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气

推棺 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气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李秘到底还是入宫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大明帝国的内阁制度,虽然有着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但放眼整个历史,也是创举,内阁制度限制了帝皇独裁,算是封建社会里比较开明,甚至有些“民主”的制度。

以往的朝代,帝皇都是乾纲独断,然而大明内阁却有着封驳圣旨的权柄,为的就是防止皇帝将整个帝国带上歧途。

这是朱家的王朝,但同样也是老百姓的大明,东宫太子也不是朱家的家世,而是大明朝的国事,否则也就不会有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

因为李秘对朱常洛的扶持,国本之争终于是尘埃落定,但同时也是因为李秘的离开,朱常洵又得到了机会。

李秘是捕快出身,但他从不卑微,虽然他做了不少事,武功比文治要多,但文官们却并不讨厌他。

因为如果没有李秘,国本之争就不会消停,没有李秘,矿税就不会裁撤,没有李秘,如今的内阁仍旧还是朱庚这么个庸碌无为的人,在苦苦支撑。

所以文官们并不讨厌李秘,而武将们就更不用说,李秘与李成梁一并回京,许多人反倒去结交李秘。

一来是因为李成梁已经老了,要退了,而李秘却是冉冉熊熊,如日中天。

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李秘在战场上的表现,早已折服了军方的大佬们,便是李如松,对李秘也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戏谑。

位置决定眼光,眼光决定格局,李秘如今身居高位,考虑的事情就更加长远。

所以他决定跟朱翊钧摊开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否则任由朱常洵这般闹下去,辛辛苦苦扭转过来的格局,就要遭到再一次破坏了。

如今四方安定,混乱的源头就在内部,就在朱常洵的身上,一天不解决这个问题,大明朝就谈不上安稳!

为了这份长治久安,李秘不惜让自己变成了官场上人人生畏的疯狗御史,又岂能对此事视而不见?

今日的天气很是不错,暖阳高照,朱翊钧在田义的陪同下,坐在御花园的藤椅上晒太阳。

他的精神很是不错,偶尔与田义谈论正在御花园里整治花田的宫女,甚至有宫女路过之时,他还会召过来,捏着宫女的下巴,仔细看着那充满青春的面庞和身段,评论几句,而后打赏这些宫女。

整个内宫也弥散着一股融融乐乐的氛围,仿佛皇帝的身子好了,天气都好了起来一般。

“臣李秘,拜见皇帝陛下。”

朱翊钧扭头看了看李秘,而后朝田义道:“赐座。”

田义微微一愕,但还是让内侍取来一个锦墩儿,放在了朱翊钧的下首处。

李秘却没有坐下,只是拱手立在一旁。

朱翊钧摇头笑了笑道:“如果我没记错,打从你第一次进宫到现在,你从来都只是称呼我为皇帝陛下,我说的可对?”

李秘想了想,也确实如此,他从未称呼朱翊钧为皇上,万岁爷等等,他每次都是中规中矩地称呼他为皇帝陛下。

对于大明朝的官员而言,这个称呼显得太过复古,也只有圣旨或者其他正式公文上,才会出现这个称呼。

然而李秘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这就是他的君臣之道。

因为叫皇上或者万岁爷,都多了一份亲近,而少了一份礼节,臣子和君王本就不该有私人情谊,因为这会让事情变得复杂且麻烦。

“此乃为人臣子的礼,短缺不得……”李秘如是答道,然而朱翊钧却不满意,朝李秘道。

“我可是记得清楚,第一次宣召你的时候,你可是耍了心眼,如何都不乐意跪拜我,你真当我没见着?”

朱翊钧旧事重提,李秘也是尴尬,毕竟朱翊钧说的是实话,李秘当时确实不太接受跪拜的礼节。

但李秘决定要改变这个朝代,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之后,他便没再抵触这种行礼方式,他跪拜的不是朱翊钧个人,而是大明朝的皇帝,这并不折辱他的人格和尊严。

“陛下,我跪不跪,心里都是忠的,总比跪了你,心里却黑的人好一些吧?”

李秘这番话是夹枪带棒,朱翊钧又如何听不出来?

李秘其实也是鼓足了勇气的,以他如今的权柄,自是不可能与朱翊钧抗衡,但既然决定要摊开来说,李秘就不会在遮掩。

朱翊钧自是听得出来,他朝李秘道:“看来李卿的火气很大啊,那你且说说,谁的心是黑的?”

李秘咬了咬牙,朝朱翊钧道:“谋弑亲父,算不算心黑?”

朱翊钧脸色陡然阴暗下来,旁边的田义也不免身子一僵!

李秘可以看到朱翊钧的腮帮子在动,他是在紧咬牙根,压抑着心中的怒气!

“李卿,你这话朕听不懂,你若没有别的事,还是出宫去吧!”

朱翊钧显然并不想提及此事,然而李秘既然敢进来,就绝不可能空手而回!

“若是市井之地,谋杀生父无天无地,我也都懒得管,若陛下只是寻常父亲,这事我也不会管,但陛下是大明朝的皇帝,这事就不能放任自流!”

朱翊钧猛然站了起来:“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如此与朕说话!”

他的脸庞抽搐得很厉害,放狠话的时候,曾经的面瘫似乎又有些失控,口水喷了出来,嘴角也挂着口涎,嘴唇不断颤抖着,散落出来的几根银白发丝,在风中轻轻飞舞。

田义赶忙搀住朱翊钧,朝李秘道:“李大人,万岁爷要歇息了,你先告退吧!”

田义陪在朱翊钧身边太久,对朱翊钧实在太过清楚,这是给朱翊钧一个台阶下,也是给李秘一个回护,若在龙颜大怒的情况下,仍旧是据理力争,只怕李秘的处境也是堪忧。

然而李秘却已经厌烦了这种表面功夫,他之所以不愿进入朝堂,就是因为自己政治觉悟太低,不想应付这种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他的心思和智慧,并不想用在人心争斗之中,而且他也厌倦了朱翊钧的反复无常。

“陛下,这些年我李秘对你如何,对朝廷如何,陛下难道就不清楚?”

“经历了这么多,陛下仍旧是信不过我,既然信不过,那就不要再用我,臣这便请辞归田,不再过问,若陛下信得过我,那么这桩事臣就不能不管!”

田义见得李秘如此,也是焦急,这可不是火上浇油么!

朱翊钧是堂堂皇帝,哪里忍得这口气:“你这是在挟功自傲,要挟朕么!这大明朝堂少了你李秘,便走不下去了耶!”

“我朱翊钧便是家事也不能自理,只能做个朝廷的傀儡,事事迁就顺从,尔等才满意是也不是!”

李秘也不让:“这不是家事,这是国事!既然是国事,臣子就有权过问!”

“即便是国事,那也是朕的国!不是你们的国!”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不是你的国!是百姓的国!”李秘也是激动起来,他本就不太擅长这种场合,本想说这是你皇帝的国,但也是百姓的国,可心头一急,也就脱口而出了。

“百姓的国?不是朕的国?好你个脑生反骨的贼子!”朱翊钧是气得快疯了!

“田义!把他叉出去!让阁臣给我滚进来,将这乱臣贼子削职为民!”

田义也是两厢迟疑,毕竟李秘如今算是中流砥柱,国之股肱,若没有疯狗御史,任由朱常洛两兄弟窝里斗,大明朝又岂有今日的兴盛气象!

李秘也怒了,朝朱翊钧道:“这球官不做也罢!”

乌纱帽往地上一丢,李秘便气鼓鼓地转身离开,便只剩下那帽子在地上弹跳了两下,停在朱翊钧的脚下。

朱翊钧看着李秘渐行渐远的背影,颓然坐倒在藤椅上,过得半晌才缓过气来,长叹一声,朝田义难道:“朕……朕真的做错了么……”

李秘从宫里出来,气头早就消了,事实上这种状况,也是李秘预料之中的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之一,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最终仍旧是这种最坏的结果。

他不是愤怒,而是心灰意冷。

国事他自是不会放弃,到了这个节骨眼,大明朝的每一分发展,都有他李秘的心血,他又岂会放弃?

他是真的有心要挟,幼稚地耍一耍脾气。

因为只有对方真的在意你,你才能耍脾气,若对方将你视为草芥,耍脾气简直就是愚蠢。

李秘也想借着这个事情,最后一次试探朱翊钧,看看这个皇帝,到底对自己信了几分。

李秘回到都察院不久,内阁的公文到底是火速发了下来,整个都察院衙门都快炸了,人人都在议论,都在为李秘抱不平,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京城都不得安宁!

那些个花街柳巷,也清冷了下来,整个城市仿佛像在服丧一般,动静都小了。

李秘也是一夜未眠,毕竟如果这真的是朱翊钧的态度,那么他只能换一种方式来爱国了。

王弘诲等人也纷纷过来劝慰安抚,吕坤等人也有些责备的意思,认为李秘在这件事上操之过急,有些冲动坏事,甚至不顾大局。

便是袁可立这样的硬臭脾气,也都认为李秘不该这么小孩性子,朝堂上的事从来都是春风化雨,过刚易折,这些道理终究是要清楚的。

然而李秘却没有说话,翌日一早,李秘便脱下官服,连武功伯爵和右柱国的蟒袍都脱了下来。

都察院的大官小吏,早早就聚集起来,想必也是一夜没睡,一个个忍不住翘首以望,一个个满眼不舍,然而却始终无人敢说些甚么。

叶向高和李廷机朱庚三人,拿着圣旨,就在都察院的门口候着,见得李秘穿着黑衣白底,风流脱俗,也是心中发堵。

李秘朝三人拱手行礼,带着甄宓等人,便走出了衙门,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连平素里在衙门附近摆摊的商贩,都没了踪影。

李秘等人走在孤幽幽的街上,仿佛这不是天刚亮,而是黑夜未醒来。

如此走着,街道两边渐渐出现人影,百姓们越来越多,从各家各户涌出来。

他们有寻常市井百姓,平日里会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会为了排水沟而大打出手,会为了偷看隔壁家婆娘洗澡而闹出人命,市井生活大多是不好看。

他们之中也有锱铢必较的商贾,有沽名钓誉的文人墨客,有生活所迫而出卖皮肉的暗娼,也有顺天府以及京畿各处的官员。

他们的手里都端着酒碗,眸光随着李秘而转动,小孩子们虽然不懂事,也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但也是满眼好奇,不知道爹妈为何要为一个陌生人而哭。

李秘见得此状,终究是忍不住,眼眶湿润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