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宫刑换名字

推棺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且拿宫刑换名字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之中,行刑者已经开始动手,然而那太平道妖人却只是朝李秘诡异笑着,嘲笑李秘沉不住气,这也让李秘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烦躁不安。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大人,你不是锦衣卫的人,更不是东厂的人,你没有这么狠的心,难道真的要看着他们动手?”

这人仍旧盯着李秘,人说君子可欺之以方,有些人就是这样,喜欢欺负好人,不过他到底是低估了李秘。

李秘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刑架上这个人,突然朝王安道:“公公,我出去透透气,他什么时候说出自己的名字,再叫我进来。”

李秘如此说完,便大步往外走,那人也是一脸愕然,或许也没想到李秘会做出这等举动,然而狱卒的净身刀已经快要触碰到他的皮肉,他甚至能够感受到刀刃的冰寒,此时他才终于喊道。

“李大人留步!”

李秘嘴角露出笑容,又转身走了回来,那人摇头苦笑道:“李大人果是君子远庖厨,好一个眼不见为净,你也不用出去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叫张古,是太平道的祭酒。”

终于还是开口了!

这招供就如同向男友的软磨硬泡低头妥协一样,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尤其是太平道这样的组织,交代一句跟全盘托出没有甚么区别,因为招供就是招供,无论是多是少,都意味着背叛,而背叛的下场,想必谁都清楚。

“这么巧,您也姓张?”李秘走到前头来,挥手让狱卒退下,看着张古那漆黑的眼眸问道。

张古呵呵一笑道:“同样姓张,同样是祭酒,李大人想问某与张明是何关系吧?”

李秘没有说话,张古却朝王安扫了一眼,而后继续说道:“我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吾等最憎恶的便是太监。”

王安的脸色顿时阴郁起来,他也不明白这张古为何如此针对他,若说早番是为了挑拨,故意激怒王安,以掌控主动,或许还说得过去。

可如今李秘已经掌控大局,撬开了他的嘴,他却仍旧对王安抱有敌意,对太监有着如此强烈的偏见,这就让王安不太能忍受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憎恶太监,不愿自己也变成太监,所以张古才选择了投降吧。

李秘其实是想看看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便两人没有关系,但他们都是太平道的人,又同样在宫中作乱,若说半点关系没有,李秘是如何都不信的。

“张祭酒进宫来,该不是为了刺杀王恭妃和大皇子吧?本官也实在想不明白,既然有能力进宫,为何不干脆把……把那一位给杀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李秘这话可就有些让人害怕了,便是王安都有些坐不住,朝那些个狱卒瞪了一眼,狱卒们如蒙大赦便退出了牢房。

张古倒是点了点头,朝李秘夸赞道:“李大人果非常人,这种话都敢讲,只怕整个朝堂上,再无第二人了。”

“不过李大人也该知道,我太平道为的便是天下太平,人人安生,如今天下已经不太平,可以说名不聊生,吾等自是要替天行道的。”

王安听闻此言,当即呵斥道:“好大胆的逆贼!”

张古却呵了一声,根本就没接王安的话头,而是朝李秘道:“李大人快人快语,张某也不好遮遮掩掩,刺杀是最低级的手段和法子,吾等根本就不屑如此。”

李秘可不敢轻易相信这张古的话,但想想也并非没有道理,即便把朱翊钧给刺杀了,还有朱常洛等人,把朱常洛杀了,还有朱常洵等等。

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极其完善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即便到了清朝,仍旧在沿用明朝那一套,并非没有道理的。

这套政治制度的精髓就在于,即便嘉靖万历等人躲在深宫之中数十年,朝廷班子仍旧可以照常运转,即便宦官把持朝政,仍旧可以稳定天下,延续国祚!

也就是说,有了这套政治制度,即便皇帝被杀了,即便皇帝无所作为,即便皇帝只是个三岁孩童,朝政都不至于无法运转!

在这样的情况下,刺杀了皇帝也只是引发震荡,绝不会因此而使得整个大明朝灭亡。

相反,刺杀皇帝会激起全天下百姓的义愤,他们想要再举事就不会得到民心。

虽然对象不一样,但可以参考一下土木堡之变,就能够知道这套政治制度的威力有多大了。

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然而因为王振的无能,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获于土木堡。

皇帝都被抓了,按说接下来便是亡国了,比如北宋的灭亡,可不就是因为汴京陷落,宋徽宗被俘的靖康之耻么?

然而于谦于少保却打响北京守卫战,力排众议拥立留守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为帝,坚决不投降,将主和派都给杀了,便是也先要把英宗送回来,让于谦打开城门,于谦也没有上当,只是告诉也先,咱们已经有了新皇帝,你要么乖乖留下英宗,退出大明领土,要么就接受死战!

朱元璋虽然对待官员非常刻薄,可说到治理国家的能力,明朝官员却比其他朝代都强,名臣能臣也比其他朝代要多,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这套政治制度。

他给予了朝臣极大的权力,虽然取缔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但设置的内阁竟然有权封驳皇帝的圣旨,避免了皇帝的胡作非为。

而皇帝们又拥有锦衣卫等机构来监督大臣,避免大臣们架空皇帝的权力。

因为担心锦衣卫会势大到难以控制,又设置了东厂来监督锦衣卫,所以在大明朝,官员人人都有大权,但人人都要受到监督。

这种监督制度,使得人人都卖力工作,但人人都不敢有谋反之心,可以说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已经是封建社会的巅峰,即便皇帝被刺杀,也不会造成国家的灭亡。

所以太平道才不会生出刺杀皇帝这么愚蠢的想法来,甚至将这种手段看得非常的卑劣。

既然不是为了刺杀皇帝,也不是为了刺杀王恭妃和朱常洛,张古和张明到底是为了甚么才进的宫?

“本官实在想不通,这宫里头到底有甚么值得尔等这般冒险,若照你这么说,王恭妃和大皇子只是时运不济,才撞见你的咯?”

张古闻言,也是摇了摇头,朝李秘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张某进宫确实有所图谋,但打伤王恭妃和大皇子也绝不是顺手而为,至于真相如何,我相信李大人的查案能力。”

王安见不得张古这副嘴脸,当即朝他说道:“你这逆贼也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既然已经开口,还不赶快坦白种种,一定要杂家恐吓一番才成?”

张古呵呵一笑道:“阴人便是阴人,连信用都不消讲了么?李大人可是答应过的,只要我说出自己的名字,就不会对我动刀子,你这是要打李大人的脸面么?”

王安听闻此言,也有些忿忿地看了李秘一眼,李秘却气定神闲,朝张古道。

“张祭酒放心,李某人向来说话算数,说不动刀子就不动刀子,非但如此,我会让他们不必用刑,张祭酒好生住着便成。”

李秘如此说着,便朝王安道:“王公公,今天暂时就这样了,咱们先回去喝口热茶。”

王安还想质问李秘为何不趁热打铁,李秘却是朝他摇了摇头,便领着王安走出去。

到了牢门前,张古却突然开口道:“李大人真不想找回尊夫人了么?”

李秘稍稍停了下来,却没有回头,耽搁了片刻,便大步走了出去。

此时王安应该也能明白,为何李秘要戛然而止,不再审讯,无论张古所言是否真实,既然提到了甄宓,李秘的心思就会受到影响,很容易会被张古反过来抓住破绽。

身为东厂督主,王安也是深知审讯的要诀,适才自己一直被张古激怒,情绪被牵着走,已经是非常丢脸,眼下李秘稳扎稳打,先晾张古几日,也不是没有好处。

再者,张古如何进得这宫里,还需要继续调查,将内应之人全都挖出来,这才是当务之急。

只有将内应之人挖出来,宫禁的防御漏洞才能补上,否则今日来个张古,明日来个李古,后天再来个陈古,有多少娘娘和皇子够打够杀?

张古适才也交代了一些,虽然他进宫确实有所图谋,但王恭妃和朱常洛也不是顺手打一顿。

照着李秘的猜测,或许是宫里的人秘密雇佣张古进来伤人,以致于张古才有机会进宫,顺道做太平道的任务,而不是进宫做任务,顺带伤害王恭妃母子!

如此一来,宫中隐患未消,幕后之人除了太平道之外,宫里头应该也有一只黑手!

太平道很难去查证,但宫里头的内应却如何都跑不出去,所以在晾晒张古的同时,若能够把内应揪出来,审讯张古之时也就有更大的底气,自然不怕他再守口如瓶了!

李秘将自己的大概思路告诉了王安,王安也点头认可,事情终究要回到宫里的调查,那么真相是否如众人所猜测的那般,是王恭妃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亦或者说,是郑贵妃嫉妒朱常洛即将得势,而趁机刺杀朱常洛,以扫清障碍?

“李大人接下来该如何?”王安适才太不冷静,以致于审讯之时没能发挥东厂督主的作用,此时冷静下来,多亏了李秘掌控局势,否则连此人名字来历只怕都不清不楚,所以也就以李秘的意见为主了。

李秘看了看王安,又抬头望了那暮色之中的深宫一眼,朝王安道:“事不宜迟,我想先见一见郑贵妃,王公公以为如何?”

王安微微皱了皱眉,不过想了想,终究还是朝李秘道:“也好,宫里头闲言碎语颇多,早一日澄清,便早一日安生下来,老奴婢这就带李大人到启祥宫走一遭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