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八十一章 罪魁祸首一官子

推棺 第八十一章 罪魁祸首一官子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08:20 来源:笔趣阁

夜色沧澜,江风呼啸,浪潮拍岸,迷蒙的水汽凝聚成一头头怪兽,连绵不绝地扑入婆龙砦,整个山寨都黏腻腻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聚义厅里还在忙活,不断有尸体搬出来,仍旧没有人找到那张海图,李秘也就没有继续等待。

他知道吴惟忠必定会在周瑜身上有所收获,那种感觉应该像挖到一座宝山吧。

他也知道,范荣宽和黄仕渊等人,只能干瞪眼地羡慕嫉妒,这一切迁怒到他李秘头上,再加上范重贤本来就想整治他,往后的日子只怕不会太好过。

然而所有的这些,他都选择不去掺和,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他没有加入吴惟忠和周瑜的行列,而是来到了宋知微这边。

宋知微反倒有些惊诧,因为能够与周瑜说上一两句话,绝对是荣幸之极的事情,旁人想都想不来,然而李秘却丢下那尊神仙,来到了他这里。

“宋推官,同里镇的调查可有甚么线索?”

宋知微得了李秘的暗示,便撒网一般散开了公捕,在同里镇搜集情报,虽然情报源源不断送回来,但有用的却是一样也没有。

宋知微摇了摇头:“虽然你说这周瑜便如夜空中的太阳,绝对掩盖不住踪迹,但同里镇说小不小,眼下还没有有用的线索...”

说到这里,宋知微难免要问:“你还怀疑他的身份?”

李秘苦笑一声道:“他的身份是真是假,如今还重要么?”

宋知微也是一愕,而后也自嘲地笑了笑道:“是啊,已经不重要了...”

诚如李秘早先所想,这样的一个人物,即便并非穿越千年,也足以蛊惑众生,再加上他身上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度,磅礴如海的学识,又有谁会怀疑他?

明知道不重要,但李秘却仍旧想要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因为李秘与他有过一场推心置腹的交谈,交换了相互间的部分秘密,可以说是两个疯子的胡说八道,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只怕也就只有他们两人清楚了。

无论如何,这番密室交谈之后,周瑜虽然口口声声竖子小贼,但对李秘的态度转变,是谁都可以看得出来的。

如今两头线索都已经断掉,海图没能够搜查出来,关于周瑜的调查也暂时没有结果,李秘也只好能做一点是一点,打算到聚义厅去帮忙。

宋知微见得李秘如此,也不由感慨,旁人或许不晓得,但他这个苏州府推官是亲眼所见,是知道袁可立非常看重李秘的。

他毕竟是个官场老人,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傲气,起初他见得苏州青天袁可立如此赞赏李秘,如今戚家军硕果仅存的老将军吴惟忠又收了李秘为徒,这种种际遇,仿佛是老天爷特别垂青李秘一般,不得不让人嫉妒。

可从李秘查案的过程之中,他渐渐明白过来,别人在喝酒玩乐之时,李秘在查案,旁人在睡觉之时,李秘在查案,李秘一心都扑在案子上,如同偏执狂一般。

如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周瑜身上,都希望能够通过周瑜,得到些甚么,无论是周瑜本身的学识或者智慧乃至于历史的传承遗产,还是通过周瑜,得到天子的奖赏等等。

所有人都希望能够亲近周瑜,而李秘却将这个机会交给了自己的师父吴惟忠!

宋知微也非常清楚,一部亡佚已久,如今又重新面世的兵法,会是多么巨大的一个价值,这简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然而李秘却将这样的机会,给了吴惟忠,至于其他古籍,乃至有失传的一些经典,都是天底下无论是文官还是做学问的儒家宗师或者文学魁首所梦寐以求的。

所有人都渴望能够接近周瑜之时,所有人几乎都忘记了今次出来是为了剿灭倭寇之时,只有李秘仍旧在想着倭寇的案子,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周瑜身份真假已经不需在探讨,甚至不需要再深究之时,也唯独只有他李秘,仍旧在纠结这个问题。

真相便是真相,无论是否有价值,无论是否还要必要,他都必须探寻,因为真相本身,就是价值,真相本身,就是侦探们不断追索的意义所在!

宋知微在探案方面或许并非庸才,即便没有李秘这般缜密而灵巧的心思,他却拥有着足够的经验。

然而此时他才发现,自己与李秘的差距,并不是技术层面,而是信念层面!

李秘心无杂念,除了案子就是案子,这就是他的坚持,已经将这种坚持延续成了一种信念!

李秘并没有察觉到宋知微的心理变化,也不知道宋知微在短短时间内,思考了这么多与他有关的东西,他只知道,宋知微看他的眼神,已经跟以往不一样了。

那种官员特有的高高在上,已经荡然无存,反而多了一种纯真的求知与热情,就好像这个推官大人,又回到了刚刚当推官那会儿,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成为百姓的青天,一心想要成为洞玄识微的大神探一般!

“本官与你一道去吧,多个人手,便多一份力,早点找到海图,就能够早点阻止倭寇的入侵阴谋。”

李秘听得宋知微如此说着,也是笑了出来。

因为古时无论是县官还是推官,其实极少亲自检验尸体,这种脏活累活倒霉活,一般都是仵作的差事,他们只需要查看仵作递交的尸格,用尸格上的结论便可以了。

当然了,也不排除一些亲力亲为的官员,为了谨慎起见,会亲自动手来检验,比如袁可立,比如眼前这位被李秘激励起曾经理想与干劲的苏州府推官宋知微!

李秘也不再多言,与宋知微再次来到了聚义厅,此时尸体已经整理得差不多,整齐排列着,个人物品和凶器兵刃等等,便罗列在尸首的旁边,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宋知微走了过来,虽然早已看过这场面,但仍旧有些心惊肉跳,此时便朝李秘问道。

“本官实在有些不明白,这大都督...这周瑜...这人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李秘看着眼前的场景,走到这些尸首旁边来,仔细查看着伤口,又拿起放在旁边的尸格,认真看了许久,这才站起来,朝宋知微道。

“大人,这个问题,其实在下有问过他...”

“你问过?你问过大都督?”宋知微陡然激动起来,因为这桩汇聚了苏州嘉兴两府精锐的大血案,虽然一目了然,却又处处透着不可思议。

结果就摆在眼前,至于周瑜如何能够做到,那才是真正引人入胜吊人胃口之处!

“他说甚么了?”

看着满脸期待的宋知微,李秘也是苦笑,只是缓缓摊开手掌,里头赫然是一颗白玉一般的围棋子。

“这...甚么意思?”

李秘看着宋知微,也是摇头道:“起初我也跟你一样迷惑,因为他就是靠这颗棋子,杀了这一百多号倭寇!”

“甚么?这...这不可能!”

宋知微将白子捻了过来,那平淡无奇的白子,仍旧沾着李秘的体温,普普通通,有些温润,光泽柔和,想来经常被人拿着把玩。

李秘只是沉默着,看着眼前这些尸体。

“你相信?”宋知微不由抬起头来,朝李秘问道。

李秘看了看宋知微,而后意味深长地反问道:“如果他真的是周公瑾,你认为他有能力做到么?”

宋知微是文官,是读过经史的,彼时三国演义这样的话本,已经流传于世,许多人也都非常喜欢这样的通俗读物。

当然了,百姓们是不会读的,因为不是谁都能读书,这类通俗话本,在文坛上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正经,直到后来,才渐渐被奉为经典。

起初之时,这些通俗小说其实被文人视为不务正业,正经文人都不太认可这些杜撰的东西。

可说书人将这些通俗小说和词话本都用说书的形式,在民间传播推广,虽然文人看不上,但在百姓人群之中,却极受欢迎。

宋知微读过三国演义,但他知道史料上的周瑜,绝对是个不弱于诸葛亮的人物,甚至用智近乎妖,都不以为过。

而且在气度与风流上,三国时期的人物,也极少有能够与周公瑾匹敌的。

若此人真的是周瑜周公瑾,只凭一颗棋子,便让这些倭寇自相残杀,最后坐收渔翁之利,收拾残局,又有甚么不可能?

想通了这一节,他也就与李秘一般沉默了下来。

不是他们想不通,而是不敢想,因为一颗棋子引发的大血案,无论如何推敲,都必定是震撼人心的,得出的结论也必定是惊世骇俗匪夷所思,让人所不能相信的。

若只是一颗棋子,便能够杀死上百倭寇,便真应了苏东坡那句话,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似苏轼这样的人,随便写首词,想到的都是周瑜周公瑾,而非诸葛孔明,言辞之中更是不吝赞颂,可见历朝历代文人的评价之中,周公瑾绝对是一个神人!

诸葛亮能够一曲空城计,吓退百万兵,那么周与周公瑾,为何就不能一颗棋子杀百人,这又有何值得奇怪?

不过宋知微还是有些不死心,朝李秘问道:“你可想明白,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李秘沉思了片刻,而后朝宋知微老实道:“也不是没想过,只是太离谱,说出来连我自己都不信...”

宋知微听说李秘有了大概想法,也不由来了兴致,正要发问,此时一名公差却直撞进来,满脸惊喜地禀报道。

“推官大人!推官大人!找到了!找到了!”

宋知微不由皱眉,朝那公差道:“找到甚么了?何以如此荒唐,成何体统!”

那公差一边喘粗气,一边朝宋知微禀报道:“我等在同里镇的蔡葛村,找到了关于此人的线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