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无悔九二 > 第208章 越俎代庖当老师(3/5)

无悔九二 第208章 越俎代庖当老师(3/5)

作者:墨老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3:59 来源:笔趣阁

吴小正知道,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凭实力说话。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所以他开始从这个方面动脑筋。

很快他就有了主意。

他决定玩一把大的。

吴小正现在真的有点玩上瘾了。

他觉得,像他这种什么都经历过了的中年人,很多事情都已经看开了、想开了,因此现在对他来说,开心最重要。

怎么样最开心?

那就是玩,各种玩,玩得心跳,玩得刺激。

虽然说他现在是在学校冒充中二少年,可中二少年也有中二少年的玩法啊,今天早上不就已经证明了,用中二的玩法来玩,不是也很开心吗?

因此他说道:“温老师,要不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对于吴小正的突然情绪转变,温文有点吃惊,好奇地问道:“玩什么?”

“要不这节课我来帮你上如何?”吴小正直接说出了用意。

“开什么玩笑,不行!”温文立马就拒绝。

如果是别的游戏,温文可能还会陪吴小正玩一下,但这是她的工作,她不可能拿此来开玩笑。

吴小正当然是不会放弃的,他说道:“你不是担心我的自学能力吗?不如让我来讲一下课试试,看看我是否具备这个能力。”

“不行。”温文还是一口回绝。

吴小正很认真地说道:“温老师,你是年轻老师,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应该大胆去尝试,让学生去上课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如果效果好的话,说不定反而会激发大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这是一句很有诱惑力的话,温文有点心动了,但她还是不敢轻易答应。

“温老师,掌控权在你手里,如果你觉得我讲得不好的话,你随时可以赶我下来。”

吴小正甩出了最后一颗砝码,也是最有分量的。

温文真的动心了。

她问道:“那你想讲什么?”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今天你应该是打算上新课,讲《白杨礼赞》吧,我就讲这个。”

“行,那你上去试试。”

也许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温文完全被说服了。

此时正好上课铃响起,吴小正拿起了自己的课本,直接往讲台上走去。

温文则在吴小正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同学们非常的惊讶。

因为温文和吴小正刚才的对话,是在教室的一角小声说的,在嘈杂的氛围之下,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他俩的对话。

已经上课了,这家伙走上讲台干什么?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还有,为什么温老师坐在了他的位置上?

吴小正开口了。

“同学们好,今天的这节课由我来代替温老师来上。”

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纷纷扭头看向了最后面的温文。

温文笑而不答,表示认可了吴小正的说法。

“在这节课,大家可以叫我吴老师。”吴小正一本正经地加了这么一句。

大家立马就哄笑成一团。

吴小正大声地叫道:“上课。”

班长谢东青这才反应过来,立即应了一声:“起立。”

这是标准的上课流程。

大家见吴小正是认真的,立刻收起了笑声,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请坐。”

吴小正双手一压,很有老师的风范。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好奇地看向了吴小正,想看看他到底想讲什么。

“请大家翻到课本的第一课,今天我给大家来讲《白杨礼赞》。”

吴小正拿起了粉笔,刷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下了“白杨礼赞”四个大大的字。

温文点了点头。

别的先不说,光是这4个大字,就让温文自愧不如。

“结合这节课,我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方法。”

吴小正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这个年代,大多数老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填鸭式教育。

包括温文。

所谓填鸭式教育,就是老师讲什么,大家就听什么。很少去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多去思考。

“首先我提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这篇课文明明是在写人,在写一种精神,为什么赞的却是一棵树?直接写人不是更好吗?”

吴小正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明明是写人,为什么要写树?

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因为在课本上面,除了文章本身之外,还有这篇文章的简单创作背景介绍,并重点指明了这是一种象征的写法,并指出了象征的意义。

但书本上那些简短的文字,还很难让这个年龄的学生们去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也正是大家感到疑惑的问题。

温文又忍不住点了点头。

她不得不承认,吴小正的这个问题确实直指这篇课文的核心,但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竟然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开奖。

那这个家伙会怎样围绕这个问题来讲呢?他又会讲些什么呢?

连温文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吴小正开始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讲述。

“为了很好地了解这个问题,请大家花一分钟看一下书上的创作背景。”

大家的节奏完全被吴小正带起来了。

书上的创作背景是一段简短的文字。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关于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书上的文字就这么多,大家不知道吴小正为什么让大家先看这个。

“书上的介绍太过于简单,大家不妨听我详细给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等我讲完之后,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整篇课文也就很好理解了。”

吴小正说出了他的用意。

温文眼睛一亮,又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入手点。

她开始好奇,吴小正接下来到底能讲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