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喷神 > 第15章 一家欢喜N家愁

喷神 第15章 一家欢喜N家愁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56 来源:笔趣阁

“等等,保持住这个表情,再靠近一点,我调一下光圈……”

“好了,大功告成~”

随着“咔擦咔擦”地几声脆响,史妮可放下套在脖子上的单反,甩了甩手。步履蹦跶地迎上前去,一副邀功请赏的得意表情。

冯见雄和虞美琴僵直了许久的表情,也松泛了一些,身上的学士服和帽子似乎也一下子松垮了些。

没错,他们正在拍毕业照。

距离毕业设计答辩,又过去了两周。虞美琴挂在刘教授名后的论文,也已经正式在《法学研究》的最新一期上刊登了。毕业前的所有硬性坎儿,总算是全部对付过去了。

理论上,冯见雄和虞美琴算是跳级了,所以拍毕业照的时候是跟着04届的学长学姐们一起的。

只是这俩货跳得太晚了,几乎是大三最后一学期才凑够全部指标。所以,今天一起拍毕业照的学长学姐们,冯见雄几乎就不认识几个(反过来,那些人倒是全都认得冯见雄),也没什么共同语言,更不会一起吃散伙饭。

完全是尬拍。

还是特地来旁观捧场的史妮可心细,自己带了单反,等人群散了之后,拉住冯见雄和虞美琴,让他们俩单独拍几张。这才有了开头的这一幕,多少缓解了他们失群的寥落。

只不过,拍照时虞美琴的表情,却是比刚才尬拍的时候更僵硬了,史妮可劝了好几次都没用,也就随她便了。

“美琴姐,你看你,笑得这么僵硬。这张照片我可要存起来,以后谁再说你是系花,我就把你最丑的样子给他们看~”

史妮可指着单反的屏幕,促狭地和虞美琴开玩笑。一边作势遮挡,小心提防着虞美琴暴起发难把她的相机摔了。

然而,预料中的撕逼并没有出现,虞美琴的表情只是淡淡的、怔怔地出神:“随你便吧~”

屏幕上的两人,表情看上去都很正直,或者端庄。

但虞美琴内心却总觉得透出一股暧昧。

这就快走完三年了,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或许,真是因为师范类大学,女生太多了吧。

想着想着,虞美琴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

史妮可见对方居然被捉弄得出了神,还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连忙说和:

“好了好了,我不拿你们开玩笑了,姐你怎么就恼了。你有啥好郁闷的,说好了一起毕业的,结果你们都跳级跳成我的学长学姐了,我都没郁闷呢!算了,败给你了。我请你们喝几杯吧,别人都有散伙酒,咱也喝好了——”

史妮可一边说,一边摇晃着虞美琴,才把看着照片出神的虞美琴晃醒。

她也懒得解释,接受了史妮可的邀请:“我没怪你,把静静也喊上吧。”

喊上白静,是一种姿态。以示虞美琴并没有丧失理智,不会被人占便宜。

几年下来,这都是一种象征了,史妮可当然也能明白。

她答应道:“行,那就一起吧。对了,美琴姐,后面你准备干些啥呢,不会跟小南姐那样直接被导师抓包忙课题吧。”

虞美琴:“复习!你以为毕业了就算完事儿了,9月份还要司法考试呢!那个可不比考研容易。”

一直不愿多言的冯见雄,听了这个话题后,也像是想起了什么,提醒史妮可说:“妮可,你也上点心儿,这个东西很多人大三暑假就开始准备起来了,有空的话到时候跟我们一块儿复习。”

……

冯见雄和虞美琴拍毕业照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最新一期的《法学研究》期刊已经送到了各路本领域学者的手头了。

上面如果有惊世骇俗的文章,自然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往北一千公里外的京城,差不多就在这两天,知识产权代理的圈子里,就出了一桩大新闻。

鼎革知识产权事务所,这是一家位于京城东三环CBD区块内、某顶级写字楼里的事务所。

合伙负责人杜丘明是个五十岁的沉稳大气老男人,刻板,庄重,举手投足都显得非常干练。

他从80年代华夏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时,就已经拿到了律师证,也做专利代理,算是圈子里资格最老的那一票精英了。

毕竟在太祖朝时,我国是走的“法律虚无主义”路线,所以第一批真正能算法律人才的人,就是80年代开始的。

杜丘明只有硕士学历,不过那个年代的硕士老值钱了,所以不读博也没什么。后来很多同行随着学历渐渐廉价,也去在职读了个博,但杜丘明一直没那么干。在他眼里,最顶层成功人士是不需要学历来证明自己的——只有那些被他雇佣延揽的人,才需要学历,因为那些人需要证明自己。

就像马风马腾那种人,本科学历就行了呀,镀什么金呢。

当然,不需要镀金,不代表不需要学习——学习还是要学的,只是为自己学就行了,更纯粹,没必要向外人证明什么。

尤其法律界的知识,更新换代其实一点都不慢,每个月出了什么心的司法解释、或者今年修改了哪几部法律,怎么改的,背后的利益逻辑是什么,都是一个顶级精英大律师必须立刻掌握的东西。

杜丘明就经常看新法、新解释、名家解读,乃至前沿期刊。

只是他太忙,所以没法保证第一时间看,但和他业务领域相近的顶级期刊前沿,他绝对会让秘书摘选出来,在一个月之内浏览一遍。

这天,他照常来上班,走进办公室,案头已经放了一份秘书给他剪辑的四大顶级期刊摘要——也就是《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几部分别由社科院、司法部、北大、国政主办的期刊。

秘书把里面和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的文章都单独打印了出来,其余部分则剔除,还单独做了目录,只求让杜丘明能一目了然。

期刊摘要旁边,还放了一份国知局、工商总局、版权局等部门近期下发的行政性文件目录。

其中还有一些红头的。

“《司法途径认定驰名商标体系的现存风险综述》……”

杜丘明看了一会儿,扫到这个标题,就来了点兴趣。

他记得所里最近着实接了几个驰名代理的项目,而且就是走的司法认定这一捷径。如今看到这个标题自然容易上心。

“作者是金陵师范大学的?刘渊明,虞美琴……金陵师大不是啥老派法学强校吧,记得是个暴发户。不过刘渊明这个名字最近倒是各种场合听到过几次,应该是弱校偶尔出名师了。”

刘教授如今已经是国知局的智库专家了,以杜丘明的视野,对三大局的智库专家,至少都要做到知道名字,因此对其有印象并不奇怪。

继续往下看文章的内容,杜丘明的神色更加严峻了起来。

他隐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也不等看完其他文章就心烦意乱地开始翻工商总局近期的文件。

翻了一遍,并没有他想要的。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给秘书打了个内线:“小章,工商总局的文件,你是更新到最近的了么?到昨天为止的?”

“是到上周末为止的……您需要最新的么?我马上帮您检索”。电话里女秘书的声音有些弱气,不过还是挺有执行力的。

他一般都是一个月看一两次,所以当周的内容没搜集到并不算什么失职,秘书也没空天天盯着。

杜丘明当然不会跟手下人废话:“我要最新的,你立刻整理一下,只要工商总局的。”

“好的,立刻。”女秘书答应得很是雷厉风行。

杜丘明放下电话,摘掉眼镜儿,揉了揉鼻梁,竟然微微有些恍惚。

几分钟后,他要的东西就电邮发过来了。

杜丘明仔细浏览了一遍,顿时捏了一把汗。

“关于收紧司法渠道认定驰名商标资格的决定……”

总局的文件里,对理由的说明,自然比论文要简要很多——这只是一个行政指令,没那么多需要学术探讨和解释的。

工商总局也不可能和司法系统闹掰,按照现行《商标法》,只要不修法,最高院也不出自残权柄的新解释,法院系统该出驰名还是会出的。

但是,总局显然是不打算再追认那些黑锅的溯及效力了。

听总局如今的尺度,似乎将来那些走司法认定捷径得到的驰名,只有“个案驰名”的效果,工商系统不会再一视同仁地予以保护。

这就要了命了!

哪家客户还会出动辄五百万往上的经费,找事务所帮忙运作一个被总局当成丫鬟生的庶驰名哦不是孽驰名?

杜丘明觉得一股热血冲向脑壳,虽然血压高了一些,但思路竟然出奇地清明,看来血压还在控制之中。

他立刻雷厉风行地下令:“立刻查一查,目前所里有多少人揽了这方面的活儿!我怎么记得好像还有那个谁是直接签了全额风险代理的?连给法院系统的诉讼费成本都没刨除就自己垫钱做了?”

另外几个如今正好身在京城的合伙人,也被他立刻召集起来开会。

不一会儿,女秘书就把单拉出来的业务目录送到了他面前。

“那个去年来的刘传栋,接了4个纯风险代理的单子,一点定金都没问客户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