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

推棺 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李秘自然不晓得宋知微的心思,更不会知道,简定雍其实并不希望他离开县衙,而“高升”到理刑馆,毕竟李秘是他简定雍发现的人才,而且自己迟疑再三,才决定要用李秘。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然则李秘提出这样的技术来,宋知微等一干理刑馆的侦探们,确实识货的,顿时如获至宝一般,如此一来,简定雍心中自是吃味的。

不过连知府陈和光都对李秘青睐有加,宋知微都提出邀请了,他也不好拒绝。

只是他也清楚,进入理刑馆固然不错,但里头人事关系错综复杂,李秘只是刚刚当上捕快,贸然一头撞进去,只怕容易碰得头破血流,若李秘还算聪明,应该会留在县衙适应一段时间的。

李秘此时一心扑在案子上,与这些理刑馆侦探们一番探讨,他也是收获颇丰,起码对这个时代的刑侦概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理刑馆的侦探们对这些细作的存在也并非一无所知,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在防备,更一直在挖掘这些倭寇细作。

在此基础上,侦探们给出的数据,通过李秘的法子,又在地图上得到了更大的范围缩减,如此一来,方向对了,范围更小,工作难度也就大幅降低了下来,想要清洗这些细作,也就更加容易了!

时间紧迫,宋知微也由不得这些手下与李秘继续开研讨会,得到了初步结果之后,便下发命令,调集大量人手,开始对划分出来的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

为了配合工作,宋知微让人把长洲县的人也叫了过来,吴县和长洲县素来不对付,明争暗斗是家常便饭,所以简定雍也有些坐不住,当即回县衙调集人手,加入此次的行动。

李秘乃是捕快,说白了就是跑腿的勾当,可眼下他却是走不开的,因为理刑馆还需要他坐镇中枢,又岂会让他去跑腿。

理刑馆的诸多馆差又随时向李秘汇报动向,随时做出应对策略来,诸如规划细作可能的潜逃路线等等。

宋知微作为指挥者,听取李秘的意见和建议,做出相应的决策,到了中午时分,果然开始有成果汇报回来,被抓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倭寇细作!

这一消息也让人振奋不已,整个理刑馆都有些沸腾起来。

由于理刑馆、通判衙和同知衙都在府衙西侧,相距不远,理刑馆的热闹,也惹来了其他分衙的注意,听说理刑馆大抓特抓倭寇细作,而且成果斐然,其他衙门的人也都过来看热闹。

推官专掌刑名,不预他政,这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后来又增加了审计钱粮的工作。

而作为正印官,知府统筹全局,通判管部粮,同知清军匠, 左贰官如同知通判推官等各司其职之外,同知还兼管巡捕与河海之防,通判则兼管捕盗,劝农,修河牧马之类,而唯独推官,专掌刑名,即便有别的兼差,也只是临时的。

也正因此,在府衙之中,同知和通判可以设置几个人,但推官通常只有一个,而且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刑名。

由于理刑馆的特殊性质,也导致其他分衙对理刑馆很是嫉妒,平日里也多有明争暗斗,眼下见得理刑馆皆大欢喜,又有大功劳可以捞,旁人自然有些不太舒服。

苏州府事务繁重,同知本来增添了两名,但如今却只剩下黄仕渊一人独掌大权,此人如何,也可略见一斑了。

身为同知,兼管巡捕与海防,似倭寇细作这样的事情,难道不该是他黄仕渊的差事么?怎地也没人支会他一声?难不成理刑馆一家坐大,就可以藐视他这个同知?

李秘与馆差们还在忙碌,却不知黄仕渊已经在门外站了很久。

他并没有大发雷霆,更没有带着手下来打闹,身边只有一名师爷模样的长随,贴身跟着,时不时抬起眼眉,阴鸷地看着热火朝天的理刑衙门。

他已经打探清楚,理刑馆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完全就是因为李秘这个小捕快!

这般严峻之事,干系到倭寇细作,甚至于牵连出倭寇的阴谋来,难道就不该上报到同知衙门?

理刑馆虽然也有缉捕盗贼的职责,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负责侦缉破案,抓捕嫌犯,审理案情,似倭寇侵犯这样的大事,难道不该由同知衙门来处决?

理刑馆的馆差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快便有人认出黄仕渊来,在这府衙之中,但凡低估这胖子同知的,最终都黯然落幕,甚至有人认为,陈和光如此低调,便是受到了黄仕渊的压制!

馆差哪里敢耽搁,赶忙报了进去,宋知微也是微微一惊,此时才醒悟过来,此事没有与黄仕渊打招呼,确实是他的失职,若认真计较起来,整个行动都要转交给同知衙门都是有可能的!

他原本也只是想带着李秘去见陈和光,获得准允,用一下城防图,可谁能想到李秘和那些馆差,当场就将倭寇的范围缩小到市井之间!

初时他发下命令,让官差去围捕,也只是想验证一番,可没想到一抓一个准,行动既然已经展开,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否则已经打草惊蛇,剩余的倭寇细作就会潜藏或者逃走,想要再抓可就难了!

这就如同烈火烹油,也没法子停下来,以致于他都忘了要跟黄仕渊打声招呼。

当然了,也是因为抓不了这么多细作,确实是大功一件,比处理几百件鸡毛蒜皮的小案子,都要更让人心动,他心里头也实在按捺不住,不愿将功劳拱手让给同知衙门,为同知衙门作那嫁衣。

此时面对黄仕渊,宋知微也有些心虚,但面上却没有迟疑,笑吟吟地迎上来道。

“黄大人大驾光临,实在有失远迎,宋某正想过去寻你呢。”

黄仕渊也是呵呵一笑,拱手道:“我看宋大人正忙着,整个四府都有些不可开交,却不知宋大人还找本官作甚啊?”

黄仕渊脸上并无阴险,反而有些茫然,若非亲眼见识这么多同知被挤走,宋知微还真要信了这痴胖的同知大人了。

“说起来也实在惭愧,吴县那边有个捕头李秘,无意间获取了一份情报,理刑馆按图索骥,果然抓了几个倭寇细作,因着担忧倭寇逃走,宋某也没来得及通报黄大人,便开始了抓捕,如今已抓获九名细作,其余区域也都布下天罗地网,只是市井深邃,倭寇又狡猾如狐,想要一网打尽,理刑馆也是力有未逮,正想上交给大人来措置这个事情呢。”

宋知微也是官场老人了,这招就叫以退为进,先把自己的疏忽给主动承担下来,再将到手的功劳拱手让出去,就算黄仕渊脸皮再厚,也不可能接下这份差事了。

果不其然,黄仕渊呵呵一笑道:“原是抓了倭寇细作,我说理刑衙门怎地这般热闹...”

“按说宋大人的四府衙门也有防暴维稳之责,这苏州府地界的长治久安,都靠咱们二人来维护,宋大人这也是情有可原,既然开了头,便该一路做完,本官对此一无所知,贸然插手也是添乱罢了。”

宋知微本以为黄仕渊会假惺惺推托一番,最终估摸着会两个衙门一并合作,了解此事,大不了平分功劳,却没想到黄仕渊今次竟然没有一星半点插手的意思!

这反倒让宋知微有些无所适从起来,赶忙说道:“黄大人,此事重大,大人可不能撒手不管,宋某还巴巴等着大人施以援手呢!”

黄仕渊闻言,却是直视着宋知微,看得宋知微都有些心虚,他的眼眸之中流转着阴寒的光芒,实在让人无法安宁。

“宋大人安心,本官可不敢夺人之美,此事因你而起,自当有你来收尾,这份功劳,本官也没脸面去分,宋大人便安心做事吧。”

黄仕渊如此一说,宋知微是真的有些迷惑不解了,当即脱口问道:“那大人过来所为何事?”

黄仕渊朝理刑馆里头扫了一眼,也不看宋知微,只是笑道:“就是想看看,一个小小捕头,如何能够劳动整个理刑馆,有这等本事之人,本官也是好奇得紧。”

黄仕渊这么一说,倒有些挑拨之嫌,将所有功劳都摁在李秘头上,听起来好像整个理刑馆都因为仰仗了李秘的本事,才得了这么一桩功劳一般。

虽然事实如此,但明面上说出来,难免让人难堪,不过宋知微本来就没想过昧下李秘的功劳,此时也坦荡地回答道。

“这李秘是个人才,放在吴县也确实是屈才,宋某想着此事过后,把他调到理刑馆来的,没想到黄大人也有如此兴致...”

黄仕渊此时才收回眸光,朝宋知微道:“宋大人可不要误会,本官并没有要抢人的意思,就是想过来看一看罢了。”

宋知微一时间也无语,不知这黄仕渊葫芦里到底卖的甚么药,既然没有埋怨嫉妒理刑馆,又不是来抢功劳,实在让人有些猜不透。

可就在此时,门房小厮连滚带爬地撞了进来,朝宋知微禀报道:“大人,麻烦上门来了!”

宋知微不由皱了皱眉头,那小厮才醒悟过来,赶忙凑过来,压低声音道。

“镇守太监王沐德进来了!”

宋知微心头一紧,抬头看时,黄仕渊正在冷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