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喷神 > 第5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喷神 第5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56 来源:笔趣阁

和龚院长告辞之后,冯见雄才回过味儿来:为什么学校对于拉他读研这么上心。

说到底,还得怪他自己太年轻,才大二就已经拿了世界冠军。

以这个年纪,即使他本人表示过对两年后再次参加国际大赛没什么兴趣,但学校肯定不敢相信。

要知道,国际大专辩论赛这个圈子里,大三大四才上场的学生都算是年轻的了,更多的则是硕士研究生在读。

毕竟想成为一个牛逼的辩手,必须要经过常年的专业磨炼。

而这种磨炼只能是在大学里积攒,以华夏的教育体制,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是不会系统教人口才的。

所以,除非是冯见雄这种重生者,一般的大学生辩手锻炼到大二上学期,还嫩着呢。

而如果冯见雄不愿意保送本校研究生、校方此前又许了他“因功提前毕业”,那么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问题就会摆在学校面前——两年之后,冯见雄完全有可能代表别的名校再次参赛。

这是很现实的,就凭冯见雄拿过这项世界冠军,如果他想去名校读研,只要不是北大人大,别的稍次一些的文科强校妥妥会接受他免试入学——每个大学的研究生招生都是有极大自主权的。不比本科招生,好歹有高考这道相对公正的门槛,自主招生比例极低。

一名能够拿国际级荣誉的特长生,北大清华或许拉不下脸来特招,但如果想去个国政,或者浙大复旦,那还是妥妥的。

如果这种情况真发生了,金陵师大校方情何以堪?

到时候外界舆论恐怕就会这么传说:合着并不是金陵师大这学校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好、师资力量强?只是恰巧走了狗S运,捡到冯见雄这样百年一遇的奇才生源,才偶然拿了一次世界冠军?而一旦这个牛逼生源读研被别的名校挖走,师大就歇菜了?

这种事情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

比如,冯见雄这次参赛时,遇到的评委之一、复旦的蒋副教授。

20年前,那位蒋副教授读本科的时候,就是在一所徽州的三流辣鸡大学(80年代末大学少,考个三流大学好歹也相当于后来考211的难度),但是他本科时在国内辩论赛上取得了不错的表现(都没拿冠军,只是个人表现比较好),

然后就被复旦看上了。

读研的时候顺理成章去复旦,然后在93年那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上,代表复旦夺取了世界冠军、他本人也荣获那一届的最佳辩手

连国政、复旦这样的大学都有可能给冯见雄开出免试保送的优惠条件,金陵师大要是也想仅仅用同等的优惠就留留人,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也正是因此,龚院长在了解了冯见雄的人生规划之后,才想到了“不但许诺免试保送读研,还保证压缩学制,让他一年就能毕业”这个进一步法外开恩的破天荒条件。

因为龚院长通过和刘渊明教授等人密谈,已经知道冯见雄志不在读书。

对冯见雄来说,尽快完成学业,比读研时换所招牌更大的学校,更有吸引力。

……

能够拿世界冠军,理论上是全队的功劳,另外三人只是和冯见雄差了个“本届大赛最佳辩手”,别的都一样。

学校论功行赏的时候,自然也是雨露均沾。

为了不让对冯见雄的赏赐看起来太突兀,虞美琴也得到了免试保研、压缩学制的许诺。

至于南筱袅本来就已经保研,也就只有压缩学制、或者硕博连读的优惠了。

总之,除了已经在实习找工作的田海茉之外,其余有继续深造计划的队员,多少都得到了实惠。

被领导们约谈完后,三人就趁着分手之前的工夫,相互打探了一下各自的看法。

虞美琴、南筱袅一开始也不理解学校为什么这么热心于拉他们继续深造。

冯见雄趁机把自己刚刚想通的那番道理给解释了一下,俩妹子这才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之余,妹子们对冯见雄的感激之心也更加炽烈了一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比赛,一起吃苦熬过来的队友,才能切身体会她们在这一次的冠军中,为自己的人身捞到了多少好处和筹码。

而如果没有冯见雄,她们是完全不可能被“仙及鸡犬”的。

尤其是那个南筱袅,当初要不是冯见雄独断专行用她替换掉地科院的苏勤,南筱袅压根儿就没资格进入这个级别的赛事。

但冯见雄对于那次的独断也从来没有后悔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科类的东西抱团取暖、党同伐异那都是很正常的。往昔地科院在金陵师大制霸的那些年,吃相有多难看,前辈学长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既然按照比赛规则,一辩只需要念念开场陈词稿子,剩下的可以机动灵活,冯见雄用谁不是用?只要颜好嗓音好,朗诵功底够强,再调教调教,完全可以胜任。

“真是没想到,学校主动求着咱读书,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虞美琴说这句话时的语气,那叫一个不胜感慨。长吁短叹了一会儿后,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转头问南筱袅,“袅姐,那你以后准备继续读博么?”

南筱袅想了想:“看情况吧,后面几个月我可能会很忙——导师已经提前安排我开始做读研时候的课题了,跟我的毕业设计合起来一块儿做。说是要把读硕的学术成果提前凑起来。

如果我也能明年7月份就硕士毕业,那我可能就不读博了。如果要拖到后年,哼,我非得连读个博士。”

冯见雄不由得有些好奇:“你这想法也奇怪,人家是嫌读书耽误太多年时间,才不读博的。你怎么是读得快才不读博、读得慢了反而要读博?”

南筱袅娇嗔怨念地剜了他一眼:“哼,还不是被你们俩给‘人比人气死人’了,本来人家明明比你们高两级,结果你们一个个不光本科只读三年、硕士也只读一年。这样算算,我要是硕士两年毕业,岂不是到时候跟你们同级生了?”

“不行,太丢人了。所以说,如果我的硕士也能一年读完、毕业的时候还算是你们的‘学姐’,那也还就罢了,博士就不读了。要是拖成了你们的‘同学’,那我非读个博士,好歹在学历上压过你们,哼,这个场子是必须找回来的~”

南筱袅这番话虽然听着娇蛮,不过更多是玩笑。冯见雄也不会去当真,只当是前辈的怨念吐槽。

冯见雄笑着说:“这么说,让我和美琴姐情何以堪。搞得好像是我们在给你压力似的……”

南筱袅鼓着腮帮子嘟着嘴说:“明明就是!什么叫好像!在亲戚朋友面前我还能装装逼、被当成‘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标杆。跟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简直太失败了。”

冯见雄从来不和女生纠结,当下乖乖背上了这个锅。然后很绅士地跟虞、南二人告别分手。

昨晚被史妮可榨得太狠,今天又应酬了一天,冯见雄只想回自己的住处补觉。连班上同学的庆贺恭维,他都先懒得搭理了

可惜,他这个朴素的愿望,注定是得不到满足了。

刚刚离开行政区,他的手机上又是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是刘渊明刘教授的电话。

刚才龚院长跟冯见雄私聊的时候,已经跟冯见雄透过底:考虑到冯见雄在各块法学细分领域中,在知识产权法领域钻研最深,所以推荐他读研的时候就继续跟着刘教授好了。

毕竟刘渊明是师**学院在知识产权法领域的头号学者。

所以,刘教授一年半之后,是极有可能成为冯见雄的导师的。

考虑到两人一贯关系不错、连生意上都有合作,冯见雄自然不想拂了对方的面子,也就忍着腰酸腿软接了电话。

“老刘又咋了,我刚刚才跟校长院长聊完,不急的话能不能明天。”

电话里刘教授的声音很和蔼,好像关系很铁很熟的样子:“怎么这么生分了,聊聊又不累。先恭喜你拿了冠军,我这里有点好茶,要不过来一起坐坐?跟你顺便聊聊新草案和、《指南》、内部解释的事儿:我这里有些机密资料。”

冯见雄楞了一下,又稍微追问了几句,才反应过来。

刘渊明跟他说的,正是年前聊过的那桩“趁明年(眼下已经是‘今年’)新专利法通过后,为国家知产局配套出的《专利审查指南》和最高RM法院出的相关解释‘找找茬’”的事儿。

刘渊明是看中了冯见雄此前在“实用新型碰瓷”和“用左右互搏快速制造司法认定驰名商标”这两块儿上的敏锐,希望冯见雄帮他指出几点新法配套文件的漏洞,然后进一步把学术逼格刷高、弄一堆震动全国的《法学研究》论文了。

冯见雄算了算日子,他是2月底去星岛参加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为期两周。

如今回来,可不是刚刚赶上国内每年的“两和谐会”开完么!

最新的专利法修正案,估计已经在全国REN大上被表决通过了。

其他配套文件,算算日子也该出来了。

真是忙碌啊。

“行,那我到你那儿坐坐。不过说好了,今天太累了,我只到你这儿拿点东西,可不保证当场给你点拨。”冯见雄想了想,如是答复。

“没问题。”对冯见雄的大拿,刘教授一点都不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