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工 > 0770 宝物琳琅

天工 0770 宝物琳琅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6:50 来源:笔趣阁

紫红锦缎掀开,下面露出的是一个个藤箱和木箱。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苏进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箱子全部都是传统文物修复界专门用来保存文物的。有意思的是,藤箱的造型跟他曾经在机场看过的那些一模一样,显然是同一个出处。

祝使由走到一个藤箱旁边,把它掀开,露出里面的精美瓷器。

他随手拿起一件,细细抚摸了一阵子,将它放回去,挥手道:“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宴会珍品,请大家自由享用!”

与此同时,殿门大开,食物的香气飘了过来。

学徒们流水一般鱼窜而入,手里捧着托盘,托盘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精美食物, 放置在一边的案几上,供给宾客以及十族的子弟随意取用。

显然,正古十族长年居于海外,也学习了海外的一些风气,譬如这宴席,就不是传统中式的围坐而坐,更类似自助餐的形式。

苏进身后一阵骚动,展大师、任爷等人开始议论了起来:“这是……正古十族从海外带回来的文物?”

“听说是其中一部分。”

“只是一部分,那也是稀世珍品啊!当初他们从华夏出去的时候带走了一批,在海外又保护了一批流失文物……他们手上的好东西,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椅声脚步声错杂而起,两位鉴定师和几个收藏大家一起站了起来,往箱装文物的方向去了。

至于刚刚拿进来的那些精美食物,没一个人多看一眼。

“要过去看看吗?”苏进问张万生。

“唔。”张万生的眼睛也一早就盯着那边了,却在听见苏进的话之后,才点了点头,貌似勉强地站起了身。

苏进跟张万生一起过去,原地只剩下周景洋和他助理两个人。

周景洋懒懒散散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苏进的背影。

这个助理是专门为他打理文物收藏方面工作的,当然也很好这个,现在他听见那边嘈杂的声音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早就已经心痒痒的了。但是老板不动,他当然也不敢动。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问道:“老板,你不过去看看吗?”

周景洋这才瞥他一眼,很随意地摆了摆手说:“你要看就过去看吧,我在这坐一会儿。”

助理知道老板说话向来算数,立刻如获至宝地站了起来,匆匆忙忙地往那边去了。

周景洋一个人又坐了一会儿,终于站起来,却没有去文物那边,而是走到桌边,拿了些食物,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苏进此时已经把周景洋的存在完全忘在了脑后。

就像所有人一样,他一走到那些箱子旁边,看见里面装着的文物,眼睛立刻发直,整个人完全被吸引了过去。

这时箱子旁边人已经很多,但是看见苏进过来,好几个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一点的那种,自动往旁边让了让。

苏进没有留意,他面前放着的是一口木箱,箱子里装的全部都是金银器制的文物。

箱子里文物非常多,摆得整整齐齐,甚至有点拥挤。

在场的全部都是专业人士,因此箱子里的文物也没像博物馆展馆那样与人隔绝,而是可以随意取出来观赏。

苏进伸手拿出了一个银盘,放在手上细看。

这是一个银质鎏金平盘,直口,平折沿,折腹,外底微内凹。它的口沿与内外腹部各饰有三组变体龙凤图案,内底錾盘龙三条。这些图案规则而精美,錾刻精致娴熟,线条极富旋律感,对苏进来说甚至是熟悉的。

这盘子名叫秦鎏金龙凤纹银盘,出自秦朝,是当时的盛食器。

在苏进上个世界里,它于1979年出自齐王陵的陪葬坑里,是正式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后来被收藏在山东淄博市博物馆。

按道理来说,这件文物在这个世界应该还没有出土,它却出现在了这里……很有可能是盗墓贼将它盗出,最后流落到了正古十族的手里。

苏进又抚摸着它欣赏了一会儿,将它放了回去。

看来他的想法是对的,他刚刚把银盘放回去,另一个人也把手中文物放还了回来。

那是出自西汉的一件银器,也是盛食器。

这是一个有盖银盏,弧形盖,子母口,喇叭型铜圈足。

它的造型非常特别,主体是银质的,盖顶的三个装饰用牛钮以及底部的盏足都是青铜制品。因此它盏身银亮,一头一脚都泛着铜绿色,非常新颖少见。

苏进知道,它同样出自齐王陵,在他上个世界同样保存在淄博博物馆。

现在在这个世界,它与上件银盘也应该是同样的出处吧……

西汉衔玉龙金带钩、西汉龙凤纹银铺首衔环、东汉八角圆环嵌松石金饰、东汉累丝镶嵌金辟邪……

眼前的一件件金银器文物全部都经过正规的修复打理,恢复了金银特有的灿烂光泽,又不乏时光积存的古韵,富丽堂皇,令人眼花缭乱。

周围的啧啧称奇声不断传进苏进的耳朵里,可以听出,就算是正古十族的人也不是全部都欣赏过这些文物。

大部分时候,它们都被收藏在正古十族的仓库里,密而不宣。

十族的人知道族内仓库里存有重宝,也知道不断有宝物添加进去,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一鉴它们的全貌,只有在需要使用时才能提交申请,暂时借用。

至于那些收藏家和鉴定师,早就已经全部看呆了。

他们知道正古十族收藏的宝贝多,但万万没想到会多到这种地步。

他们觉得,这次清月宴真是来对了,正古十族这样的安排,才算修复师的一场盛宴!

苏进往旁边走了两步,看向旁边另一只箱子。

这只箱子里装着的是文物里比较稀有的种类,竹木牙角。

竹刻、木雕、象牙以及犀角雕刻工艺,往往被合称为竹木牙角雕,有时候也会把果核雕刻等也包括进来。

这种工艺历史非常悠久,有的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之前。但它正式留存下来的资料与内容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

明代中晚期以后整个工艺美术领域的繁荣与发展,带动竹木牙角雕刻也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实物制品与文献资料,留存下来的大量名家作品与私坊工艺,成为了文物收藏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大部分情况下,竹木牙角作品,尤其是前两种,在文物市场上的价格都不算太贵,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常见的。

几百块上千块,已经能够收到比较不错的作品了。

但现在,苏进的目光刚刚转移过去就已经凝注了起来。

他的手更是直接伸出去,捧起了其中一件。

是的,真正是捧。

那小心翼翼的手势,好像捧起的是一件无比珍奇的宝物一样。

事实上也正是宝物。

这是一件竹雕仁女图笔筒,圆筒,色泽深红。外壁镂雕一仕女,头戴风帽,傍石而立。身周洞石壁立,通透异常,古松穿岩而出,蟠曲矫健。石壁上有阴刻行书,写明了作者的名字以及成品的年份。

但就算不看名字和年份,苏进也能一眼看出它的来历。

竹刻史上有三位里程牌式的人物,通称“嘉定三朱”,是祖孙三人。祖父朱鹤的出现,代表着文人竹刻的正式登场。

朱鹤的设计理念是“以画法刻竹”,使得竹刻的艺术水平和书画韵味大大提升。

这个笔筒的作者是朱三松,是朱鹤的孙子,也是嘉定三朱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有青出于兰而胜之蓝的美誉。

这件笔筒集镂雕、浮雕、阴刻等技法于一体,乃是精品中的精品。

这件笔筒苏进在上个世界也曾经见过。

它收藏在故宫博物馆,是故宫万千藏品中的一件精品!

而这一箱里其他几件,封锡爵的竹雕白菜式笔筒、李希乔的竹雕溪山行旅图笔筒、江春波的沉香木雕山水图笔筒……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拨弄一般,让这些故宫精品全部聚集到了这里,出现在了苏进眼前。

这一箱里的所有文物,全部都是他在上个世界的故宫博物馆里见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