就大步向沈洪为等人那边走了过去。张岚赶紧跟了上去,介绍起来。

“沈主任,这位就是市委常委、建安区委书记彭书记——彭书记,这就是央视的沈主任,采访团的领队。”

彭远征笑吟吟地伸出手去,“你好沈主任,欢迎你们到区里来!”

沈洪为淡然一笑,“谢谢彭书记!不过,我们今天要暂时离开区里去泽林市,过几天再回来补几个镜头!”

彭远征神sè不变,轻轻哦了一声。这个时候,华夏青年报的韩丽和卫紫英上前来笑着跟彭远征打招呼,“你好彭书记,我是华夏青年报记者韩丽,这是我的同事卫紫英。”

彭远征朗声一笑,跟韩丽热情地握手,“你好,韩记者,卫记者!欢迎欢迎啊!昨天不好意思,临时有事不在区里,怠慢之处,还请见谅哟!”

韩丽嘻嘻笑着:“彭书记太客气了,您工作忙,不能因为我们耽误工作。”

沈洪为见韩丽眼眸放光跟彭远征谈笑生风的样子,忍不住心头咒骂道:真是一个sāo货,jian货!没见过男人吗?看看那幅熊样!

“韩记者,我跟你们的周总和薛总都是很熟的好朋友,我昨天晚上还跟他们通了电话,说了他们一顿。看看这事闹的,华夏青年报的朋友来市里,他也不提前给我打个招呼!”

彭远征说的“周总”和“薛总”是华夏青年报的党委书记兼社长周伟立和总编辑薛大氚。

韩丽和卫紫英有些讶然地飞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道:“彭书记,您认识我们领导啊?”

“我们可是好朋友哟。”彭远征的话半真半假。他跟周伟立和薛大氚的确是认识,也比较熟悉,周伟立也是世家子弟,彭远征结婚的时候,他还送过一份厚礼。

韩丽和卫紫英听了这话不由便有些踌躇,转头望向了沈洪为。彭远征与她们报社的“大老板”是朋友,她们肯定是有顾虑的,之前作出的决定瞬间就有立即“修改”的冲动。

沈洪为的脸sè有些涨红,嘴角轻抽了一下。

他刚要当机立断宣布率队离开,结束对建安区的采访活动,接待处的一个工作人员突然跑出来招呼道:“请问哪位是央视的沈记者,有从京城打过来的电话找!”

沈洪为很是意外,犹豫了一下,才扭头跟着工作人员进了接待处的办公室,接起了电话。

“喂,哪位?我是沈洪为。”

“小沈,我巩宏伟。”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

沈洪为大惊,立即满脸堆笑道:“巩书记,怎么是领导!领导有啥指示?”

巩宏伟是央视的一个高层副职,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对于沈洪为这样的部门记者来说,这是真真正正的领导,平时不要说打电话,见都难得见一面的大人物。巩宏伟竟然亲自给他打电话,他心头的震撼可想而知。

其实打电话过来的巩宏伟也不过是奉命而为,他上头还有央视的一把手,还有广电总局和中宣部的领导。

沈洪为接了一个什么电话,谁也不清楚,但沈洪为接完电话出来,神态变得无比的恭谨谦卑,态度立即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大步上前紧握着彭远征的手殷切道:“彭书记,不知道领导今天有没有空,如果您有时间,我们想对您作一个专访!”

韩丽和卫紫英几个记者听了一怔,心道你不是要走去泽林市吗?怎么又突然要对彭远征进行专访?这些记者也都是猴jīng,马上就意识到,沈洪为肯定是接到了上头的指示。

彭远征笑了笑,谢绝道:“沈主任,你们在区里尽管采访,需要哪一个部门、需要什么人配合,咱们区里全力支持。至于我个人,就不要搞什么专访了吧……呵呵,如果非要上镜,就让顾区长上,还有欧阳,老樊,老莫!”

沈洪为朗声笑着:“彭书记,那可不行!刚才我们台领导还特别指示我,说我们要搞一次重磅报道,配合中宣部的典型宣传,您个人作为中宣部领导点名的基层干部,不上镜怎么能行?”

“我看就现在吧——你们两个准备一下设备,我们马上开始。”沈洪为挥挥手,指挥着两个摄影记者打开箱子调试设备。

区里派来送沈洪为等人的面包车过来,樊常在挥挥手,悄然命人让面包车调头开走——再也不提这茬了,大家心照不宣了。到了这个时候,樊常在和莫出海心里才恍然大悟,难怪彭书记安之若素,原来是早有准备!

彭远征笑了笑,“如果一定要上,那就只要一个镜头吧。好了,记者同志们,不能在这里——这样吧,我们去东方小商品城取个景!”

……

彭远征在东方小商品城门口接受了央视和华夏青年报的专访。不到一分钟的采访,彭远征没有按照央视提供的采访“台词”去照本宣科,而是简单谈了谈自己对于如何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些认识和实践经验。

沈洪为带着采访团又在区里拍了两天,然后才离开新安返回京城。两天之后,央视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了关于建安区的新闻节目,占了接近两分钟的篇幅,应该说是相当重磅的新闻轰炸了。新闻标题叫“一个贫困县在改革开放中的浴火重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新安区进行了深入报道。

而华夏青年报则把报道的视野放在了彭远征个人身上,在当天的头版上刊发人物新闻通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分成三个模块,纵深展现了一个年轻干部在基层排除千难万险抓改革、抓经济建设并见成效的成长历程。

央视与华夏青年报的联合宣传,让新安市和建安区的知名度大为提高,而彭远征本人也声名大噪。在随后一些zhōng yāng媒体的追踪报道中,他被美誉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实干家和政坛新锐”。

彭远征再次成为舆论宣传的典型人物,热度持续升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符合国内当前改革开放号角进一步吹响的大环境,同时也吻合zhōng yāng提倡的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jīng神。

进入四月份,在中宣部和文化部的牵头下,央视和东方电影制片厂联合成立《先锋》摄制组,准备拍摄一部以彭远征个人为原型和邻县涅槃重生走向经济繁荣为现实模板的主旋律电影。

消息传回新安,全市上下为之沸腾。就在京城来的摄制组准备开进新安进行实地拍摄的时候,zhōng yāng调令下达,江北省委书记徐chūn庭被调任京城市委书记,省长侯念原接任,成为新的江北省委书记,而省长的人选出人意料地落在了另外一个人头上——省委常委、省城市委书记宋炳南被任命为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

省里高层权力的变更没有影响到市里的权力格局。《先锋》摄制组继续在新安拍摄取景,市委宣传部和区委宣传部组成联合工作组配合拍摄,市委书记周锡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指示由市委副书记韩维牵头负责居中调度。

这些没有对彭远征的rì常工作构成干扰,进入5月份,建安区开始了建区以来的首次内部权力博弈。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熊伟廿敲门走进了彭远征的办公室,恭谨笑道:“彭书记,这一次干部调整的大名单出来了,您先审一审。”

说着,熊伟廿将一份大名单递了过去。

“这么快?组织部的同志们效率很高嘛。”彭远征接过来,笑着俯身仔细看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