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三百七十章 通州驿馆听消息

推棺 第三百七十章 通州驿馆听消息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已经有好几拨人让李秘抓住,通过这条官道押解入京,其中无一不是枭雄大人物。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无论是浅草熏和小笠原之丞这样的倭寇大贼,还是程昱之流,那都是足以引发势态动荡的人物。

而如今,李秘自己也终于踏上了这条路,虽然他打心底希望自己能够留在su zhou,查查案子混吃等死。

可他知道,若等到那个历史节点再发力,可就为时已晚,自当早早入京来布局,所以心里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这一年中他也曾辗转多地,无论是旱路水路,都已经适应,所以旅途倒也没多少麻烦。

再者,今次上京的是guan fang队伍,那些个武举人们也都凑热闹,一并跟着进京,而这一路上,也不仅仅只是su zhou府这一支,越是靠近京师,路上遇到的武举人就更多,也就更热闹。

到了这个时节,世道其实已经不算太平,便是官道上也有人拦路剪径,有时候便是官府的队伍,规模稍小一些的,盗贼们也还是搓大了胆子来下手。

不过武举人可都是万众挑一的精英人士,也没有哪个贼窝这般有胆色,更何况武举人成群结队行路,就更是无人敢骚扰。

中后期的大明朝,商业已经非常发达,以至于江浙苏杭等地占据了最主要也是份额最大的经济作用和地位,su zhou杭州等地也都是名满天下的富庶繁华之地。

李秘算是见识了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貌,但有的地方是依靠经济而闻名,但有些地方却是因为政治而存在,比如南京,更比如国都北京!

李秘已经去过南京,但南京作为陪都,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政治价值,剩下的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意义,那里毕竟是太祖皇帝的国都,终究需要保留下来。

而北京城相对而言才是真正的首善之地,无论是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都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

政治经济两方面倒是容易理解,毕竟是国都,人口和经济等各方面,都不会输给其他地方,可军事方面,或许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不过若你听说过明朝是天子守国门,就该明白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了。

闲话也休提,到了通州之后,便是越发热闹起来,诸多武举人也都是游历天下结交朋友的,五湖四海也不乏狐朋狗友,里头不少都是将门子弟,也有世交,自是相互招呼寒暄,无论驿馆还是酒楼,那都是热热闹闹的。

通州已经是顺天府的境内,乃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也就是北京南行的起点,是北京城的东大门,其内大小河流十几条,水陆四通八达,南北通途不外如是,自也是人声鼎沸。

这一路上来,沿途地方也都知道了这桩盛事,每过一处也就掀起一股尚武的热潮,用后世的话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huo dong了吧。

众人对于入京这件事也是心态各异,李秘其实早就有机会进京,当初史世用与戚楚等人护送周瑜入京之时,就曾经考虑过这个事情,但李秘当时未能成行。

而后又有几次押解任务,李秘作为首功之臣,也都有资格入京,但李秘终究是没有上来。

如今因为武举的殿试而入京,倒是有些意外,甚至有些仓促,不过考虑到皇帝对南直隶以及su zhou府官员们的封赏,李秘也知道,自己今次是如何都要入京的了。

入京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尤其是官员,也要讲规矩,到了通州之后,便要开始整肃礼仪,李秘是官员,也是武举人,按说要学习的礼仪也比别个要多一些。

不过他毕竟只是从七品副理问,也没资格入殿觐见,只能等殿试之时以武举人的身份进去,当然了,也不排除圣上会提前宣召。

所以莫横栾等人自是忙忙碌碌,与那些个礼部官员整日里商讨,李秘反倒是闲了下来。

李秘对京城还是比较陌生的,通州又是南北往来的节点,打听消息最是方便,李秘便与甄宓等人四处闲逛,一来是熟悉环境,二来也是有备无患。

几个人在通州逗留了几日,倒是把想知道的都弄了个清楚明白,毕竟甄宓等人无一不是老江湖,李秘又是最擅长套取消息,不露痕迹就能达到目的。

这日也懒得出去,李秘便留在了驿馆之中,秋冬丫头跟着甄宓和张黄庭几个出去游街扫货,毕竟也不缺银子,又是爱热闹的人。

眼看着到了中午,李秘也是饥肠辘辘,到底是习惯了秋冬丫头服侍,到了饭点不见人送饭,李秘才醒悟过来,这丫头是出去游玩了,只能自己到厨房来觅食。

驿馆的厨房也是热火朝天,毕竟驿馆里头都是地方大员,通州驿馆也不似其他小地方,请的都是天南海北的大厨子,迎合诸多官员口味,驿馆办得比京城里的大酒楼都要兴隆。

李秘虽然也是官员,但人是天子脚下的驿馆,架势也大,寻常芝麻小官,别个也不理你,秋冬丫头是与总督府的总管一道,才每日里开小灶。

李秘却是不清不楚,自个儿到了厨房来,但见得里头是摩肩擦踵,无论是掌勺大厨还是洗碗小工,一个个都如上战场,如临大敌,慢说开口说话,便是擦汗都没工夫。

李秘到了门口便让人给赶了出来,这些个佣人也没抬头看人的,再说了,官员都自矜身份,不会到厨房来,来厨房的都是下人,自然也不会有人认得李秘。

李秘还不至于膨胀到来厨房耍威风的地步,被赶出来之后也只是苦笑一声,正准备上街吃些东西,却是听到两个洗菜的短工在抱怨。

虽然李秘几个时常出去打探消息,但驿馆里头却没如何探听,毕竟莫横栾等人都在这里,也不好太过放肆。

没想到这两个短工的交谈,倒是引起了李秘的注意来!

这些短工都是帮闲伴当,忙时过来做事,薪水日结,都是驿馆里头的亲戚,做的也都是一些头头尾尾的杂活,不比那些大厨,自然也就清闲一些。

李秘之所以注意到他们的谈话,是因为此二人隐约在说su zhou府如何如何,此时细听,就更是疑惑了。

“这南来北往的,也就su zhou府最是麻烦,每次来人都是乌泱泱的一大帮,那些个囚犯倒也罢了,丢猪圈柴房都不碍事,偏生官儿都是有头有脸的,又是讲究人儿,每次都要劳动咱们过来帮闲,别的营生也不要去干了。”

“可不是么,您说那些个头戴乌纱的也便罢了,每次总有不少没名没姓,又是白身的,偏又要菩萨一般供着,别地儿可没这样的规矩,就他su zhou府的事儿多。”

“su zhou那可是满地流油的地界儿,能上来的非富即贵,也就不说甚么,可每次总带四五十的随从,也是不太常见着的……”

李秘听到这里,一切都还正常,毕竟他也是非常清楚,每次押解,其实都有官兵护卫,四五十人也是有的。

然而二人接下来的话,可就有些让人起疑了。

“可不是,这军头官兵的,那是扎在驿馆外头,另开炉灶,吃着大锅饭的,也没见过哪个地方,除了这些个官兵,还带着几十长随的……也真是够威势了……”

“官兵军头另外安置,竟然还有几十个长随?不太可能吧?”李秘细细听着,也是诧异,因为他是参与制定押解计划的,不该有这么多人才对。

虽然guan chang里有guan chang的规矩,有时候也会夹带一些亲戚好友,顺路跟着上来,但也不至于几十人啊!

这古时旅行到底是不*全,否则出发前也不会先拜祭行脚神等等,外出也大多结成伙伴,或者延请镖师来护卫周全,孤身上路的,要么是艺高人大胆,要么是脑袋缺根筋。

在押解队伍出发之前,李秘其实早就已经叮嘱过,切不可发生这种夹带的事情。

可此时听来,他们非但这么做了,而且竟然还多带了四五十人,这可是四五十人,而不是四五个人啊!

李秘也是闲来无事,有了这等疑惑,自是要搞清楚,便找到了驿丞。

驿丞虽然只是九品官,但也要看地界,若是黄绫驿之类的地方,驿丞自是服侍人的勾当。

可这是顺天府地界,通州又是通衢旺市,驿馆比通州最大的酒楼都要气派,不少人甚至疏通关系来这里住上几个晚上,驿丞渐渐也就高傲起来了。

不过李秘毕竟是副理问,又有七品忠勇校尉的倚仗,连南直隶督抚都特别关照过,对李秘要特殊对待,驿丞也不可能像厨房那些狗腿子那般没目力,亲亲热热便将李秘迎进了屋里。

李秘道明了来意,要查看su zhou府过往队伍的记录,驿丞虽然有些为难,但到底还是照办了。

毕竟李秘是南直隶理问所的官儿,衙门比su zhou府要高一级,也够格索要账目。

李秘也不含糊,摊开厚厚的账本,便搜查最近几次的接待名录,然而让李秘疑惑的是,账面上干干净净,并无过多人员的记录!

诚如李秘所想,这些都是guan chang不成文的规矩,若只是夹带四五个亲戚好友,也就罢了,可若真有四五十人,就有些让人不安了。

李秘倒不是心疼银子,更不是义愤于公器私用中饱私囊,而是每次押解的都是至关重要的人,容不得半点岔子!

“全在名录上了?”李秘合上名录,朝驿丞如此问着,本也是无心之言,听到驿丞耳中,可就变了味道了。

“理问大人这是在质疑下官?”

若换了别处的驿馆,驿丞自当应承一声:“是,全在这上面了。”

可这顺天府的驿丞也是高傲起来,如此反问李秘,倒也让李秘有些不悦,不过人在屋檐下,李秘也不好惹事。

“本官并非质疑,而是早先两次的押解队伍,本官记得还有四五十个编外人员,只是这账本上没记录,所以想问个清楚,若有超额,想着能找补驿丞一些,也不好让驿丞吃亏不是?”

李秘如此一说,驿丞也是松懈了神色。毕竟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