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战将军死

推棺 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战将军死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这些守陵人该是都已经看破生死了的,所以李秘也没打算只凭几句话就吓住他们,要进这座小庙,到时候说不得要下重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李秘出声之后,他们竟然默默退开了!

李秘走进小庙里来,才终于明白,他们为何要退开,不敢拦着李秘。

因为这庙里头供奉的并非李舜臣,而是大明武将邓子龙!

庙里的塑像虽然有些粗劣,不够英武,一看就是民间匠人的手艺,但神主牌上却用汉字写着:“大明天朝左军都督上柱国紫金光禄大夫邓讳子龙”。

邓子龙乃是大明的名将,与李舜臣一般,同样是在露梁海战之中牺牲的,李秘也不知道大明朝的百姓会不会如此纪念邓子龙将军,可在朝鲜看到这样的场面,到底是心中温暖,起码这些人没有忘记邓子龙将军。

邓子龙将军也是起于微末,早先在福建和广东沿海抗击倭寇,从小校一直升到了把总,而后参加了江西和广东等地的叛乱,到了万历朝,又平定了五开卫的兵变以及金道侣的起义。

后来,邓子龙将军又因为打败侵扰的缅甸军队,而升任副总兵,之后便是与吴惟忠等人一般,参加援朝抗倭战争,结果死在了露梁海战之中。

看着这塑像,李秘也是沉默良久,而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衣袍,环视一圈,发现角落里有一口水缸,便在水缸里洗了手,而后才拿起神龛上的线香,一丝不苟地拜祭了邓子龙将军。

李秘做这些的过程中,守陵人也是默然,老夫妇更是不敢开口,眼中有些湿润。

李秘拜祭完毕之后,便朝李宰初道:“说吧,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爵爷……”李宰初看了看周遭之人,也是支支吾吾不敢直言,李秘便用朝鲜话,朝众人道:“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守陵人一个个又愤慨起来,却无人开口,最终还是老头儿站了出来,朝李秘道:“大明官爷可曾听说过一种叫做大斑鲳鲹的鱼?”

这话题有些硬扯,不过李秘知道,老头儿既然开口,肯定会解惑,便摇了摇头。

老头儿继续说道:“这大斑鲳鲹很是凶猛,不过有一种缩头虱,会寄居在鱼嘴里,渐渐将鱼舌吃掉,取而代之,大斑鲳鲹辛苦吃进去的东西,大部分都让缩头虱先给吃掉了。”

李秘也是越发糊涂,不过老头儿并没有再卖关子,而是朝那些守陵人道:“都张开嘴巴!”

李秘扭头看时,但见得十几个守陵人齐刷刷张开嘴巴,竟然都是没有舌头的,难怪没人发出任何声音!

“他们是朝鲜的海上铁卫,跟着李舜臣和邓子龙将军出生入死,为了捍卫我朝鲜的疆域,而抛头洒血,然而战胜之后,他们却被人恶毒地绞去了舌头,发配到这个地方来守陵!”

“他们为何会被绞去舌头?”李秘朝老头儿问道,老头儿却是朝李秘反问道:“你可知道邓子龙将军是怎么死的?”

关于这个问题,李秘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吴惟忠也参与了这场战争,而李秘更是成了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

虽然李秘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在战场上,对鸣梁海战和露梁海战也没有亲身参与,但从吴惟忠口中,李秘还是得知了具体的内情。

“露梁海战之时,邓子龙将军率领二百多人向倭奴冲锋,欲夺首功,一路杀敌无数,然而友军的战船将火器误投于将军船中,以致火起,倭奴趁机反扑,将军力战而亡……”

这是大明官方的说辞,不过李秘却知道,当时的邓子龙已经年过七十,冲锋陷阵杀人无数只怕不容易,但亲身涉险是一定的,至于内情如何,李秘当时也没有细问,因为塑造一个战斗英雄,对大明朝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李秘也就没有追问。

此时李秘说出这番话来,老头儿却哈哈大笑起来,也不解释,更没有反驳,而是朝李秘继续问道:“那么大明官爷是否知道李舜臣将军又是如何死的?”

“李舜臣怎么死的?”李秘想了想,当即沉默了下来。

照着当时的说法,邓子龙领兵深入敌军船阵,当时大明和朝鲜的联军占尽了先机,倭奴船只早就让神机新营的火炮给轰炸得稀烂。

倭奴根本就是强弩之末,任人宰割罢了,而且当时倭奴已经被包围,联军倚仗火器之威,士气高涨,而敌人已是一盘散沙,残敌根本就不堪一击。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情势之下,李舜臣还是中弹了,照着朝鲜官方的说法,李舜臣奋勇冲杀,一颗铁弹击中了他的胸膛!

若不是老头儿将两件事一并提起,李秘还不曾觉着可疑,毕竟战争之中,牺牲在所难免,而邓子龙和李舜臣都是身先士卒的英雄将军。

可如今想想,李舜臣改造了龟船,这龟船四周都是铁甲包裹着,堪称密不透风,根本就是无懈可击,便是站在甲板上,也未必能让敌人给打中!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凑巧,邓子龙是让友军误投了火器,李舜臣则是莫名其妙,在最不可能被击杀的地方,让一颗子弹给射死了!

李秘也终于明白老头儿为何要将两件事并作一处来说,更明白他为何要提大斑鲳鲹鱼了!

老头儿无非是想告诉李秘,邓子龙和李舜臣的死都太过蹊跷,与其说死在了倭奴的手里,不如说是死在了友军的手里,或者直白一些,军队之中有人趁机刺杀了邓子龙和李舜臣!

而这群守陵人,极有可能是当时的知情人,只是最后被绞了舌头,发配到这个地方来守陵,为的只怕就是掩盖这个秘密!

或许这群守陵人曾经替李舜臣申辩,或许想要替李舜臣讨回公道,但最终都失败了。

因为这场胜利足以掩盖太多太多的阴谋,他们的力量又太过轻微,根本不足以改变大局。

而有能力将他们发配到这里的人,其实并不多,那么老头儿口中那个缩头虱,窃取了李舜臣邓子龙胜利果实的人,也就屈指可数了!

再加上守陵人对李宰初的敌对姿态,不用问也该知道,只怕老头儿们怀疑的对象,便是光海君了!

本着破案里的一个原则,谁受益谁犯罪,这场战争之中,获益最大的确实是光海君。

因为这场胜利,光海君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王世子册封,更因此而总揽大局,若是李舜臣还在世,军队就不可能分化,也不可能将部分军力流入到光海君的阵营!

李秘不禁想起了军中流传的事迹,据说李舜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朝身边的侄儿李莞留了最后的遗言。

“战方急,慎勿言我死。”

即便到了弥留之际,他仍旧关心着这场战争的胜负,这样的一个人物,若真是被人害死的,又如何能不让人愤慨!

李秘与李舜臣有过交集,对他也是敬佩,不过这到底是朝鲜的内政,但邓子龙将军是大明朝的人,这件事就绝对不能不管!

李秘想通了这些,便朝老头儿问道:“你们可有证据?”

毕竟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之时,那种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仍旧能够以少胜多,反败为胜,可在露梁海战这种绝度优势的战场上,却莫名其妙中弹身亡,谁敢说不可疑?

老头儿听得李秘问起证据来,也是满脸的愤懑,指着脸色早已苍白的李宰初道:“你可以问问他,当时将军是如何中弹的!”

“将军胸口中弹不假,但你可以问问他,子弹是从前胸打到后背,还是从后背打到了前胸!”

老头儿如此指责,李宰初整个人也颤抖起来,满脸惶恐,眼泪已经簌簌落下了!

“你?你就是李舜臣的侄儿李莞?”李秘也是恍然大悟!

李宰初无声落泪,拼命摇头辩白道:“我并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的!你是大将军的侄儿,他视你如己出,你却改了名字,依附了光海君,你这是卖父求荣,不忠不孝!”

老头儿激动起来,守陵人也都燃起了仇恨的怒火,若是眸光能杀人,烈焰早已将李宰初给燃烧成灰烬了!

若这李宰初果真是李莞,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

他既然能够听到李舜臣的遗言,必然会随身跟从李舜臣,而他武功不弱,该是战场悍卒,不可能分不清子弹是从前面还是后面击中的!

当时李舜臣是追击残敌,也就是说敌人在前面,若是胸膛中枪,极有可能便是敌人的子弹,可如果是后背中枪,那么就极有可能是受人刺杀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说可能性比较大罢了,你硬要说李舜臣突然转了个身,而后就中弹了,所以后背中枪,也有可能是倭奴所为,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不过诚如早先所言,这龟船四周都是铁板,如同一个铁桶一般,保护着船上的将士,能够射击的空隙其实非常少,与其说是倭奴走了狗屎运,倒不如相信是内部刺客开的黑枪!

李宰初,或者说李莞,此时早已是失魂落魄,六神无主,只是一个劲儿在哭,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喃喃着:“我不知道,我甚么都不知道!”

这是行为心理学上非常典型的否认姿态,当然了,这种否认有可能是他在否认当时的事件,也有可能是在否认这件事所留下来的影响。

简单来说,他或许真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亦或者他根本就不愿意去回想和相信这件事!

他已经是王世子的侍卫,他拥有着光明远大的前程,与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守陵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虽然李舜臣将他视如己出,但他毕竟不是李舜臣的儿子,所以无法继承李舜臣的官荫和爵位,能够得到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不愿再旧事重提,也是人之常情。

可守陵人显然是不答应的,李秘也需要知道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