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将门虎子皆汇集

推棺 第二百四十七章 将门虎子皆汇集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08:20 来源:笔趣阁

这两天李秘专注于查案,倒是把王府审查的事情给忘记了,此时听老太君提起,才骤然想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只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也是接踵而来,老太君想必也与索长生一个心思,都想着能够帮李秘一把,让楚定王看得上李秘,所以竟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李秘和熊廷弼也一并报了上去。

李秘也是叫苦不迭,此时也终于体会到史世用这样的超级大间谍所承受的不为人知的痛苦了。

作为间谍细作,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常常需要做出一些违背原则乃至于违背本意之事,李秘起初没有切身体会,如今总算是体验到了。

他本想着低调一些,可楚定王却当场拍板,表示了同意,或许这位王爷也好奇李秘到底何德何能,竟然能够得到老太君的青睐,也想看看李秘的真本事吧。

如此一定下来,王府里头那些个公孙子弟也一个个都出了场。

这些王孙子弟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大明朝皇室对楚王一脉素来恩爱,这些子孙都承袭了王公或者侯爵,再不济也是个大将军或者将军的头衔。

只是也有些旁支分宗的子弟,并非嫡系,经过开枝散叶之后,也渐渐凋零,都想着通过武举来光耀门楣,以获得楚王青睐,是以今次也都来到了校场之上。

这些个勋贵子弟一个个鲜衣怒马,春风得意,趾高气扬,颇为目中无人,仿佛睥睨天下翘楚一般。

李秘对此虽然呲之以鼻,倒也没有太多表示,反倒是归宁郡主带着一大帮王府女眷以及武昌城中的大家闺秀们,在一旁看热闹,见得这些人中龙凤,倒是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而另一边,校场上留下来的,便是各地会馆举荐出来,又通过了王府审查和考核的武举士子,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同样也有不少将门虎子,不过到底是无法跟宗室弟子相提并论,略显寒酸了些。

待得李秘和熊廷弼上场,那更是又低了一等。

熊廷弼身高堂堂,英气勃发,又带着儒雅之气,虽然衣着寻常,连佩刀都没有,但器宇轩昂,沉着内敛,倒也给人不错的印象。

而李秘常年混迹底层guan chang,难免带着一些市侩气,又是干刑侦的,眼神犀利狡黠,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观感,反倒最是下乘。

郑多福见得李秘这般落魄,也是心头暗喜,毫无痕迹地在姐妹们当中一提,李秘自然也就成了笑料。

不过李秘可没在意这些,能低调自是低调。

楚定王也走下场来,朝那些人道:“祖大寿何在?”

人群中有人应道:“谢王爷恩典,小子在此!”

话音未落,一黑衣男子已经从人群之中走出来,却是个年仅十四五的少年郎!

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脸膛黝黑,手脚粗大,但嘴上没毛,分明能够看出年纪非常小!

众人虽然讶异,老太君却面色如常,朝楚定王道:“此子莫不成是祖承训的儿子?”

楚定王也不由讶异,朝老太君道:“真是甚么都瞒不过老夫人的眼睛,此子刚年满十五,正是祖承训的儿子。”

李秘也是心头一紧,因为他是知道这个人的!

今番朝廷打算对ri ben用兵,援朝抗倭,积极备战,义父吴惟忠正是副总兵官,不过副总兵官可不止一个,这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正是其中之一!

祖承训倒是个不错的将领,只是这祖大寿却不是甚么好东西!

李秘印象之中,明末的这些个将领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除了孙承宗这样的大拿,也有熊廷弼和袁崇焕这样的悲qing ren物,当然也有一些反面角色。

比如献出了山海关的吴三桂,不如洪承畴,比如祖大寿!

这些人出尔反尔,为了一己之私而投降满清,是大明朝不折不扣的大han 激an!

祖大寿按说是天启年间才出来做官,承袭父荫,起点也非常高,可李秘没想到,他竟然会来参加武举kao shi,更没想到他竟然也到了武昌来!

因为他的父亲祖承训一直镇守辽东,可谓山高水远,而皇帝陛下决定备战才不过两个月,也就是说,他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从辽东赶了过来!

虽然这不是个难以推敲的问题,但李秘却能够从中看出不少问题来。

一是楚定王对他的态度,二则是他得到消息便从辽东南下,说明他的父亲早就知晓楚定王要演武,这就是将门后人比其他人更具优势的地方了!

祖大寿此时也是非常乖巧地给楚王行礼,又拜见了老太君,虽然口音很重,甚至有些含糊,但举止却干爽利索,大度清脆,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李秘本想着今日要低调一些,可见得此人出现,李秘不得不重新考虑起来。

当初见到魏忠贤之时,李秘不惜让甄宓出动,也要给这个未来的大奸宦留下永不磨灭的心理阴影,如今遇到这个未来的han 激an,李秘自然要防患于未然,在他起步之时,就要教他如何做人才是!

楚定王和老太君对这祖大寿却是非常赏识,也不让他归队,只是让他退到一旁等候,楚定王又笑着道。

“显魁,显武,给本王滚出来!”

这话音刚落,一对孪生兄弟又从队列之中堂堂正正走了出来,虽然只是穿着棉袍底锁子甲,却是龙骧虎步英气勃发!

两人虽然身材不高,但身子紧实,一看就是从小打熬出来的,给人一种不可小觑的观感。

二人给楚王行礼之后,主动给老太君行礼,开口却是:“拜见康家老奶奶!”

老太君也是露出笑容来,朝二人道:“几年不见,你两兄弟竟长得这般模样了,真真是岁月不饶人,你等便似雨后春笋,蹭蹭便长,老身却是日暮西山了……”

显魁和显武两兄弟却谦逊道:“康家奶奶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如今我兄弟二人合力,也未必是奶奶对手,奶奶又何必言老。”

康家老太也是呵呵笑了,点了点二人道:“你两兄弟也学会这嘴巴抹油的功夫了,早年见你们,可是一竿子打不出三个屁的闷葫芦呢!”

兄弟二人也是摸着后脑勺,憨憨地笑将起来。

楚定王又叫了好几个人出来,都是一些将门子弟,不过李秘却并不太关心,因为他没听过他们的名号。

于是李秘便朝身边康纯侠道:“这两兄弟与你家是甚么交情?”

康纯侠本是春风得意,该是与这些人站在一处,接受楚王褒奖的,可因为中蛊的事情,却只能落寞地与李秘二人站在一处,难免有些失落。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整个康家的希望与寄托,经一事长一智,已经成熟起来,对李秘更是没有了芥蒂,此时也如实回答道。

“这两位是副总兵邓子龙大人的侄儿,邓子龙将军与我家祖父是至交,两家也是世代交好,所以熟识得紧。”

李秘也是知道邓子龙的,因为这个邓子龙与戚继光一般,也是写过兵书的,早年间在福建广东沿海抗击倭寇,战功赫赫,只是后来以副总兵的身份参加援朝抗倭的战争,在梁露海战之中阵亡了。

援朝抗倭是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差不多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高阶将领之中,阵亡的可是非常非常少的,而副总兵以上也就只有邓子龙一个。

虽是阵亡,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反过来一想,邓子龙之所以会阵亡,是因为他身先士卒亲冒箭矢,比其他将领都要更加的英雄!

李秘虽然对历史不熟,在有限的历史记忆之中,之所以记得邓子龙之名,也不是因为他的战功,而是因为他的名字与三国赵子龙只有一字之差。

但李秘在东南沿海之时,却常常能够听到那些抗倭英雄的事迹,其中就包括邓子龙,所以他对邓子龙还是比较熟悉的。

这种熟悉虽然建立在民间传说之中,但到底是比后世史书上要更加接近真相。

李秘与康纯侠这么低声交谈了一会儿,场上便有力士搬上了各种比试所需的器械,李秘能够看到各种规格的石锁,还有长短大小的刀枪剑戟,箭靶木人等等,也都一一登场。

而凉棚这边,也有人搬来了演练所需的沙盘,甚至于用于海战的舆图都准备妥当,就等着各位翘楚文可纸上谈兵,武能沙场征伐了!

李秘也终于能够体会到,为何这么多人渴望能够参加楚王演武了。

其他器械倒也还好说,可这些沙盘和海图,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因为这些可都是军中机密,并非寻常武举士子所能接触得到的!

这些沙盘制作得虽然粗糙,但大体位置和布局却是不差的,这就等同于开阔了李秘等人的视野,待得武举kao shi的策论之时,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可就不是一般武举士子能够比拟的了!

那些个被选拔出来的精锐们,见得这些东西,也都一个个磨拳搽掌跃跃欲试,都想着能够在此战之中一举成名,由此登堂入室!

此时楚定王也终于将康纯侠召了上去,康纯侠一脸激动,却压低声音朝李秘道。

“李大哥,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可得好好卖一把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

虽然李秘并不想太过高张,但能够得到康纯侠的认可,到底还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此时李秘却没有将心思放在这上面,而是朝熊廷弼道:“熊大哥,一会儿上场,你只顾施展本事,决不能让别个抢了风头!”

对于熊廷弼,李秘也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史料上说,熊廷弼虽然文韬武略,但脾气却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打骂,甚至因为打死了一个生员而被撤职。

甚至有人认为,熊廷弼最后悲情收场,他那臭脾气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可眼下的熊廷弼却是温温吞吞,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社会我熊哥,人狠话不多,怎么看都不是脾气暴躁的人。

到底是史书故意抹黑了熊廷弼,还是说熊廷弼还没有碰到那件让他转变性格的人生转折点?

如此一想,李秘对今次的比试,竟然也有些期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