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推棺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

推棺 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

作者:离人望左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08:20 来源:笔趣阁

李秘的提前抽身,果真是打乱了朱翊钧的节奏,听得李秘这般说,朱翊钧便皱起眉头来,一脸不悦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卿说的甚么话,你接连几件事都办得很不错,朕还要委以重任,眼下哪能回去提亲,莫非你心里还在怨朕薄情不成?”

朱翊钧这么说,李秘哪里敢胡乱回答,心里虽然看出了朱翊钧那点心思,但还是故作惶恐道:“臣不敢作此想法,妄议立储非人臣所为,本就是臣思虑不周,虽然臣也是想替圣上分忧,但对朝堂的事情到底不在行,言语失当,圣上责罚也是理所当然的……”

国储大事关乎江山社稷,虽然最终还是皇帝来决定,可如果皇帝打破祖制,做出不合礼法的事情来,大臣们却是有权反驳和谏言的。

然而李秘此时的这句非人臣所为,也让朱翊钧听起来很舒服,便朝李秘道。

“你心里有怨气也是正常,不过朕还没有年老昏聩,此时谈立储还为时尚早,这些朝臣却再三逼迫,你让朕如何不恼?”

朱翊钧也是不吐不快,如此说出来,倒也轻松了,便继续说道:“朕也不妨与你说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沛儿到底是朕的骨血,虎毒尚且不食子,朕又如何不心疼这孩儿?”

“只是你也见过的,沛儿生性内敛淡漠,望之不似王子,若不是今次掌掴光海君,朕还不知道他竟还有这般胆色和自尊,也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子孙,到底是不输人的……”

朱翊钧说到这里,也是眉头舒展,很是欣慰,李秘也知道,该是光海君和朱常洛争执一事起了效果,便朝朱翊钧道。

“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人总归是要长大的,有些人早些,有些人则慢些,但大皇子也才十岁不到,太过苛责反倒有些拔苗助长,若能够多些见识,圣上或许会从他身上发现更多的惊喜……”

“圣上该知道,李秘不是那些古板的文官,若不是武举,李秘连正经出身都没有,至于甚么长幼有序维护正统甚么的,大道理虽然懂,但我不会墨守成规……”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三皇子,臣都只是一面之缘,不存在任何偏颇,臣又何必如此热心……”

李秘也是掏心掏肺,说得李敬妃都点头不已,但朱翊钧却朝李秘摇头苦笑道。

“看来李卿对宫里头的事情还真是一点也不了解,沛儿自小体弱,看起来也就只有十岁,其实他已经十三岁了,与光海君年纪相仿而已……”

“甚么?十三岁了?”李秘也是惊愕不已,对历史不熟也真是吃亏,无法推算具体的年岁,加上他也不好多问皇子年纪,与王恭妃也没有聊到这个问题,眼下也是有些震惊。

不过也难怪朱翊钧的改观会如此大,若是朱常洛比光海君小几岁,对比还没有那么强烈,既然是年纪相仿,差距看起来就大太多了!

而李秘不知道的是,朱常洛一直在宫里陪着母亲,但母亲王恭妃并不受重视,朱常洛过得又委屈,所以即使已经十三岁了,但朱常洛却是仍旧没有读过一天书的!

李秘的惊讶是发自真心,落入朱翊钧的眼中,他就更是亏欠,朝李秘道。

“这些年确实苦了沛儿,所以我也不怪你,李卿你的一番话,也让朕有些感触,所以今次,朕决定让沛儿替朕出征朝鲜!”

虽然李秘早有预料,但朱翊钧亲口说出来之后,李秘仍旧还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过朱翊钧很快就朝李秘道:“可别高兴太早,沛儿若是替父出征,你必须随行护卫,保证他的安全,否则这事情也就免提了。”

李秘不想上战场,那是因为他不懂打仗,所以不掺合打仗的事情,让他去保护朱常洛,在大后方,也不是不可以,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毕竟真要打仗,神机新营必然是最重要的战力,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都在神机新营和五千营里头拼命,李秘又岂能留在京城苟且偷安?

朱翊钧见得李秘答应下来,也是欢喜,朝李秘半开玩笑道:“你们都盼着朕做这个决定,往后在朝堂上,可不能再逼着朕表态,否则这事情可没完了!”

李秘也知道这是朱翊钧的底限,当即便点头称颂了一番,李敬妃趁机结果话头来,又与李秘聊了聊甄宓的事情,这才将李秘送出了皇宫。

沈鲤是与李秘一并离开国宾馆的,知道李秘要入宫,也在外头等着消息,见得李秘满面喜气,便激动地走过来问道:“圣上同意了?”

李秘用力点了点头:“是,同意了!大皇子要出征了!”

沈鲤哈哈大笑起来,又问了细节,这才满心欢喜,要与李秘庆祝一番,拉着李秘往自家去,平素不好酒的他都好好喝了一场。

今夜,注定是朝臣们的狂欢,虽然是小道消息,不可随意宣扬,但很快就传遍了官场,那些个文官们都视为是他们的胜利。

虽然是李秘冒着被剥夺官职的代价才争取来的,但很多人都认为,李秘只是临门一脚,他们才是争取了十年的功臣!

李秘也不在意这些,从沈鲤家回来之后,便美美地睡了一觉,毕竟他也是好好喝了一顿的。

这也不知睡了多久,秋冬丫头突然进来叫醒他,看看外头的天时,才知道已经傍晚,沈鲤已经在外头等着他了。

李秘赶忙起来,用清茶漱口,换了衣服,这才匆匆出来见面,却见得沈鲤一脸愁容坐着,李秘也有些紧张起来。

“圣上反悔了?”

沈鲤摇了摇头:“倒是没反悔,不过老夫终于知道他为何让你不要再闹了……”

李秘一脸疑惑,沈鲤却是继续说道:“圣上今日朝会上跟朝臣们做了一桩买卖……”

“做买卖?”李秘更是一头雾水。

“是,圣上已经让步,让大皇子替天子出征,但条件是,内阁必须奉诏,答应三王并封!”

“三王并封?”

“对,同时封大皇子朱常洛、三皇子朱常洵和五皇子朱常诰为王。”

李秘听着更是迷惑了:“这不是好事么?大皇子被封王,岂不是离东宫之主更进一步了么?再者,想要替圣上出征,总要有个名分不是?”

沈鲤闻言,也是哭笑不得,朝李秘道:“圣上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

“故技重施?”

“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到底还是没有认可大皇子啊……”

李秘越听越糊涂,沈鲤也不再卖关子,一口气将当年之事说了出来,李秘才恍然大悟。

张居正被清算之后,内阁首辅也开始换人,名臣申时行等接连上任,到了王锡爵任首辅之时,朝臣便提出要皇帝立储。

皇帝说朱常洛还小,等十年过后,就举行册立大典,其实是在拖延时间。

到了前几年,皇帝终于是捱不过朝臣的逼迫,便拟定了一个方案,要将长子、三子和五子一并封王,让内阁拟旨颁布。

用朱翊钧的说法是,皇后虽然现在没有生育子嗣,但还年轻,说不准甚么时候就生个儿子出来了。

照着规矩,无论大小,皇后生出来的便是嫡子,要封太子,那也是皇后的嫡子才有资格,可若是将朱常洛封了太子,皇后生出儿子之后又该如何遵守规矩?

所以将三王并封,虚太子之位以待皇后,若到时候皇后实在生不出儿子,再从三王之中选一个。

这说法虽然很合理,但朝臣们却看出了朱翊钧的用意!

朱常洛比朱常洵的优势就在于长子的身份,如今朱翊钧用皇后有可能会生育为由,分封了三王,就等于剥夺了朱常洛的优势,到时候他就能够名正言顺从三王之中挑选有才能的,比如朱常洵!

朝臣们看穿了他的心思,便如何都不愿奉诏,那圣旨就在内阁里头封着,可首辅王锡爵终究还是妥协了,内阁最终奉诏!

然而朝臣们却不答应,他们认为王锡爵屈服,是文官们的耻辱,辜负了朝臣们对他的期望和信任,朝臣们纷纷发起奏章,弹劾王锡爵,王锡爵也最终落马,三王并封最终没能得逞。

王锡爵是个不错的能臣,任内有不少大功绩,一世英名虽然不算毁在这个奉诏的事情上,可却在最当打的时期,落寞退出了朝堂。

朱翊钧曾经几次请他起复为官,但王锡爵与朝臣们的分歧实在太大,在文官集团里头待不住,也只能作罢,换上了赵志皋等人。

沈鲤这么一解释,李秘也是恍然,本以为是好事,没想到朱翊钧终究还是没有认可朱常洛。

而沈鲤也提到,朱常洛也就去年前年才开始读书,这也一度让李秘感到非常的震惊!

不过事已至此,只怕双方都必须做出让步,朝臣们不同意三王并封,朱常洛就不能替父出征。

只是权衡一番,若朱常洛在出征过程中表现出众的话,也算是增加了筹码,而且替父出征本身就是奠定身份的一个举动,或许朱翊钧提出三王并封,只不过是不愿意输给朝臣罢了。

他是个要强的人,堂堂皇帝,圣旨都让你们给打回来,寻常圣旨也就罢了,老子连自家继承人都无法自己决定,所以才与朝臣们怄气了这么多年,没道理一下子就低头认输了的!

或许这个决定也只是恶心一下朝臣,赢回自己的面子,可无论如何,朝臣们到底是心里有个疙瘩的。

接触了这么多次,李秘也越是看不懂朱翊钧这个人,所谓君心难测,大抵如是,他对朱常洛的态度到底能转变到何种程度,也只能盼着朱常洛的表现能够让朱翊钧满意了。

可也难保朱常洛出征期间,朱翊钧不会对朱常洵等人做其他安排,而且沈鲤也说了,分封之事也不是马上要去办,至于到底如何,也要静观其变。

无论如何,在朝臣们以为取得胜利之时,朱翊钧用这么一手,向朝臣们证明了一个事情,任你们再如何闹腾,你朱爷爷到底还是你朱爷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