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伏藏师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罗刹海市

伏藏师 第一百七十二章 罗刹海市

作者:飞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16 来源:笔趣阁

真正令林轩感到惊异的是捆绑风筝龙骨的那些透明丝线,根本不是平时所见的尼龙线、棉线或者是塑胶拉丝线。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那是什么?”萨曼莎反应极快,看出了林轩的异样,“有点像是天蚕丝,又像是某种海洋生物的筋络,是不是。”

林轩点点头,他抚摸着丝线,随即发现,那些近似于竹篾的龙骨也根本不是竹竿劈成的竹篾,而是另外一种动物的骨骼制成。同样,起初看着像毛边纸的东西,则是极薄的一层动物表皮;金属片则是动物的眼珠剖开后晾晒、修割而成的。

“不知道是什么人才有这种变废为宝的精妙技艺?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但风筝上写的却是德语,写求救信的与制造风筝的绝对不是同一个人。”林轩自言自语了一阵,忽然抬头问萨曼莎,“在你的资料库中,元首并不懂藏语,对不对?”

萨曼莎略微沉吟了几秒钟,郑重地点头。

林轩点点头:“那就对了,假如元首能够流利地使用藏语的话,甚至他就算只懂一部分藏语词汇的话,都会写一封‘藏语求救信’,而不是在珠峰上使用德语写信求救,毕竟登陆此地的探险者之中,连十分之一懂德语的都没有,更何况是这种夹杂着老式词汇的德语句子。”

全球各国的语言都是不断进化的,就拿中文来说,从1900年至今,书面文字的习惯便由“右左上下”的规矩变为“左右平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更是将繁体字修改为简体字,改动极大,并且对于中华民族的知识体系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语言习惯上,也由之乎者也的老式语言更改为更通俗、更流畅的现代白话。

欧美各国的拼音类语言变化更大,很多老式词汇被抛弃,许多新词被创造出来,各种简写、略写的变数层出不穷。

所以,由写信者的用词,就能看出这篇文稿的书写年代。

“你的意思,已经认定求救信是元首写的了?”萨曼莎问。

“没错。”林轩与骆原几乎是同时回答。

“你们应该知道,一旦承认这一点,就等于是承认元首曾经到过珠峰,并且失陷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一处。同理,二战时苏联克格勃在柏林发现的元首尸体,就只是替身或者虚构出来的。”萨曼莎慎重地说。

林轩把风筝骨架递给骆原,骆原仔细观察后,又转交给萨曼莎,最后再回到林轩手中。

“我想把这个骨架也解开,因为我由风筝联想到了一些事,那是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位美若天仙、智慧超群的女性高手,游弋于喜马拉雅山脉,随时随地护佑藏民,无数次将面临雪崩、地震、飓风、冰暴的藏民救出来。”林轩说。

“我知道那个人,藏民们给她起了个相当复杂的藏语名字,翻译成汉语为‘海珠亦真’。据说,海珠亦真曾经用风筝通知藏民们注意防范将要来临的危险,而她的风筝就是取用了海洋生物的筋络、鱼骨制成。难道这一次,她用自己的智慧救了元首一命?”萨曼莎疑惑地接下去。

林轩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将风筝龙骨翻来覆去看。

“从风筝本身看,它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至少在五十年到八十年之间。它在很久之前被制造出来,再经元首写字后释放出来,这五十年,它到底是藏在哪里,是在妖山怪水之间飘荡,还是悬挂在某处山谷里,好不容易才挣脱?”萨曼莎的情绪变化太大,有时候激昂亢奋,有时候又优柔寡断,陷入思想的桎梏之中。

一个突然出现的风筝,瞬间将萨曼莎的思想扰乱,使她不能正常思考。

试想一下,风筝出现与否,并不影响队伍的前进方向。元首的求救信来自哪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突破一切障碍,进入地球轴心。

林轩微笑着摇头,否定了萨曼莎的一切:“萨曼莎,风筝只是风筝,不要把它看成是有生命力的人。它是不具备任何思想的,只是被人驱使。忘掉二战至今的五十年时间吧,在珠峰,时间不是唯一的坐标。”

萨曼莎有些焦躁地走来走去,不时地向帐篷外面看。

“大家读过中国古代奇书《聊斋志异》里的《罗刹海市》那篇小说吗?”林轩沉思了一阵,再次开口。

骆原点头:“当然读过。”

萨曼莎也说:“读过,那本奇书相当有趣,其中许多篇章提及俄罗斯时,都以‘罗刹国’相称,可见古代中国人将我们俄罗斯人视作妖魔鬼怪,真是惭愧。”

林轩一笑,自己只是想到了“海市”,却不料“罗刹”二字,正好是戳中了俄罗斯人的痛点。

“不好意思,我只是要借用那故事提醒大家,没有讽刺俄罗斯朋友的特别用意。”他笑着解释。

萨曼莎颔首,随即伸手示意:“请讲。”

林轩马上说下去:“我记得那篇小说中提到‘海市’时是这样说的——村人曰:吾侪小人受大夫赐,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用报大夫……海中市,四海鲛人,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每见海上朱鸟往来,七日即市。未几,果有踵门寄赀者,遂与装赀入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漾之中,楼阁层迭;贸迁之舟,纷集如蚁。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眼,多人世所无。”

他的记忆力也真是了得,复述那篇小说中的重要章节,流畅完整,毫无遗漏之处。

现代气象中的“海市蜃楼”与蒲松龄小说中的“罗刹海市”是有交集的,只不过,如今的世人只能远远观望,用长焦照相机或者是望远镜来观察海市蜃楼的幻景。古代人则恰恰相反,能够登舟摇橹,直趋海市深处,并且与海市中人贸易来往。

“小说毕竟只是小说。”骆原说。

林轩微笑,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他一直觉得,蒲松龄从别人的描述中写成了《罗刹海市》那篇小说,其出发点一定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此事。

“我猜,纳粹元首已经抵达海市,那只求救的风筝也是从海市里面发出的,而传说中的海珠亦真,则是完完全全的海市中人——海市,即是珠穆朗玛峰,只不过数万年来的造山运动,将大好海市变成了巍巍雪山。”林轩语气坚定地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