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喷神 > 第49章 不在场证据

喷神 第49章 不在场证据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56 来源:笔趣阁

11月倏忽而过,草木凋零,钱塘这座江南城市,也从秋老虎的余韵中,彻底过渡到了寒意浓重的深秋末尾。

当然,这一个月里冯见雄并没有闲着——哪怕仅仅是为了事后别人复盘时,看起来不那么突兀,减少一点表面破绽,他都会让自己显得不那么闲。

何况,冯见雄本来就有好几个领域的生意在做,需要牵扯他精力的事情非常多,所以连装都不用装,自然而然就能显得“他压根儿已经忘了范建这号人物、也没打算为周天音出头”的样子。

作为一个资深大律师(虽然还没执照,但灵魂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是资深大律师了),冯见雄深谙不要在风口上报仇的道理。

正面打脸、快意恩仇,看上去很高光很装逼,实际上都是作死,只会徒增自己的嫌疑。

连那些想自杀的人都懂:如果想自杀的同时,顺便骗点保,怎么也得在自杀前提前两年买人身保险对吧?

要是买了人身保险不满两年就自杀,保险公司可是能够依法不赔的。

因为这会被认为是“为了自杀骗保而蓄意买保险”,按《保险法》保险公司天然免责。

只有超过了两年,法律才会判定为“没有人能够有那么坚定的意志,下定决心两年后死,就真的忍辱负重多活两年,人的意志力,不足以支撑一个死志持续两年。所以,买人身保险后两年以上才自杀的,应当判定为临时起意自杀,而非买保险是就已经想自杀”。

所以,君子报仇,N年不晚嘛。

那些明明游走在法律边缘,还非要当场打脸回去的人,多半只能是都市小白文主角,现实生活中是活不下去的。

他们的智商和心志坚韧程度,连一个自杀的废物都不如。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阴者留其名。

……

对于冯见雄来说,这一个月里,他本来有足够的事情可以忙:

首先,随着进入11月份,田海茉那边的“松鼠果业”卖切糕生意,终于正式迎来了市面上跟进的竞争对手:

也就是那家HB人柳总开的“优品铺子”,同样是以互联网品牌坚果起家的定位,同样的产品规划思路,可谓是最直接的正面竞争。

当然,“优品铺子”只是跟进最快的一家竞争对手,并不是唯一的。

按照业界规律,切糕生意量跑起来后、超过三分之一的纯利润,全国范围内眼红的、想跟进的规模以上坚果类、糕点类品牌食品企业,起码有十几家吧。

这些企业无非是当初在切糕火之前,连一丁点准备工作都没做。如今市场调研做好之后,连供应商都得临时寻找、谈判。所以他们的反应速度至少比“优品铺子”再慢两个月以上,能在2009年寒假前后陆续把货铺到市场上,就差不多了。

这还没把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品牌不值钱的小作坊企业算进去呢(其实这类也不用算,因为完全没有品牌、也没有品牌运营经费的店,很难在电商渠道商抢到流量,只能在线下抢抢那些本来就在电三轮车上打游击骗钱的切糕档的生意。他们和松鼠果业的目标客户本来就不重叠。)

别人要卖切糕,这事儿是挡不住的,也没正当理由去挡。冯见雄还不至于自大到对这种没有技术门槛的生意、都想吃独食的程度。

何况,就算要对抗竞争,那也是田海茉该去操心的事儿。术业有专攻,这些日常经营冯见雄是不操心的。

而且随着《舌尖》首播的结束,因为电视炒作而带来的这波销售狂潮,在10月份里已经过去了大半——

按照田海茉的估计,就算没有“优品铺子”的介入,“松鼠果业”家的切糕,在11月份本来也就只有1200~1300万左右的销量——而10月份的最终销量是2100万。可见切糕的消费者中,因为好奇、尝鲜、好玩等风口构成的比例有多高,这才可能一个月里就衰退40%。

如今,因为“优品铺子”在11月份的铺货,“松鼠果业”的11月实际销量,在月底实际统计出来,是1060万——大约被“优品铺子”分流掉了价值200万的销售额、70万的存利润。

这个数据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毕竟优品铺子的货没有了先发优势,刚上市还得打广告、做宣传,让消费者知道他家也在卖切糕。

而“松鼠果业”已经成功抢占了“会在网上童叟无欺卖切糕”这部分消费者人群的“用户心智”,给大家成功灌输了一个“网上买切糕,最正宗的就要去三只松鼠的店”的概念。

这个概念只要可以在网上自行构成谈资、话题、继续发酵,保住一大半的市场是没问题的。

除非“优品铺子”的柳总能有后世“加多宝”那样的逆天运营能力,否则他们再怎么竞争,也就拿掉“松鼠果业”最多三分之一的市场——何况,就算“优品铺子”真有加多宝的狼性和本事,田海茉也不可能弱智到跟广药那批国企猪体制狗一样丢人对不?

正常的竞争,冯见雄可以不管。

不过对方如果在宣传上用了混淆、蹭热度等等法律擦边球层面的灰色手段,那就是捞到了冯见雄的老本行上了。

“优品铺子”显然是情报工作没做彻底,不知道冯见雄对“松鼠果业”的介入程度。

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太清楚冯见雄在品牌法务运营方面的赫赫凶名——毕竟此前冯见雄在品牌界的名声,全部是靠“司法认定驰名商标”这些非诉讼为主的盘外官司赢得的。那些都是左右互搏自导自演的本事,靠的是布局。

那种真正和强敌正面硬刚的品牌侵权官司,冯见雄毕竟没有打过么(也就当初给L干妈辣酱打假的时候,真刀真枪告过几个侵权人。但那些侵权人体量太小,也不占理,有本事的律师都能平推,显不出本事。)

总而言之,“优品铺子”在推他家切糕的时候,落下了一些打擦边球的把柄。

冯见雄怎会错过这种良机?这种官司理都站在他这边,要是不赢就见鬼了。

他本来就急着制造“我12月份不在钱塘、对钱塘这边的事情一点都没操心没过问,什么都不清楚”的“不在场证据”呢。

免得将来范建或者谁出了点事件,别人在揣测幕后主使时、往他身上联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