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五百六十一章 穷途末路仍理智

推棺 第五百六十一章 穷途末路仍理智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08:20 来源:笔趣阁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法医们能够通过创口的形状和形态,来判断凶器的一些细节。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同的凶器会留下不同的创口,无论是切创还是砍创或者是刺创,就比如刺创,通过创口的形状可以判断凶器的形状,通过创口的深度,可以大概推断出凶器的长度等等。

打个比方,如果刺创的伤口呈现长三角形,可以说明是单刃锐器,如果是倒水滴形,非但可以说明是单刃锐器,还能推测出这单刃锐器是厚背的,而创口呈现两头窄中间宽的纺锤形或者棱形,则说明是匕首或者长剑之类的双刃锐器。

船舱里的受害者们并未出现刺创口,身上创口大多是砍创,而且李秘还发现,这些人的手臂等部位,没有出现甚么防御伤。

这也就意味着,凶手与受害人差距太大,受害人根本无力抵抗,连防御伤都没来得及留下,就被凶手砍死了!

而且创口集中于颈部头部等要害之处,往往是一击毙命,足见凶手果决狠辣,经验丰富,毫无怜悯之心!

“这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职业杀手,惯用左手刀,刀器弧度比较大,应该是一柄弯刀。”李秘蹲在尸体边上查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

“刀器劈砍之时,收刀的时候往往会在创角留下拖刀形成的切割痕迹,这些尸体伤口的切创比较明显,创口中间深两边浅,拖刀痕迹太长,都说明所用乃是弯刀,而创口方向角度与生理体位的对比便可知道,他惯用左手刀。”

李秘习惯性地向小伙伴们解释着,这一路追踪周瑜,与其说是这些小伙伴协助李秘,不如说是李秘在将自己的本事传授给他们。

也正因此,刘知北和索长生等人也在解析诸多实例的过程中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听得李秘的解说,刘知北也努力搜索记忆。

“朝廷严禁兵械,行走江湖的镖师等,刀剑锐器大多有备案,虽说不少人私自打造和使用兵器,甚至有不少奇异的兵器,但数得上号的却是不多。”

“朝廷对佩剑的管制倒是不严,但剑术想要有所成,没个十年八年是不行的,大多佩剑的,都只是为了潇洒好看罢了……”

“刀器简单易学,有一把子力气就能砍人,江湖人士最是惯熟,但无论如何,弯刀这种东西,都不是中原人士能用的,会不会是倭刀?”

“不太可能是倭刀。”李秘摇了摇头,指着那创口道:“若是倭刀,必然很长,回旋和连续出刀的速度会受到影响,这里人太多,一窝蜂逃散,他不可能如此迅捷就解决战斗,而且倭刀很薄,虽然使用了包钢技术,但刀背还是很薄的,但这些创口太宽,应该不是倭刀。”

李秘想了想,便抽出猿飞佐助的刃刀来,一边解说一边演示:“从创口和墙上鲜血喷溅的痕迹来看,此人招式大开大合,出刀肆无忌惮,收刀却很果决,更像是北方的风格……”

“北方的风格?”刘知北摸着胡子,沉思了片刻,而后皱眉道:“先前顺风社为了绕过朝廷,偷渡倭国,协助许仪后义士,派遣咱们几个到辽东去探路,我倒是见过一些北方的武林人士,若说刀手,建州女真部倒是不少,而且用的都是弯刀……”

“建州女真?”李秘也有些谨慎,此时努尔哈赤还没有建立后金,但他凭借着祖辈留下来的十三甲,趁着大明朝援朝抗倭,已经相继兼并了海西四部,收拾了东海女真,甚至创建了八旗制度,不过他仍旧承袭了大明朝封的指挥使官衔,还不敢称王称霸。

然而周瑜与太平道已经牵扯到一块,如今又跟建州女真产生关联,李秘由不得警惕起来,仿佛嗅闻到了一个惊天大布局的气息。

“无论如何,咱们必须抢在此人前头,否则还有更多人受害,此人心狠手辣,毫无怜悯之心,滥杀无辜,这一路还不知要杀多少人,这附近有没有捷径可以抢先抵达舒城县?”

此时就体现了刘知北这样的江湖老手的作用了,若没有刘知北等人,李秘只能循着常规路线,根本就做不到抢先一步。

听说李秘要放弃这杀人狂和周瑜,刘知北也有些担忧:“大人,那周瑜非常的狡猾,若他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咱们不再追击,他最终却没有落脚舒城县,就断了踪迹,江湖水深,只怕很难再找到头绪了……”

李秘却摇了摇头,朝刘知北道:“周瑜一路南下,目标很明确,过家门而不入是不太可能的,他说到底心里还是有些情怀的,看似务实且高效,但眼下正是他落魄之时,心里头那点小浪漫是要发作的。”

李秘指着那琴道:“这杀人狂之所以不动这琴,并不是因为周瑜爱琴,而是因为这琴让周瑜给动过了,他可以悄悄为周瑜善后,但却不敢冒犯周瑜,这在前面几个凶案里头都看得出来的。”

听得李秘如此缜密的分析,刘知北也终于是点了点头,朝那掌船的老大道:“黑鲨,走北面的芦花渚,绕过鹤顶沙,再往西走五里,便是舒城县境了。”

走水行舟这种事情,自然少不了水狮七子,不过为了追求速度,李秘也不能将所有人都带过来,加上李秘需要他们去征召武林势力,也就分工做事了。

黑鲨是他们的老大,经验最是丰富,虽然沉默寡言,但对各路水帮船帮等很是熟悉,又是道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李秘没道理不带上他。

听得刘知北吩咐,黑鲨也不多说,撒开膀子便摇起船橹,那船儿平稳地加速,很快就似那鱼儿一般,钻入了旁边的芦苇荡,进入了弯曲而隐秘的水道。

这烟雨蒙蒙的日子,也是平添伤感,疏风三两配劣酒半斤,周瑜已经喝得有些晕乎了。

他一直是个非常理智的人,也并不酗酒,然而此时的他却不得不喝上两口。

张宝死了,京城里的吴营势力几乎被扫荡清洗干净,各地官府也在秘密追剿,因为与朱翊钧合作,吴营暴露了太多,锦衣卫缇骑和东厂番子是照单抓人,没半点难处。

再加上事发突然,他根本来不及警告各地的分舵,因为他疲于奔命,以致于各地分舵受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眼下吴营也是落水老狗,他的心血几乎付之一炬,他感受到了无法掌控局势的那种无力感。

明明知道后果,明明知道自己可以阻止这一切发生,挽救自己的事业,可就是因为李秘如同疯狗一般跟在屁股后头,他却抽不出身去救吴营的那些人,周瑜又如何能不惆怅?

虽说都与东吴大都督周瑜有关,但庐江县却远不如舒城县热闹,因为舒城县是周瑜的出生之地,而庐江县却是周瑜的葬身之处。

人们都喜欢去探寻英雄是如何诞生和成长的,因为他们渴望能够复制英雄的传奇,但他们却不喜欢英雄的陨落和死去。

墓葬已经有些破败,旁边立着一块碑,上书:“吴名将周公瑾之墓”,那还是明朝正统年间,提学御史让庐江县令修葺墓葬之时所立的。

周瑜故意往舒城县去,其实也是为了引开李秘,目的就是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他一路上故作浪漫,可不是真的伤春悲秋,只是算准了李秘的念头罢了。

周瑜看着那墓碑,也是摇头一笑,那笑容苦涩而悲怆,他的双眸之中充满了不甘,不甘很快变成了愤怒,他猛然抽出长剑,唰一声便斩了出去!

剑刃撕扯空气,发出毒蛇一般的嘶嘶声,然而墓碑却完好无损,没有留下任何的剑痕!

周瑜想要与“周瑜大都督”这个身份彻底决裂,反正吴营已经名存实亡了,但他王佐还在!

周瑜没有了,他王佐还能成事!

即便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甘和愤怒,他最终也没有丧失这份理智,因为他知道,自己若在此留下剑痕,李秘一定会发现,这发泄怒气的举动,会为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他默默地收起了倚天剑,绕过墓葬,又走了二里地,七弯八拐,看着很是凌乱,其实每走十几步,他都需要抬头望天,四处查看周遭地形,心中默算着些甚么。

短短一小段路,他竟然走了小半个时辰,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一座山坡下。

这里荒草丛生,山坡上却有着一座破败的大都督庙,只是少有人拜祭,香火早已凋零。

周瑜可不是回来拜祭自己的,他确实有才情,也很烂漫,但那都是安乐之时才能享受的东西,他也绝不会为了浪漫,就冒着生命危险回来,毕竟他不是李太白。

他之所以回来这里,是为了取一样东西,一样谁都没想到的东西!

很多人都认为,好东西一定会放在墓葬里头,事实或许也确实如此,但群英会历经这么多皇朝,不知塑造培养过多少任周瑜大都督,墓葬早已被群英会挖空了,非但是周瑜的墓,其他三国名人的墓,他们都挖了个遍,墓葬里头又哪里还有甚么好东西能留下。

周瑜很快便走进了那破庙,又过得小半个时辰,才从里头走出来,身上却多了一个布包,看着很是沉重,长长短短,因为裹布太短,依稀能够看到六个剑鞘的尖头。

是的,周瑜之所以不惜冒险回到庐州,就是为了取回东吴的大帝六剑!

这可不是梁铜承和那少年剑师铸造的赝品,而是货真价实的吴帝六剑!

周瑜没有太多停留,一路往庐江县里头走,到了傍晚时分,才在城门口外头的一处破烂酒肆前头停了下来。

酒肆门口站着两个小伙计,看起来年纪不大,但眸光很是锐利,若李秘在此,当认出此二人,因为其中一个是戚长空,另一个则是那少年剑师!

周瑜看着这两个年轻人,缓缓将背后的吴帝六剑放了下来,有些粗鲁地丢在地上,仿佛丢了一堆破烂农具。

“我是王佐,再不是周瑜,你们也再不是陆抗,但规矩不会变,你们里头,只有一个能跟着我,你们自己决定吧。”

适才还面无表情的两个少年,仿佛瞬间活过来的雕像一般,眸中陡然烧起了杀戮的烈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