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庙稍整饬

推棺 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庙稍整饬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08:20 来源:笔趣阁

古人多迷信,这是毋庸置疑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迷信的人都会拜这神拜那佛,民间百姓甚至还有拜黄大仙的,至于各路财神吉神更是数不胜数。

但崇拜神佛也是有规矩的,并不是说所有神怪都能拜,读书人拜至圣先师,武人拜关圣岳武,那都是约定俗成的。

若是拜了那些不正经的神祗,会被视为淫祠野庙,轻则被取缔,重则要吃罪,若是秘密结社之流,更是要被扣上密谋造反之类的帽子。

似那县衙之中,就有城隍庙和狱神庙,牙行里头有马王爷庙,府衙里头也有庙宇。

古人将一些名垂青史的人,也一并供奉起来,让人顶礼膜拜,这也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

这岳武庙按说是个比较正规的大庙,也是老百姓最欢迎的一尊神圣之一。

可此处岳武庙却有些破败,打门许久,都不曾有人来应,李秘也是有些不解。

还是那老车夫熟悉当地情况,朝李秘解释道:“李捕头,也不需打门,直接进去吧,这里头该是没有的...”

“怎会没人?”李秘不由问起。

“这并非岳武庙,里头早先供奉的是岳飞爷爷的儿子岳云,后来香火凋零,人也不来了,这庙也就破落了...”

“原来是岳云的庙...”李秘不由恍然,在民间传说里头,岳飞被害之前,岳云和张宪就先受了害,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盖个小庙拜一拜也是正常。

“只是这门口的灯笼又是怎么一回事?”

若里头无人,又是谁点的灯笼?

老车夫也摇了摇头,呲牙咧嘴忍着痛,过得片刻又解释道:“这庙虽然没甚么人来拜了,但到底还是有不少热心信众的,有人时常偷偷来烧个香甚么的,夜里点个灯笼,应该是不足为奇的...”

先有前番不知是否存在的孩童挡路,以致于翻车,如今又有这个怪里怪气的野庙,李秘实在无法安心。

尤其事情发生在他们递送急报的路上,这个节点更是让人心头不安!

不过眼下也没别的法子,他身上也有不少伤,想要回去求救,这黑灯瞎火的,那拉车的马儿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李秘也不放心将袁可立和老车夫丢在这里。

思来想去,李秘也只好尝试着推了推门,虽然这庙门比较沉重,门枢又锈实了,但费了一番劲力,李秘还是将庙门推开来了。

这才开门,一股冰凉的阴风便扑面而来,庙里头影影绰绰,阴森得紧,那老车夫都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口里念念叨叨,想来是祈祷那些神神鬼鬼不要在此作怪了。

李秘本就不信鬼神,早先吴庸撞见张氏鬼魂,李秘还住在别院里守株待兔,不过最终等来的是谢缨络,并没有甚么鬼魂。

只是在马王爷庙遇险之时,李秘确确实实是看到了张氏的鬼魂,也正是因为这鬼魂的惊吓,浅草薰才分了心,让谢缨络给擒拿了下来。

至于那鬼魂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秘一时也没个确凿的想法。

在李秘看来,最大的可能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氏或许有个双胞胎姐妹之类的,张氏死了之后,这个双胞胎就假扮鬼魂来搅风搅雨,装神弄鬼而混淆视听。

只是这些都是猜测,无凭无据的,眼下也不可能向谢缨络求证。

无论如何,这些经历,都让李秘心头起疑,眼下到了这暗夜小庙里头,李秘心里多少也有些紧张。

毕竟夜里虽然黑暗,但无风无雨,苏州城的道路又平坦,车夫又是老把式,突然闪出个不知是否真的存在的孩童,闹出翻车这一节来,本身就处处透着诡异。

这庙门前的灯笼,就好像黑暗世界之中仅剩的火种,承载着人类所有文明一般,远离了那两个灯笼,也就渐渐走进了黑暗。

大殿上的神像如同一尊尊等待复活的魔王,非但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反而弥散恐惧,让人更加的不安,实在是有些可笑的错觉。

神灵本来就是人类精神的守护神,但与此同时,他们还带来了是否存在其他高级灵物的可能性,既然神灵是存在的,那么相对的,鬼怪自然也是存在的。

更可笑的是,闹鬼最多的地方,往往就是这些寺庙道观之类的,或许破庙的神灵已经不在了,镇压不住那些鬼怪了,所以鬼怪们才会出来闹腾,也只能这般解释了。

李秘先将老车夫搀扶到大殿里头,而后才返回来背了袁可立进去,继而捡拾了稻草枯枝,踩烂了大殿上的破残桌椅,取下门口一只灯笼来,终于升起了火堆。

有了火,阴森的冷气仿佛被驱散了不少,有了火,也便有了光,恐惧感仿佛也随之消失了不少。

老车夫的双腿擦破了很多处,骨头估摸着也断了,膝盖肿大青红,好像一戳就破那般,很是触目惊心,而他的手臂可以明显摸到骨折的地方,能够支撑着走进来,已经算是极限了。

李秘找来桌腿,撕下布条,把他的断手断脚都固定起来,这才给袁可立做了简单的检查。

袁可立头上有个凸起的血包,想来就是这个头部撞击,使得他昏迷不醒。

这样的情况下,按说必须尽快送医,但马车散架,马儿也跑了,与其背着他去求救,还不如李秘轻身快腿地去找人来救援。

这小庙虽然已经破败,但仍旧是苏州城内,而且有人给小庙掌灯,说明附近绝对有人家,因为没有谁会三更半夜跑老远去给野庙掌灯。

念及此处,李秘也没再停留,毕竟袁可立随时有脑梗的危险,他便交托了老车夫一番,将身上腰刀留给了他,而后快步出了门。

他取下仅剩的那只灯笼,被踏上了夜路。

灯笼的光线其实并不强,笼罩着一米多的光圈,李秘就好像躲在一个气泡里的鱼,游在黑暗的海底一般。

远处的天散发这红光,那里应该是苏州城的中心地带,看着挺远,其实只是光线被遮挡罢了,并没有多少路程。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李秘可不想徒步到城中心去求救,于是便往四下观察,可四周却又漆黑一片,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些光亮。

住在城郊的人家,要么是穷人,入夜没钱点灯,要么是寻求清静的有钱人,又怕鬼,晚上是通宵达旦亮着灯的。

李秘想也没想,便往光亮处走去,那灯笼只怕烧不了多久,他那里敢耽搁。

如此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李秘终于是赶在灯笼灭掉的那一刻,来到了这户人家前面。

他穿着捕快的差服,上回公干的朱票也没来得及交还给简定雍,说清楚身份和来意,那大户人家也乐意帮忙,当即派出家丁,驾着马车,回到了小庙。

这一到小庙,李秘不由又惊了一场,因为大殿的火堆几乎要熄灭了,老车夫已经昏迷,袁可立仍旧未醒,但袁可立衣服凌乱,显然是被人搜过身了!

也好在二人没添新伤,李秘也没有多说什么,眼下还是给袁可立治伤要紧,便与家丁一道,将他们抬上马车,回到了那富户的家中。

这一路上,李秘早就想了个清楚。

这马车只怕是有人故意阻拦,装神弄鬼吓唬车夫,或许只是想吓住马车,没想到车速太快,造成了翻车,对方应该是没有太大恶意的。

而李秘和袁可立是去报信的,带着倭寇的计划,对方也只怕是为了这个而来的。

若他们真有恶意,翻车之后就该杀掉所有人,夺走计划,可李秘来来去去将车夫和袁可立都送到庙里,仍旧没人出来抢夺。

这也是李秘为何如此放心离开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如果猜得没错,对方应该是谢缨络为首的张家的人!

若是倭寇方面的人,早就把李秘三人给杀光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所以李秘离开之时,偷偷将袁可立身上的密信给取走了,也亏得如此,否则密信早就落入张家之手。

虽然这密信本来就是张氏传递回张家的,按说是张家之物,但这计划干系着沿海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安危,倭寇大举入侵,以张家之力,又如何能够抗衡!

再者,李秘也早就见识到了,陈和光王沐德等人,那可都是高高在上的官僚,带着密信,就多一份说服力。

如今袁可立昏迷不醒,无法开口说话,密信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而这些人只搜身却没有伤人,也足以说明,李秘的猜测是正确的,谢缨络仍旧未死心,仍旧想要夺走这份情报!

这富户听说要救的是袁可立,也很是热心,家主陶员外,五十来岁,五短身材,大腹便便,和和气气,早早就让人延请了郎中,当即将袁可立给接了进去。

这员外的称谓,本来是个古时官职,也就是员外郎,只是到了宋朝,那些个读书却又进不去官场的,便叫做员外,而后到了明清,这称谓也就有些泛滥,但凡有些富户或者乡绅富豪,也大多以员外称之。

袁可立素有苏州青天的名声,即便已经被贬为庶民,却仍旧深受爱戴,这陶员外估摸着也想与袁可立结交一番,老郎中自是不错的,李秘也就放心下来。

这段时间李秘可谓是脚不沾地,昨天好不容易歇了一夜,却又出了这等事来。

陶员外让人准备了热水,给李秘洗了个身子,又给他擦破的地方涂抹药膏,李秘便在房里抽了两杆烟,竟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