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六十章 私访海宁指挥司

推棺 第六十章 私访海宁指挥司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李秘一直知道青雀儿并非常人,他读过书,言行举止站姿坐势皆有风度,虽孤高清冷目中无人却家教严谨,该是有些不凡来历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却能将九桶等一帮孩子拧成一股绳,在牙行这种地方讨生活,而且志向也不小,拿下马王爷庙估摸着也只是他的第一步。

似李秘这般,有着后世为人经验与现代知识,却仍旧“胸无大志”,只想着继续干刑侦老本行,而青雀儿虽身在陌上,却心在云端,若没些个苦大仇深,只怕也养不出这等志向来。

今番杭州之行,因着要仰仗理刑馆三位铁捕,所以走的都是官道,途径嘉兴府也是计划之中的事情,带上青雀儿也没甚么问题。

“想来我若问你随行目的,你也不会告诉我吧?”李秘试探着问了一句,青雀儿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若我说是去杀一个人,李大哥会不会信?”

李秘看着青雀儿的双眸,只过得片刻,便点头道:“我信。”

“那你还敢不敢捎上我?”

“随行是一回事,杀人是另一回事,我只是带你过去,又没帮你杀人,有甚么可忌讳的,只是你杀人不成,可别赖上我,你跟人有仇,杀人也是情有可原,我跟人家可无冤无仇,莫让我清白的双手沾染污血就成。”

青雀儿闻言,也松了一口气,脸色有些激动与兴奋,朝李秘道:“我今夜交托了庙里的巨细,明日就去寻你一道出发!”

李秘又有些得寸进尺地问道:“我能知道你想杀的是谁么?”

青雀儿脸色凝重了下来,久久没有回答,李秘也就摆了摆手道。

“算了,也不问你了,横竖我也不认得,知道了就要沾染因果,倒不如一无所知呢。”

青雀儿这才笑了笑:“谢谢李大哥!”

李秘把明日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告知了青雀儿,这才离开了马王爷庙。

回到县衙之时夜色已经深了,李秘躺在吏舍的木板床上,想着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难免有些转辗反侧。

虽然波折再三,但他总算是取得了一些进展,眼下势头还不错,只是距离大明第一神探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任重而道远,又岂能得意自满?

如此想着,李秘又有些踌躇起来,横竖睡不着,便起身点了灯,将杭州之行要做的事情,都罗列出来,手里头有哪些可用资源,张家是个甚么态度,那个参将吴惟忠又该如何去结交等等,都做了个分析。

时维盛夏,日长夜短,窗外鸣虫咕咕,清风白月,倒也让人有些惆怅,而李秘却振奋了精神,埋头做着预案,不知不觉也就天光大亮了。

许是简定雍的表态起了作用,又或许李秘这几日风头太盛,县衙的人对李秘自然是客气万分。

那名拨付给李秘使唤的老妈子为人亲和又贴心,李秘对她也客气,她更是伺候得周到,早早便给李秘准备好早饭,李秘吃饭的空当,她便到房间来,给李秘准备了一个行囊。

李秘的私密物件,自然都是自家准备的,老妈子准备的行囊里头都是些干粮和换洗衣物之类。

昨日临行前,项穆让人硬塞了几十两盘缠,李秘本是要拒绝的,但自己穷游可以,却需要打点理刑馆那三位铁捕,总不能让人公差跟着自己去办私事。

虽然自己也并非真的去公干,但为的却是抵御倭寇的大事,是为了天下大公,可到底是以私人名义,陪同吕崇宁去张家。

宋知微将这三人差拨给李秘发落,他们对李秘自是客气的,而李秘并未托大,处处尊敬他们,以晚辈的姿态虚心求教,将他们当成前辈来供奉,又拿了程仪来孝敬,这三人自然也是心情舒畅。

吕崇宁早早来到了县衙,他虽然是个书生,但有着神童之名,早年间考了秀才之后,便负笈游学,游历天下,行脚的经验也是有的。

三名铁捕加上李秘和青雀儿,也就五个人,一辆车也就够了,吕崇宁因为要去张家,所以吕家也发了一辆车,三五个家丁跟着伺候。

所有人碰了头之后,李秘简单说了一些关于此行的事情,便由铁捕领着,摇摇晃晃上了路。

江浙地区水陆纵横,四通八达,极是便利,这路上乘车也只是权宜,到了码头,便会改走水路。

吕崇宁对妻子是真心实意,今次旁人都以为他去娘家告罪,却不知他心里还有个大念头!

让妻子一直蒙在鼓里,确实让他很生气,但妻子被杀之后,他日思夜想,早已将其中关节都想透。

若非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保护妻子,更无法保护自己,妻子又岂能瞒着他,又岂能瞒得过他?

当苏州人知道张氏是为了铲除倭寇细作,而被倭寇细作暗杀,此女乃是张家顶天立地的女英雄之时,试问谁不敬佩?

他吕崇宁虽然是读书人,也知道女人就该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不该这般遮遮掩掩打打杀杀,做那绿林上的不良人。

可他与妻子相敬如宾,屡试不第再加上丧妻之痛,早已让他彻底醒悟过来。

即便李秘不来寻他,他迟早也会到张家走一趟,倒不是为了告罪,或者逼问张家,为何要让妻子涉险,而是因为他想继承妻子未竟之事!

李秘除了停下歇脚吃饭,这一路上几乎都在跟三位铁捕闲聊,县衙里头那些个捕快,平日里遇到的都是些鸡毛蒜皮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刑侦专业的技能和业务水准是半点也无。

可这些理刑馆的铁捕可不同!

他们是理刑馆的精英,是人人敬畏的六扇门铁捕,便是绿林道上的游侠豪强,也都要给他们几分薄面。

他们处理的都是县衙无法处理的大案要案,他们专一专业又专注,与县衙那些劝架游街的捕快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层次!

李秘是有志要成为大明第一神探的男人,又岂能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

当然了,李秘也没有一味示弱,毕竟自己可是因为张氏一案才得以进入理刑馆众人的视野,又因为地图分析法和清洗倭寇细作之事而得了理刑馆上下的敬意,若一味求教,只会让人看低,觉着前番都是走了狗屎运。

所以李秘也将现世的一些案例,改了背景和细节,只留下曲折离奇的情节,与这些铁捕分享。

这些个铁捕也是暗暗称奇,殊不知李秘这些案例,除了真实案例之外,还有不少是探案小说上盗用过来的。

不过效果自然是非常好的,非但拉近了距离,排遣了旅途的无聊,又相互学习,增进了情谊,可谓一举多得。

青雀儿起初也只是沉默不语,到了后来,越发觉着有趣,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主动提了不少问题。

有些时候李秘不太方便问的一些东西,他也能适时地向三位铁捕提出来。

他们不敢太高姿态地指教李秘,可青雀儿这个外行人问出来,他们又有了卖弄之地,可谓皆大欢喜,气氛也是极其融洽。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他们很快就改走水路,一路上顺风顺水,很快就来到了嘉兴府地界。

嘉兴府距离杭州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李秘要拜访参将吴惟忠,需要到海宁卫去,但这件事不能让别个知晓,只好推说要在嘉兴府停留几日,采买些特产之类的。

吕崇宁也是有些“近乡情怯”的感觉,越是离杭州府近了,他就越是迟疑。

毕竟他读书多年,一直是吕家的希望与寄托,今番想要改投张家,做那与倭寇拼命的勾当,取舍之间也是颇为艰难。

三位铁捕虽然不知李秘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但推官宋知微让他们听李秘调用,他们也不敢自专。

再者,海宁卫与金山卫等都是倭寇侵扰的前线,今次的军报,就有金山卫递送过来的。

李秘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到嘉兴府,又要去杭州,若说跟调查倭寇没有关系,他们也不会信。

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嘉兴府也是江南富庶之地,花花绿绿的地方也很多,南来北方自也不少,甚至还看到不少色目人,那些留着大胡子带着黑白头巾的海商阿蒲也上岸来采买。

见得这些阿拉伯人,李秘也吃惊不小,如此看来,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伟大航线,也不是没有半点价值,起码海上贸易已经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

李秘甚至还在城中的酒楼饭馆之中,见到不少异族女子,妖娆魅惑,不可方物,让人产生一种时空错觉。

不过李秘可没有心思欣赏这些,下了客船,诸人安排好住处,李秘便带着袁可立的密信,又买了些礼物,便独自往海宁卫去了。

前番也说过,卫所制度是大明朝的基本军制,不过卫所也区分不同的种类。

比如屯田所,职能主要就是屯田,还有群牧所,一般在草原的地方,又比如军民所,一般就是那些少数民族的地方,而守御所,一般就在边境或者沿海。

卫所属都指挥使司管辖,都指挥使司又要接受五军都督府的辖制,里头的关系也不是明面上那么清楚。

守御所根据需要,一般会另外择地筑城,比如天津卫,还有李秘现在要去的海宁卫指挥使司。

海宁卫应该是浙江都司的管辖范围,但由于地理位置太过特殊,又滨海,乃是抵御倭寇的第一防线,是故尤为重要。

在马车之上,李秘也向三名铁捕打听过,袁可立说吴惟忠是参将,那也已经是老黄历了。

所谓总兵参将游击将军之类的,都是无品级,无定员的,战时领命,战后要交换权柄印绶,不过沿海地区倭寇时常作乱,这些总兵和参将之类的官职,也就得以保留下来,因为这里可以说每天都是战争状态,但不是每天都爆发战争,若照着规矩来,来去如风的倭寇早就没影了。

所以沿海守御所的武将通常都有着自己的官职,比如李秘打听的吴惟忠,他就是海宁卫指挥使,仅次于浙江都司的都指挥使罢了。

眼看着就要见到这位戚继光将军的得意门生了,可李秘既激动又有些忐忑起来,迟疑了好久,终于还是往指挥使司衙门走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