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喷神 > 第132章 高风亮节

喷神 第132章 高风亮节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56 来源:笔趣阁

在金陵住了一周,把该发的论文都整理好、修改完备,也去了刘渊明的事务所几趟,指导了一下工作,提点他们如何加快进度、减少损失。

剩下的,就是等期刊社那边排出档期了。

这一周里,冯见雄也难得安下心来,回到了居家好男人的生活节奏,每天定点回家,喝史妮可煲的汤,回到了一夫一妻的朴素生活方式,好好重温鸳梦了一番。

毕竟,他住金陵的日子真的不多了,还有三个月就毕业了。史妮可也很珍惜这段没有人来骚扰的好日子,不会轻易放过他的——田海茉在钱塘忙着生意,周天音去了加州照顾病人。等冯见雄一毕业,后面就是修罗场了。

“去了京城好好照顾自己。这次要见的都是些顶级期刊社说得上话的人,带个女同学同行,哪怕只是被人看到,影响也不好,我就不给你丢人了。”

临走那天晚上,打完告别炮,史妮可还很贴心地给冯见雄收拾东西,换上更轻薄一些的春装。

冯见雄无所谓地吐槽:“转悠一阵子就回来而已,说得有人抢你老公似的。”

再说就算抢了,也不会把旧的抛弃,对不?

“哼,没良心~”史妮可哼哼了一声,“我肯设身处地为你好,知道不该上台面的时候就不凑热闹。别的女生就不好说了,最近没少有朋友打听你行程吧。”

“什么打听行程?”冯见雄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没人问你最近有没有什么安排?什么时候去京城?”史妮可玩味地问。

冯见雄这才反应过来,随口答应:“这种当然有,我多业务繁忙的人,每天问我行程的短信电话几十个呢。”

“美琴姐有没问?纱纱有没问?慧姐有没问?”史妮可好奇但无害地追问,手上也停了下来,不再收拾衣服。

“呃,好像都有。”冯见雄翻了一下手机才回答,“你到底担心啥?她们平时就那么关心我的,都好几年了。”

“行,但愿是我多心了,那你自己小心。”

史妮可说罢,没有再刁难冯见雄。

第二天,她开着车送冯见雄去机场。在候机楼门口还撞见了比冯见雄来得更早的刘教授。

刘渊明看了史妮可一眼,又看了看冯见雄,露出一个“你懂的”的佩服表情。

按说做教授的对学生之间的恋情肯定是不了解的。但冯见雄两年前跟史妮可分手的事儿太高调,还上过校广播台,所以谁都不免会听到风声。

“你小子可以啊,公然分了两年的女朋友,还随叫随到。这样好,大家轻松。”刘渊明贼笑了一下,一副想跟冯见雄建立“一起女票过女昌”交情的猥琐样。

人生三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女票过女昌,一起扛过枪。

两人师生辈分摆在那里,同窗太可笑了。扛枪是粗鄙之人干的,剩下只有一起女票过女昌。

“不是你想的那样,这里面也是难言之隐,保护对方。”冯见雄叹息了一声,自问并不是对方想象那种程度的禽兽。

“我懂我懂,这也是怜香惜玉么,啧啧。”

……

很快,换了登机牌,过了安检,两小时后,飞抵京城。

前两天的行程,还是比较紧凑的,刘渊明带着冯见雄一起,参加了几个学术圈的饭局。

当然,并不是直接可以决定论文用与不用的评审人员。

刘渊明也用不着去见那些评审人员,毕竟以他目前在圈子里的学术招牌、冯见雄架构的论文质量,哪怕不打任何招呼,也是可以全部成功发表双核心的。

之所以还要酒具,只是时间上帮忙腾挪一下——有资格上的大佬学者不少,要为刘渊明腾位置,就少不得把其他大佬的文章稍微调整一下档期。这时候,背后的各种利益纠葛,让期刊负责外联的领导去解释一下,告诉对方并不是被下掉了,而是装模作样小改挪到下一期,不伤和气,就很有必要了。

对方跟第三方打招呼也是要成本的,活动经费由冯见雄出再合理不过了。

“冯同学真是后生可畏啊,以后希望踊跃投稿。”

“这几年法学界的论文偏重学术理论的有些过多了。把司法实践和理论高度结合起来的建设性文章,相对不够啊。成名的律师肚子里真有干货,也不肯往细里写。冯同学可不要敝帚自珍呐。”

酒桌上,拿了红包,少不得有些人要说些客气话。

一开始冯见雄只当对方纯粹是客套——这也不怪他,主要他和官员学阀打交道确实少。

但是回来之后,刘渊明点拨他说,那些人是真心约稿。

“怎么可能?期刊社这种单位,尤其是国内的、文科的,又没kpi能制约他了。发的文章好不好有什么激励么?当官的何必真心这么敬业?”

“也有竞争的!”刘渊明打着酒嗝解释,“理工科的,好理解,毕竟还有那么多外国的cns作为横向对比,也有影响因子要看,文章好了,期刊平均引用数上去了,因子就高了。

但是,文科类里面,尤其是法学的,他们也在争‘对国家立法进程有推动、有帮助的专家文章’的。所以,这次我赶趟,只让你盯着社科院这边办的刊多发,没让你去司法部办的刊碰壁——司法部的不是不能发,是不好托人情。

人家本来就是实权部门办的,在乎的相对少一些。而社科院说起来光鲜,说到底还是卖嘴皮子的。智库的人,看起来清贵,其实就是古代的清客,最怕给人当幕僚时、老板却不听他的计策,时间久了名声就臭了。所以,社科院下面的期刊,对于这种‘文章发出来、上面就修法’的文章比较重视。多弄几篇,存在感就高了。”

被刘渊明这么一分析,冯见雄的心态也就更加不拘谨了

住了大概一周,又有两篇论文发表了出来,他和刘渊明揭盖子的计划,也到了最后临门一脚了。这天,是4月初的一个周末,《xxxx》的那个联系人,给刘渊明留了个准信:下一期为止,所有必须的文章都能发完,也就是4月底。

(ps:那个,大家别乱代入,毕竟这是虚构的事情。说人好话、荣誉的时候,咱用真实的学术期刊名没问题。这些有点灰的,就别纠结名字了。)

冯见雄算了算日子,决定一个人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

他还想就近亲眼目睹一下揭盖子之后,究竟会波及到哪些同行、干掉哪个事务所,拉到多少仇恨值,心里好有个逼数。

不过,中间还有20多天,怎么看都有些浪费时间。

虽然这期间,他完全可以远程办公,把其他事情远程处理掉,让史妮可虞美琴田海茉那些人在金陵、钱塘执行他的指令。

但是,总归还要找点让自己“非待在京城不可的理由”心理暗示一下,才能让冯见雄这种劳碌命的脾气好受些。

“要不去回龙观精神病院,探望一下王教授和陈博士,看看他们最近怎么样?会不会有点狂妄地撒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