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六百一十一章 游魂野鬼桃李蹊

推棺 第六百一十一章 游魂野鬼桃李蹊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08:20 来源:笔趣阁

早番说过,研究历史决不能完全听信史书,因为史书是后世为前朝所写,难免抹黑前朝的嫌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正如李唐当政之后,便要抹黑隋帝,可所谓的贞观之治,所谓的大唐盛世,没有隋朝开皇的家底,能达到这样的辉煌?

人人都说隋炀帝昏庸,可隋炀帝凿运河,开科举,征高丽,哪一件不是大事好事?

劳民伤财确实不假,可大运河直到千年之后,仍旧在发挥作用不是?

一个个说科举制度八股制度误国误民,可历史上的名臣,哪个不是科举制度提拔出来的?

没有科举制度,寒门士子无法出人头地,权力全都掌控在利益阶级的手中,世道岂非更加黑暗?

后世一些个自诩愤青的人,只知道喷这个喷那个,其实只不过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考。

都说明朝黑暗,昏君奸臣,可有些事情根本就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不需要研究史料,也能够想到的事情。

比如万历皇帝,他是不上朝,却不代表他不理朝政,若他果真是昏庸无能,他能在位四十八年?

明史是清人写的,但要知道,清朝的康乾盛世,人口和经济都要赶不上他们口中最昏聩的万历朝!

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明朝的火器领先世界,而清朝却弃之不用,到了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仍旧还有民间武装用的是明朝留下来的火器,而这些火器所取得的战功,比那些个八旗军的效果还要好,里头的东西也就可想而知了。

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引出一个问题来,后世的朝鲜半岛,将李舜臣敬若神明,甚至很多电视电影,将李舜臣和当时的李朝政府塑造得英明神武,而来自大明的援军则窝囊无用,这是极其让人愤慨的。

并不是质疑李舜臣的个人品质,也不是诋毁他的历史功绩,而是想思考一番,在这场战争之中,明朝援军起了多大的作用,是否真的没有大明援军,朝鲜也能打赢日本人?

这个并不需要看甚么明史,只消看看朝鲜人自己写的《宣祖实录》也就清楚了。

《宣祖实录》是记载李朝皇帝言行决策的史料,是朝鲜人自己写的,相信没有谁会在历史上给自己抹黑吧?

即便再不懂历史的人,稍微分析一下也就明白过来了。

明朝没有出兵之前,日本人第一军团小西行长和第二军团加藤清正等,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朝鲜打得落花流水,全境八道就只剩下个全罗道。

宣祖都说要内附大明,放弃所有领土,到大明境内来避难,几百年之后的所谓历史学者却跟我说,没有明军他们一样能打赢,这不是放屁么!

再看看明朝出兵之后的情况,就更是清楚了。

太祖朱元璋是造反当的皇帝,所以他必须防备别人造他的反,抢他的帝国,所以在军事制度上面下足了功夫,想要调兵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尤其出兵朝鲜这种境外作战的策略,就更是需要时间,兵力也不可能太多。

可大明朝出兵之后,短短半年时间,日本人就被打跑了!

别的也不去提,只说李如松,名将李成梁的儿子,那是声名赫赫的。

李如松的师父是谁?那是堪称大明第一幕僚,有名的才子,诗书画兵“四绝”的徐渭啊!

更何况大明朝还有各种火器,有子母铳,有虎蹲炮,陈璘的水师更有后世*的雏形,火器火龙出水!

这火龙出水一般是用木筒或者竹筒来制作,能够在水面上滑行,攻击敌方战舰,根本就是那时候的黑科技!

所以,想要抹灭大明朝在朝鲜战场上的功绩,根本就是不客观的。

龟船之类的,确实是李舜臣的创举和功绩,但这场战争并非只有海战,陆地上的战役占据多数,李舜臣虽然在海面上赢了,但最终不也没能改变陆地陷落的事实么?

有人说,李舜臣牺牲之后,他的侄儿李莞穿上了李舜臣的铠甲,冒充李舜臣,为的是稳定军心,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李秘知道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李莞此时就在说这个事情!

李莞若不把当时的情况说清楚,守陵人是根本不会放他离开的,而李秘也需要知道真相!

因为这已经不单单是李舜臣的死亡之谜,同样涉及到了我大明朝邓子龙将军的死因!

若果真有人暗中谋害了邓子龙将军,漫说顾全朝鲜大局之类的傻话,李秘势必要让这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李莞的脸上满是痛苦和纠结,他抱着脑袋,拼命地摇头,否认了一切阴谋,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但李秘知道,这不是一个问心无愧之人所该有的表现!

李秘拎起李莞来,朝老头儿问道:“李将军的墓葬在哪里?”

老头儿和守陵人相视一眼,最终还是打起灯笼来,带着李秘来到了李舜臣的墓葬边上。

李舜臣的墓葬并不阔气,墓旁有座小庙,应该是供人烧香拜祭和歇脚的。

这小庙也是别出心裁,因为小庙是照着龟船的模样来修建的,也算是对李舜臣将军的一种纪念。

见到李舜臣的墓葬之后,李莞整个人都有些慌乱起来。

李舜臣所在的德水李氏乃是高门大阀,甚至有着王室的血脉,按说墓葬不该是这样的规制,更不应该没人来洒扫和拜祭。

可李秘从山下走来,山路都荒废了,可见这几年间除了这些守陵人和这对老夫妇,根本就没人来过这里!

以朝鲜百姓对李舜臣的崇敬,不可能不来拜祭,只能说有人刻意阻拦,甚至禁止拜祭李舜臣!

李秘将李莞丢在地上,朝他冷冷地说道:“我也不想知道这其中有甚么故事,你只消说出一个名字来,我便放过你。”

听得李秘此言,李莞也是陡然抬起头来,他的眸光已经出卖了他,因为李秘如此表态,说明李秘已经认定了此事必有蹊跷,而李莞也并未否认!

然而李莞却又摇头,有些颤抖着站了起来,瞬间便抽出自己的长刀来,指着李秘道:“名字?哈哈哈!我不明白你说甚么,我现在是光海君的侍卫,往后他登基为王,我就是内卫长,谁敢委屈我!”

李莞答非所问,但他的话却又带来了一个答案,无论背后是谁,这件事绝对与光海君脱不了干系!

李秘早就知道,朝鲜内斗惨烈血腥,便是王族成员之间,也都充满了阴谋与杀戮,官员们就更不用说了。

从最早的“东人党”和“西人党”,到如今南北两派,朝鲜国内的政治斗争从未停歇过。

然而李秘终究是低估了这帮人的好斗之心,更没想到会以牺牲前线将士作为斗争的代价!

光海君之所以能够上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这场战争之中的功绩,若李舜臣没有死,他的光辉必然被掩盖绝大部分!

李舜臣和邓子龙等人都死得莫名其妙,甚至于临海君与顺和君等人被倭奴所俘虏,所有的一切,衍生出来的好处,最终都落在了光海君的身上!

如今李秘不断逼问,李莞最终还是提到光海君的名字,李秘又该如何去想?

李秘并没有动手,只是长身而立,朝李莞道:“不要逼我出手,否则你的荣华富贵,乃至于性命生死,也不过在我的一念之间罢了,你是知道的。”

眼神足以说明一切,李莞看着云淡风轻的李秘,却是喷着口水崩溃道。

“不!没有谁能夺走我的一切!”

“为了今时今日,我背弃了太多,背负了太多,尔等又岂能设想!某着实不服!不服!”

李莞挥舞长刀,便要冲突出去,守陵人也是双眸放光,一个个围拢起来!

虽然他们手无寸铁,但眸光却锐利如刀!

眼看着李莞就要冲突出去,李秘却突然动了!

他的脚步实在太快,一个箭步上前,便抓住了李莞的后肩,后者转身便是反手一刀!

然而只是叮当一声脆响,他的刀头已经飞了出去!

老夫妇根本就没看到李秘如何出手,便是这些守陵人,也只看到李秘收刀入鞘,却并未看清楚李秘是如何出刀的!

“名字。”

李秘盯着惊骇万分的李莞,仍旧平淡如常地说出这两个字来。

李莞瘫坐余地,朝李秘道:“你斗不过他的……”

“名字。”

这已经是李秘最后的底限,若李莞不说,他不介意将此人交给守陵人,亲自去光海君那里问一问!

然而李莞到底还是妥协了。

他满脸羞愧,呜呜哭了起来,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最终还是开口说出了两个字来。

“周……瑜!”

周瑜当时是神机新营的提督内臣,无论是大明还是朝鲜,只要参加了那场战争,是不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的。

只是谁都没想到,周瑜竟然会跟李舜臣和邓子龙的死有关!

而李秘心里也更加清楚,难怪光海君会不惜冒着得罪李秘,甚至与李秘作对的风险,也要收留周瑜和张角!

见得李莞终于承认,守陵人都落下悲愤的热泪,纷纷围了过来,眼看着就要把李莞给生撕了!

然而李秘所想却又是另一件事,他拦在了李莞的前面,朝守陵人道。

“冤有头债有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们想报仇的话,跟我来便是。”

守陵人看了看李莞,又看了看李秘,终于还是默默地朝李秘低下了头,而后齐刷刷给李秘跪了下来!

他们无法说话,但他们的行动已经告诉李秘,只要能报仇,他们愿意追随李秘!

李秘也终于明白,左黯为何要让他来拜祭李舜臣,终于知道所谓的百万阴兵,到底在哪里!

只是这十几个守陵人,虽然都是武艺高强,视死如归的百战悍卒,但到底差距太远,说好的可是百万阴兵啊!

“人还是太少啊……”李秘也是下意识低声说了这么一句,不过一直在旁边看着的老头子,此时却是走到李秘的面前来,朝李秘道。

“你想要多少人?”

李秘看着老头儿,也如实道:“实不相瞒,周瑜和张角得了光海君的保护,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去报仇,人手自是多多益善……”

老头儿叹了口气,而后取出一个陶笛来,呜呜吹响,那笛声便如百鬼也哭。

而整座山林之中,开始窸窸窣窣响起轻微的脚步声,无数的守陵人如同一个个游魂野鬼一般,从黑暗的山林之中,显露出身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