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门需送礼

推棺 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门需送礼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目前的李秘想要惩戒这些倭寇细作,到底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毕竟自己手头上除了袁可立和项穆这样的帮手,也就只剩下牙行的那帮孩子。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敌人却是暗藏在苏州城内,乃至于整个苏浙地区的倭寇间谍组织,李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也不知道敌人在哪里,更不清楚敌人有多么强大!

盲目的自信就是狂妄,李秘必须要做到知根知底,才有可能做成这件事。

可是从什么途径或者渠道来调查这个倭寇细作组织呢?

在李秘看来,张家是一条好路子,谢缨络虽然跟自己是水火不容的冤家,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与谢缨络的私人恩怨,或许可以暂时放在一旁。

不过这也是他的一厢情愿,张家乃是沿海抗倭的民间巨擘,人家能不能看上他这么个小人物,还是两说之事,起码谢缨络就非常看不起他,讨厌甚至仇恨他李秘。

吕崇宁虽然深爱张氏,但他只是个秀才,张氏也一直瞒着他,所以张家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卖吕崇宁面子,将如此关键的情报交给李秘。

如此一来,李秘也只能剩下最后一条路,便是自己着手调查。

至于如何调查,他也有了大概的方向和线索,这一个月的时间,正好让他好好查一查,到底是谁杀死了张氏,也顺便替张氏正名!

那十几桩旧案的苦主不是到县衙来闹么?不是受倭寇挑唆,要判定张氏的罪名,将张氏钉在耻辱柱上么?

那么他李秘就要将这些人的倭寇身份,全都揭开,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人都是倭寇的细作!

虽然这些人已经死了,案子的时效性也有待商榷,但既然这些苦主重新拎出来,官府就不得不过问。

对于简定雍而言,搜捕倭寇细作的功劳,绝对要比调查陈年旧案要更大,他是个精明的人,应该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来。

想通了这些,李秘也就定下了往后的的行动计划,便朝项穆道。

“没想到这小小东西,竟要耗费如此心力,看来这玩主也不是这般好当的,这段时间便辛苦项老了...”

项穆似乎终于将心神从龙柩里面拔了出来,朝李秘笑道:“小伙计能送来这般有趣的东西,老夫感激还来不及呢,待得老夫把龙柩解开,看他石老儿服是不服!”

项穆仿佛又被燃起了斗志来,李秘也不由感慨,想来正是因为不断捣鼓那些藏品,又与石崇圣斗气,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积极心态,项穆才拥有如此的活力与年轻心态吧。

李秘也笑了笑,准备告辞之时,袁可立却朝项穆暗中使了个眼色,项穆微微会意点头,而后喊住了李秘。

他朝李秘问道:“你这是准备到县衙去吧?吴庸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若是举告上去,他这司吏是做不成了,小伙计你与礼卿一般,都是聪明缜密之人,若是能够得到司吏的权势,做起事来也方便些吧...”

李秘已经将三十六龙柩的来历,说与他们知晓,更是把张氏以及这个案子的内幕都告诉了项穆。

毕竟袁可立也查过这个案子,调查的进展甚至比李秘还要靠前,李秘早先去偷看卷宗之时,可不是袁可立捷足先登了么,所以对于此二人,李秘也没甚么可隐瞒的。

无论是袁可立还是项穆,对胥吏本来就没有甚么好感,吴庸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在他们看来,李秘将吴庸取而代之,那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然而李秘却摇了摇头道:“吴庸为人如何,简知县必定是一清二楚的,他却一直在司吏的位置上做事,想来也该有着他的本事,即便他再不称职,我也不会背后检举...”

李秘如此一说,袁可立和项穆也不由双眸一亮,仿佛在赞赏,这才是君子所为!

不过李秘又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虽然不会检举他,但我已经忠告他出首投案了,是幡然醒悟还是执迷不改,希望他能好自为之吧。”

项穆和袁可立一听,不由对李秘又青眼三分,这个小子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沉稳有度,对吴庸算是仁至义尽,不姑息养奸,也不落井下石,李秘确实有君子风范。

项穆认可地点了点头,而后朝李秘道:“老夫与礼卿已非官场中人,不好插手地方,但你既有志为百姓做些事情,咱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简定雍这个人虽然精侩些许,但也算是个好官,横竖你要去县衙,替我送点东西给他吧。”

李秘一听,不由心头大喜,简定雍一直想要攀附项穆,如今自己带着项穆的礼物过去,想谈的事情也就妥妥的了!

“小子自当效劳。”李秘爽快答应下来,不过项穆却没有转身回房,而是在花厅里头扫视了一圈,最后指了指茶几上半块茶饼,朝李秘道。

“也没别的东西,就送了这半块茶饼给他吧。”

“半块茶饼?”李秘不由愕然,心说项穆连千金求购的烟具都送给他这个初次见面的新朋友,怎么对简定雍就这般小气?

袁可立却是一脸心疼,朝李秘骂道:“说你牛噍牡丹是一点都没错!没眼力价的俗人!赶紧拿东西走人,不然我可要骂人了!”

李秘也不明白袁可立为何突然生气,虽然他不懂茶道,但看袁可立煮茶的手段,便知道袁可立是个茶道大家,他如此心疼这半饼茶砖,也就间接说明问题了。

大收藏家项穆的东西,随手拿出来,能是寻常货色?

心里如此一想,李秘也嘿嘿一笑,将茶饼放回木盒之中,爽快离开了项府。

许是项穆和袁可立忙着解密龙柩,下人也没得到准允,便没给李秘准备轿子,李秘也不好主动开口,只好步行来到了县衙。

今日放告,人也很多,县衙里头忙得不可开交,加上早先苦主来闹腾,人手都派出去查案了,更是捉襟见肘。

李秘也不好太张扬,来到大门前,说是找简知县,那衙役估摸着是临时来替班的,也认不得李秘这个“县衙红人”,见他穿着粗布衣,脚踏古怪皮鞋,头上扎着方巾,怪里怪气的,也没甚么好脸色。

李秘倒是想给他塞几个通禀钱,可惜吕家给的银子,李秘大部分都接济了牙行那帮孩子,即便身上有些存银,那也要为以后的生计着想,又岂能便宜这衙役。

虽然李秘不懂规矩,没有塞钱,但众目睽睽的,那衙役也不好发作,只能回去禀报。

月台上那些个打官司的百姓们,见得李秘没给钱,也是暗自摇头,心说不懂规矩,哪里办得成甚么事?

不过那衙役很快就小跑着出来,却是换上一副谄媚笑脸,客客气气将李秘给迎了进去。

李秘自然不会在乎这些小事,跟着来到了二堂,简定雍和钱师爷正在署理公务,桌上公文卷宗也是堆积如山。

钱师爷见得李秘前来,也皱了皱眉头,简定雍却停了下来,朝李秘问道。

“李秘,今日过来又有何事?你小子每次过来可都没好事啊...”

简定雍还能调侃,便说明了他对李秘的态度了。

李秘走上前来,也不理会典史和师爷,压低声音朝简定雍道:“明府可否借一步叙话?”

简定雍扫了一眼,典史和师爷们赶忙低下头去,他想了想,便站起来,朝李秘道:“那便跟我来吧。”

李秘跟着简定雍来到二堂左侧的幕厅,待得简定雍坐下,这才朝他问道。

“斗胆问大人一句,吴司吏今日可曾来过县衙?”

李秘问得直截了当,简定雍也回答得非常直接:“吴庸确实来过,想必你也知道了,往后他这个司吏是做不成了...”

简定雍扫了一眼,李秘并没有太多惊讶,他便继续说道:“这吴庸虽然人如其名,平庸无才,但却也手快脚勤,只是本县繁务堪重,刑房更是重中之重,可不是勤快就能够胜任的...”

李秘心里也清楚,简定雍主动谈起刑房的形势,该是知道李秘有志进入刑房,否则也不必这么废话了。

不过简定雍话锋一转道:“不过...李秘你到底不是读书人,却是小看了胥吏一道,人皆以为胥吏低贱,却不知许多胥吏都是秀才出身,他们虽然考不中举人进士,但却是实实在在有才的,别的不去说,咱们钱师爷便是万历初的老秀才了...”

简定雍是越扯越远,但李秘心里却是越来越清楚,简定雍无非是在旁敲侧击,暗示李秘,他想要得到司吏这个位置,是不太可能的。

李秘也向袁可立了解过,司吏虽然不是官,但在县衙里头权柄也非常大,县令是西瓜芝麻一把抓,县丞和主簿没实权,典史是总管,而六房司吏才是真正干实事的骨干中坚。

多少人为了司吏的位置,不知花了多少人力财力,看看吴庸的家底,也就有个直观的了解了。

李秘也不是说一定要做这个司吏,他只是需要一个正当的名分,能够让他名正言顺去查案,至于权柄大小,他是无所谓的。

当然了,权柄越大,能调动的资源越多,对破案自然是越有帮助,不过凡事也不能强求。

“明府所言,在下都明白,只是明府该知道,在下有志于刑名一途,虽无功名,但说到追索侦缉,在下自认还有几分薄力,在下只想查案,其他事情倒是没太看重的。”

李秘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的到来不会威胁和动摇其他人在县衙的地位,他只想好好查案子。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没有这个意图,并不是所有人都这般认为的。

李秘也不想解释太多,见得简定雍迟疑,便将项穆的茶盒取了出来,朝简定雍道。

“明府,这是项老中书托我转赠给你的礼物。”

简定雍早看到李秘带着一口盒子,本以为是李秘买官的金银,没想到竟然是项穆的礼物,不由双眸一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