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付大儒不经世

推棺 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付大儒不经世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08 来源:笔趣阁

李秘没想到登门拜访还遭遇如此麻烦,听得这小厮说还可以用诗词来自荐,李秘倒也想再努力一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前番也说过,李秘对古诗词并没有太深刻的研究,能背下来的大多是读书时候接触过的烂大街唐诗宋词,在明朝根本就用不上。

早先那首“厚颜无耻”地用了鉴湖女侠的豪迈之作,心中已经有些羞愧,此时也不敢再写一遍,思来想去,能记住的也只有这么一首,便用毛笔小心翼翼地写了下来。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这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一首《别老母》,说的是自己要外出河梁谋生,向老母亲辞别,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不住流泪,风雪之夜不能孝敬老母亲,养子也无用,倒不如没有。

这是李秘刚出来工作的时候,连过年都没法子回家,心情抑郁,便在社交ruan 激an上发表心情,一个朋友给他的留言,当初看着这首诗,李秘还伤心了好久,所以记忆非常的深刻。

此时也是没甚么拿得出手的诗词,脑子里便涌出这一首来,谁知道写到一半,想起过往的回忆,李秘也是情绪上头,到了最后,眼眶都湿润起来。

按说好歹是登门求教,多少要写些应景的,亦或者拿出自己最有才气的,可李秘能想起的便只有这么一首,也只能将就了。

写完之后,李秘心情也有些沉重,轻轻搁笔,正打算让那小厮拿了进去,扭头看时,却见得小厮和老门子都低头不语,一名老儒士却是站在了自己后头。

李秘转身来看,便见得这清瘦矮小的黑脸老人,虽然须发花白,但双眸之中凝聚睿智与沧桑,此时胡须轻轻颤抖,老泪却是在眼眶中打转!

李秘虽然没有见过王世贞,但这老人浑身浩气,想来也该知道便是王世贞本人。

再者,王世贞对待寒门士子都如此爱护,颇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又怎可忘记简定雍这样的学生?

想来他也是想起了这个学生来,便追到了门外来,而且虎父犬子,李秘虽然没见过王世贞,却见过王士肃,从眉眼面貌来判断,此人便该是王世贞无疑的了。

王世贞显得很激动,朝李秘道:“这首诗是你所作?”

李秘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实坦白道:“某只是区区捕快,哪里写得出这样的诗来,不过是抄人家的罢了。”

王世贞显得有些失望,但又似乎有些欣赏李秘的直白和坦率,朝他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

“写这诗的姓甚名谁,是何许人也,眼下又在何处?”

李秘同样摇了摇头,这首诗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但他对诗人黄景仁却是不太了解,而且黄景仁是清朝诗人,眼下更不可能见到,便朝王世贞道。

“此人是谁都见不到了……”

李秘的意思是黄景仁还未出生,自然见不到,而王世贞却认为此人可能已经死了,所以李秘才不愿提及,此时也有些惋惜道:“天妒英才啊……”

虽然李秘的毛笔字写得很难看,但王世贞还是指着那首诗,朝李秘道:“这首诗作可否送予老夫?”

李秘自是点了点头:“在下字迹潦草,也拿不出手,少司马若是不嫌弃,尽管拿去便是。”

这明朝guan chang也有不少尊称,比如礼部尚书被尊称为大宗伯,礼部侍郎则是少宗伯,刑部尚书乃是大司寇,户部尚书便是大司徒,而兵部尚书是大司马,王世贞如今是兵部侍郎,自然便是少司马了。

当然了,早先郑多福也透露过,王世贞准备要升迁为刑部尚书,也就是大司寇了。

王世贞将那诗作折叠起来,好生收纳,这才朝李秘问道:“你便是su zhou府吴县总捕李秘?”

“是,冒昧拜访,唐突了少司马,实是不安……”

李秘也知道,王世贞肯定是看过了简定雍的信,这才追出来的,此时也没甚么好隐瞒。

王世贞点了点头,朝李秘道:“简定雍在信上说,你与犬子有些过节,今日是来寻仇,还是来和解?”

李秘也没想到王世贞的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估摸着他对士子文人很是赏识,可仍旧与寻常官吏一般,对胥吏捕快之流并无好感。

加上李秘虽然坦诚,但抄别个的诗来充数,可不是甚么值得可敬的行为。

李秘也知道,这些个文人都是卫道士,甚么经世大儒终究是要落在封建社会思想窠臼里头,到底是有着局限性的,眼下也不必跟他客气。

“少司马所言差矣,在下今日前来,既不是为了寻仇,也不是为了和解,甚至不是来找贵公子的,而是寻少司马帮忙来了。”

王世贞也没想到李秘如此直白,当下便皱了眉头,朝李秘道:“你我素无往来,更没交情,你还与我儿交恶,本官为何要帮你?”

李秘呵了一声,有些无赖地说道:“在黄绫驿之时,我救过你儿子一命,他耍赖不还人情,子债父偿,在下只能着落到少司马这厢来了。”

“你救过士肃一命?他可从未提起……”

李秘也有些气恼起来:“知子莫若父,令郎是何等倨傲之人,难道少司马不知?似他这般高张,又岂会承认被我这小小捕快所救,既然你们父子都是赖账不还的角儿,今日便当我没来过罢了!”

李秘丢下这句话,便作势要走,王世贞也是脸色难看起来,似他这样的大儒,最重名声,若真让李秘四处宣扬,说他父子知恩不报,那可就是他的人生污点了!

“你且慢走,事情还未搞清楚,又岂能一走了之,你且在这里等等,我回去问问那逆子再说!”

李秘也恼了,朝王世贞道:“你分明不信我,又何必再问,回头王公子死不承认,你是信你儿子,还是信我?”

李秘如此一说,王世贞也哑口无言,只得叹气道:“这件事本官终究会调查清楚,你且说说,你想让我帮你做甚么?”

李秘听得此言,也拿捏到了王世贞的软肋,可李秘终究是担心他出工不出力,此时便朝王世贞道。

“你仍旧不信我,便是我说了出来,你敷衍了事,又岂能把事情做成,与其这般,倒不如不说罢了!”

李秘完毕,转身又要走,王世贞这次果真是急了,拉着李秘道:“你不能走,这事儿你且说出来,本官若能办到,绝不皱眉,可不敢到处乱说话!”

李秘这才停下,朝王世贞道:“你们父子都是不爽利的,跟你们打交道也是累人,你得空便问问你那宝贝儿子,若算我不是,回头便找我清算便是,若还念这个救命的恩情,便帮我引荐一个人。”

“引荐一个人?你若想捐官买吏,算是找错人了,我王世贞半世清明,从来不做这等勾当!”

李秘哼了一声道:“我自顾好好做我的捕快,当个劳什子捐官,城东耶稣会的泰西儒士是我朋友,今番准备了贺礼,打算进京,想找些门路,少司马若有相熟的,从中牵线搭桥一下便好,也不需你多说好话,能不能成事,都算你父子还了这人情罢了。”

“泰西儒士?利玛窦?”王世贞乃是南京城中的大儒,自然是听说过利玛窦的,这些西学他也是偷偷了解过,只是碍于官身,并没有与利玛窦接触过。

他也没想到,李秘这么个小捕快,竟然与利玛窦是朋友,搞了半天,对他这个南京刑部侍郎也没个客气,竟不是为了自己,若是为了一个红毛鬼意大里亚!

念及此处,王世贞对李秘也有些缓和,朝李秘道:“既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老夫便帮你一回,明日王绍传王大人来我府上小聚,你便与利玛窦一并过来坐坐吧。”

李秘对su zhou府倒是熟悉,可南京城里都是养老的大官人,他也不认得甚么王大人李大人,虽然明知道王世贞不会敷衍了事,但他还是刺激了一下王世贞。

“李某只是小小捕快,也不认得甚么王绍传李绍传,只要能帮助泰西儒士引着入京也便好了。”

王世贞也是被李秘气得不行,这王绍传名唤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眼下是南京吏部右侍郎,与他王世贞一般,都是文坛巨擘,这王弘诲在嘉靖朝之时,曾义挺海瑞,嘲讽张居正,可是个铁骨铮铮的人物,而且与王世贞一般,有着不少chuan shi之作。

听得李秘言语不敬,王世贞也是气恼得不行,反倒是笑了,朝李秘道:“说的甚么浑话,明日带着利玛窦过来便知,何必无礼多嘴!”

李秘听得如此,也就放心了,朝王世贞拱手道:“既是如此,便先谢过少司马,李某这便走了,不敢叨扰,少司马可记得跟令郎求证一番,省得我做了欺世盗名的行骗之徒。”

李秘说完,也懒得再理会王世贞,出了这门房来,心里却难免叹息,虽然他得到了袁可立项穆乃至于姜太一的赏识,但看来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他李秘。

袁可立之所以接受李秘,是因为李秘探案方面的才华,项穆接纳李秘,则是因为李秘知道很多有趣的新鲜事物,能带来好玩的创意,姜太一喜欢李秘,是因为李秘与他一样,都喜欢研究那些“学术性”书籍。

但王世贞这样的正经文人,李秘果然还是没法相处,这也让李秘越发清楚自己的定位。

心中如此想着,李秘便往府衙方向回去,到了半路,却又让人给拦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