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高官 > 132章彭远征独创的经济概念

高官 132章彭远征独创的经济概念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30 来源:笔趣阁

收费章节(12点)

132章彭远征独创的经济概念

132章彭远征独创的经济概念

市里的欢迎宴结束得很早。因为这些中-央老领导们年纪大了,必须要保证休息,不可能长时间跟省市干部应酬下去。

但张老和郑老却提出来要出去散散步,欣赏一下新安市的夜景。

市里领导都散了,同样在新安大酒店休息的省委书记徐春庭得到汇报,不敢怠慢,立即亲自陪同并安排下去,让省市公安部门做好暗中的警卫安保工作。

张老和郑老知道他们人在基层,凡是出行,必然要有警卫,这是在所难免的。也就不给基层找麻烦,默许了一群便衣警卫或在前或在后的警戒安保。

张老和郑老在前,徐春庭紧紧相陪,而两位老领导的秘书则跟随其后。夜幕中,一行人出了新安大酒店,沿着酒店前宽阔的马路,顺着新建的中心大道信步而去。

道路两旁高楼大厦林立,霓虹闪烁。而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张老慢慢停下脚步向郑老感慨道,“老郑啊,新安只是一个三线中小城市吧?不看别的,单是看看这城区的夜景,就足以说明了改革开放给华夏大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啊,十年以前,只有南方沿海开放城市才能见到这种繁华的城市景象;但是现在,举国的现代化进程都在加快——新安这么一个小城市,看来就是一个缩影,未来二十年,华夏复兴将不再是梦想。可惜啊,我们这些老头子,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郑老的声音爽朗,大笑道。

徐春庭在一旁赶紧陪笑道,“郑老,老领导们身体健硕,春秋正盛,再领导我们几十年也没有问题咱们这个大国,还是需要老领导们掌舵啊”

张老回头瞥了徐春庭一眼,淡淡一笑道,“再活十年应该问题不大,再活几十年那就成了老妖怪谁也不能长命百岁,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已经过了盲目吹捧极左的时代了”

徐春庭尴尬地一笑,“那是,那是。”

“改革是很有成就的,而改革也是必然的出路。不改革,继续闭关锁国,这个国家没有一点希望。”郑老猛然挥了挥手,沉声道,“但是改革也不是不存在问题改革和发展,如何才能相得益彰,是一个大课题”

“我从去年退下来之后,连续转了好几个省市地区,给我的感觉是,很多地方发展的速度是够快了,但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耕地大幅减少,再比如收入差距扩大。一些省份,穷的太穷,富得太富,这种现象是需要认真反思和高度警惕。”

“春庭同志,你们这些省级干部必须要重视起来,多发现问题,多解决问题,多给中央提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个劲地向上面唱赞歌。”

郑老深深地凝视着徐春庭,目光严肃而郑重。

徐春庭也郑重地点了点头,“请老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工作,及时将基层的情况反馈汇报给中央——另外,我们省委目前也正在针对郑老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对策。”

郑老默然点头,继续向前行去。

走了几步,郑老突然扭头向张老轻轻笑道,“老张,我们的小彭教练约出来了?在什么地方?”

张老朗声一笑,“白天不方便,晚上趁散步的空儿跟咱们这位小教练见见面。小孙啊——”

张老的秘书赶紧上前来恭谨笑道,“首长”

“安排了没有?”

“首长,我已经跟小彭同志通过电话,他就在前面的公园门口等着。”张老的秘书毕恭毕敬地回答。

“好。走,老郑,见见咱们这个小彭教练去”张老和郑老哈哈笑着,加快了脚步。

徐春庭一怔,心里就有些诧异。难道,老领导们出来散步是假,真正目的是为了见什么人?小彭教练?莫非……

徐春庭也赶紧追了上去。

在新安公园门口,徐春庭果然看见在明亮的路灯下,彭远征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运动服,脚上是白色的旅游鞋,手上提着两个纸袋子,正笑着向张老和郑老迎了上去。

果然是这个年轻人在背后运作的结果啊徐春庭心里微微一叹,就放缓了脚步,不准备跟上去了。

“张老,郑老,两位首长好”彭远征恭谨地笑着跟张老和郑老寒暄。

郑老笑着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小彭啊,你把我们这些老头子弄到新安来,也不出面招待招待——刚才我和老张说了,今天晚上我们两个可是留着肚子呢,你要请我们吃顿饭”

“嗯,要吃地道的新安小吃。”张老在一旁附和道。

彭远征知道老领导是在开玩笑,就算是不开玩笑,他也不能请老领导们随意在外边吃饭,万一卫生状况不能保证,让老领导们吃坏了肚子,健康受到影响,他可是担待不起。

“两位老首长日理万机,能在百忙之中来我们新安视察指导工作,我们全市上下欢欣鼓舞,不要说吃一顿饭,我们恨不能让老首长们常驻新安,天天请客也愿意啊”

两位老领导听了彭远征的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扬手指着彭远征笑骂道,“你这个臭小子,搞了半天,我们两个老头子倒成了吃货了嗯?”

“小彭啊,你把我们这些老头子找来,拉我们的虎皮做你们的大旗,居心不良”张老笑吟吟地道。

在新安市申报高速公路落户权的关键时刻,彭远征暗中运作他们来新安,目的为何,张老和郑老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道,“不敢瞒两位老首长,的确是有这点小心思。但是,张老,郑老,您看啊,我们新安是老工业城市,目前通过改革开放正在逐步焕发活力,但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高速公路路经新安,用不了五年的时间,新安就会成为江北省乃至整个全国中北部地区的经济重镇和商贸物流中心。”

“而且,高速公路路经新安,是一条直线距离,会大大降低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而我们的竞争对手泽林市,他们是一个农业城市,工业基础很薄弱,高速公路落户泽林,固然能推动泽林市经济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他们的发展水平暂时还不需要高速公路的带动,强行上马,就有好马拉牛车的嫌疑。”

“随着国内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相信以后我们的高速公路网络会像美国一样纵横贯通非常发达,但饭总要一口口地吃,发展也要兼顾先后。两位老首长,这一条高速公路如果建成,新安到省城的距离就会缩短一半,而新安与其他地市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如果新安这样的中部城市发展起来,会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成为中心城市与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之间的第三代经济圈,为整个发展注入活力和后劲。”

彭远征侃侃而谈。

张老和郑老认真地聆听着,突然张老讶然道,“什么叫第三代经济圈?”

彭远征一怔,旋即脸色微红。这是他的个人观点,自行杜撰的一个名词,因为考虑得久了,当着两位老首长的面就下意识地说出口来。“

彭远征尴尬地笑着,“张老,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很粗陋很浅显……”

“不要紧,你说说看,我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张老摆了摆手道。

“两位老首长,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把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称之为第一代经济圈,那么,各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政治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成为第二代经济圈。”

“目前,经济开放城市的发展速度惊人,省会中心城市也逐步在提速,但在这两者之后,我们要想确保整体上的发展,避免发展上的不均衡、缩小地区差异,就必须想办法继续打造一个经济缓冲带和过渡区。”

“这种经济缓冲带,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会衔接第一代经济圈与第二代经济圈,还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域的齐头并进……我斗胆将之称之为第三代经济圈。”

“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是龙头,省会中心城市就是龙尾,如果在龙腰身部位没有几个有力的点进行支撑,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两头重中间轻。”

彭远征说完,郑老忍不住拍掌叫绝,“不错,很有见地难怪你的文章会跟伟人的南巡讲话精神吻合起来。老张啊,我看小彭这个第三代经济圈的概念,有必要让研究室的人总结提炼一下。”

张老肃然点头,“看来小彭教练不仅太极拳打得好,也很有经济头脑,如果我们的基层干部都有你这个理论水平和实干精神,我们这些老头子也就都放心了”

郑老突然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老头子夸你几句,可不许飘飘然不知所以然”

在普通人眼里,张老郑老这些中央老领导高不可攀威严无比,但实际上,他们在私底下也就是一群和蔼可亲的老人,只是与普通的老人相比,他们怀有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忧思和情怀,站在高处看得更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32章彭远征独创的经济概念

132章彭远征独创的经济概念,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