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时

推棺 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时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李秘来到这座大都督庙的时候,终究还是晚了一步,虽然雨水冲刷,但现场的痕迹还是很新鲜,地上的尸体还没有僵硬,说明案发时间还不是很长。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也亏得他让刘知北带路,抄了捷径,提前赶到了舒城县,才发现周瑜的目的地并非舒城,最后只能辗转到了庐江县,没想到果真再度出现了周瑜的踪迹。

可惜,离开周瑜墓之后,他们在途中的桃林迷失了一阵,耽误了一些时间,赶到大都督庙之时,惨案终究还是发生了。

李秘还记得这张年轻的面庞,他的心头充满了悲伤,倒不是因为这少年的死去,而是因为另一个少年的沉沦!

少年剑师死了,只能说明戚长空赢了,这个青雀儿仍旧选择追随周瑜,这让李秘感到已经失去了他。

为了抓紧时间追击,李秘只是快速搜检了尸体,趁着雨水没有掩盖足迹,与弟兄们又追了上去。

这几个月,他们追着周瑜跑了大半个大明江山,没有时间游山玩水,甚至每日里风餐露宿,对外界的消息也是一无所知。

虽然每到一处,李秘总会让刘知北拿着公文,到官府去抄写邸报,借此来了解朝堂的动向,可邸报上都是一些例行公事的消息,毫无价值可言。

或者说,邸报上并没有李秘真正关心的消息,关于朱常洛和朱常洵俩兄弟的消息,是半点也无,不知道这个太子殿下的监国差事做得如何。

不过从邸报来看,李秘还是比较满意的,若朱常洛在邸报上大肆宣扬,真的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那才是真的会出问题。

想来有王弘诲和黄辉等人辅佐,朱常洛应该是可以应付的,李秘也就一门心思追击周瑜这狐狸了。

只是从此之后,周瑜似乎变得高调了起来,仿佛又恢复了以往的性情,竟然反其道而行,开始北上了!

李秘等人从庐州一路追到了南京来,周瑜便失去了踪迹,毕竟南京太过繁华,想要隐藏实在太容易了!

南京也是李秘的福地,早先与王世贞等人相识,便是在南京,如今辅佐朱常洛的王弘诲,也正是李秘在南京认识的。

弟兄们都出去搜寻周瑜的下落,李秘也不闲着,到了南京,总有些故人是要去拜访一番的。

王士肃守孝三年,终于服满,这个叛逆的年轻人,也变得沉稳起来。

大儒王世贞生有三子,长子王士骐是万历十年江南乡试的解元,万历十七年中了进士,与袁可立、董其昌等名臣是同科,初授兵部主事,如今是南京礼部员外郎,三子王士骏素有才名,也是专心做学问的人。

唯独次子王士骕,不好文事,独爱武功,被家族教训不听,离经叛道,甚至还一度把名字改成了王士肃。

如今守孝三年,王士肃终于改回了王士骕,人也不再骄纵高傲,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父亲这棵大树已经倒了,他在胡闹,也就没人买账了。

二来他却是改变了很多,尤其与李秘打过交道之后,也算是知耻而后勇吧。

兄长王士骐已经起复,而且官复原职,毕竟朝廷对大儒王世贞还是很优厚的,家族的意思原本是让三子王士骏承袭父荫,出来当个闲官,不过王士骏很争气,而且二哥王士骕已经洗心革面,便由王士骕顶了这个缺。

许是受了李秘的影响,王士骕选择了在南直隶当推官衙门当主事,虽然品阶不高,但也是小有名声了。

家族里起初对他的选择很是腹诽,认为他浪费了这个恩荫缺,还不如让给三弟,不过王士骕接连破案,赢得极好的口碑,家族里的人也就放心了。

他们是文人世家,是书香门第,对名节声望很是看重,虽说王士骕做得是浊流之官,但能够带来清名,也算是不错的,若他走文官这条道,以他的学术涵养和性情,也只能是籍籍无名罢了。

听说李秘登门拜访,王士骕亲自出门来迎,身边陪着的竟是许久不见的郑多福。

与王士骕一样,郑多福也成熟了许多,看样子她也经常出入,这才刚刚服满不久,就在王家出没,估摸着好事将近了。

“许久不见了……”王士骕说出这句话来,眼睛竟然有些湿润,李秘也是感慨万千,毕竟王世贞老爷子对李秘那可是掏心掏肺的,若不是王世贞老爷子指点李秘去考武举,李秘又何来今时今日的成就?

更何况,王世贞将戚帅的宝剑赠予李秘,那宝剑可是数次救了李秘与生死之间的。

“是啊,好久不见,王兄容光焕发,春风得意,相信老爷子泉下有知,也该安心了……”

听得李秘如此亲昵地说起王世贞,王士骕也是心头温暖,这三四年过去,当初那点龃龉,想起来也是傻得可笑,王士骕如今也看开了,豁达了,对李秘笑道。

“不说那么多,先进来喝两杯!”

李秘也笑着点了点头,却是转向了郑多福,朝王士骕道:“怎么?这是提前请我喝喜酒么?我这一路奔波,可没带多少钱,礼金可是没有的。”

郑多福也是满脸羞红,早已没了当初那股子狂妄和高傲,想来朱常洛成为太子,郑贵妃受到打击,郑家也不太好过,她也收敛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张黄庭考中了武进士,入了军伍,她也彻底死了心,在王士骕身边这么久,也是成长起来了。

“李大人说的哪里话,朝野上下谁不知道李大人如今是呼风唤雨的,身上没带,便打个欠条,老熟识了,哪里这般厚脸皮!”

王士骕闻言,难免佯怒道:“多福,不得无礼!”

虽说如此,王士骕的眼中却充满了疼爱与珍惜,两人想来已经是私定终身了。

李秘也哈哈一笑道:“就冲这句话,李秘就是出街卖刀,也给你们凑个份子钱!”

郑多福也是嘻嘻一笑道:“还是李大人见过大世面,就是豪爽!”

李秘也回道:“郑姑娘也不差,我可没见人姑娘尚未过门就走动这么勤快的呢。”

郑多福是真的羞了,偷偷捏了王士骕一把,似乎用眼神在抱怨王士骕不给她出头。

这幸福的一幕,也是让人感慨不已,王士骕也是笑呵呵打着圆场,把李秘接了进去。

李秘今次只带着甄宓,毕竟是夫妻,自当是形影不离的,至于张黄庭,已经回去联系张家,拉张家进入内厂做事,自是没有再跟着李秘。

吃饭喝酒也是其乐融融,恰逢兄长王士骐散衙回家,王士骕又给李秘引见了一番。

王士骐与李秘素未谋面,毕竟老爷子丧礼之时,李秘也无法参加,见不到这些人。

王士骐对李秘也很是钦佩,尤其对李秘裁撤盐税矿税所做的努力,更是赞誉不绝。

看来文人们都是这个尿性,如沈鲤等人一般,对国政国策还是比较在意的。

不过李秘接触朱翊钧太久了,如今倒是有些后悔裁撤盐税和矿税了。

倒不是认为不该裁撤,而是裁撤的时机不太合适,这些都是政治上的觉悟,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自然也就有着不同的领悟。

一向闭门读书的王士骏也出来应酬了一番,他虽然年纪最小,但谈吐举止反倒最是大度和清淡,颇有隐士之风,一门三子,气度如此,也足见这书香门第的深厚底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也聊开了,王士骕三兄弟服孝三年,毕竟是有些枯燥的,便问起李秘在朝鲜的见闻。

李秘虽然轻描淡写,但三人也是惊叹连连,如此说着,夜色也渐渐浓了起来,王士骐明日还要上衙签押,早早就退了场,王士骏也不消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极其有规律,也是天一黑就走人。

见得人走得差不多了,李秘才谈起此行的真实目的,听说周瑜就藏在南京城中,王士骕也是警惕起来。

毕竟眼下他也是刑名官员了,对南京城的治安自是上心,朝李秘道:“李兄,要不明日我派些人帮你打听打听?”

他本就是南京的地头蛇,早年间四处混迹,山狐舍鼠猪朋狗友一大堆,眼下当了刑名官,也是便利,正是因为消息灵通,他的破案率才不断拔高,李秘自是欢喜。

“如此最好,不过那周瑜已是今非昔比,性情大变,要小心些才是,得了消息马上来支会我,千万别擅自行动,不然要伤了人命……”

王士骕自是省得,正要散了宴席,领着李秘和甄宓去客房,外头却有人撞进来,朝王士骕道:“王司长,可不得了了,城东出了人命案子,推官大人已经过去了,您还是紧着过去看一看吧!”

王士骕闻言,酒都醒了大半,李秘也是双眸一亮,难不成周瑜又开始杀人了?

王士骕见得李秘神色凝重,借着酒劲道:“李兄无论如何身居高位,到底是忘不了老本行啊,不过这可不是你的地盘了,这些事情,就让王某操心去,李兄还是好好歇息吧。”

李秘也是自嘲地摇头一笑,与甄宓正要进房,却听得王士骕随口问了一句:“苦主是哪家?”

那报信的捕快想了片刻,这才回答道:“是……是寓居养老的张鼎思张科道……”

“张鼎思?这名字如何这般耳熟?”王士骕自言自语道,不过想来也是酒喝多了,一时半会儿没曾想起来,跟着那捕快就要离开。

然而李秘却是身子一紧,朝王士骕道:“王兄,这次我是不想去也得去看看了……”

王士骕也是好奇:“这又是为何?”

李秘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张鼎思,原是兵科给事中,当年就是他牵头弹劾的戚帅……”

王士骕也是陡然醒悟:“难怪这么耳熟,当初他弹劾戚帅之事,父亲回家来还骂过这家伙!”

“不过这与周瑜又有甚么牵扯?周瑜没必要杀这么个老人吧?”

李秘摇了摇头:“周瑜是没有杀心,但周瑜身边,还跟着一个戚家后人呢……”

李秘所说的自然是戚长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