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梁和精神

战斗在甲午年 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梁和精神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3:40 来源:笔趣阁

“原来老佛爷早有准备,不知圣旨上面写的是什么?”

看到这一幕,李经方的脸上不禁露出喜色,刚才李鸿章说的太过骇人,让他简直难以接受。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潜意里,李经方倒希望和谈顺利,战火消匿,然后何长缨跟抗倭军能安然渡过之后的那场危机,最好成为父亲的膀臂,继续延续北洋的荣光。

李鸿章脸上面无表情,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事儿今天走到这种地步,已经是破路者登天,后退者死!

自古成王败寇,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

就算何长缨不愿意去做,他的这个已经羽翼丰满的团体,怎会轻易罢休?

随着战马群的逼近,何长缨,徐邦道,贾起胜三人三骑并行,已经可以远远看清他们的脸孔。

似乎均是没有丝毫的笑意!

骑兵马队踏过开始融化的大龙河,马蹄踏在冰面上,溅起团团水花。

何长缨三骑并列走上河堤,朝前又缓步慢跑了三十余米,何长缨就突然高高的举起右手,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

上了河堤的骑兵,立即无声的在三骑身后排列队形。

不久,一个长百骑,宽六骑的骑兵方阵,萧杀陈列在驿站东方三百米处的大龙河西岸。

春风掠拂原野。

一面猩红招展的红旗,迎着春风漫卷。

六百铁骑萧然无声,均是左手单持毛瑟连发利枪,后面背着扎着红绸布条的战刀,和前方并骑的三人一起,犹如凝结成一尊军灰色刚硬无锋的重山。

这尊重山虽然没有突出的锋线,然而在视觉上就能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澎湃力量。

大巧不工,重剑无锋!

骑在最前正中的何长缨,又一次的高举右手,做了一个手势。

“裆!”

一道整齐的金戈之声响起,六百把战刀从骑兵背后抽出,斜指北方天空。

刀林在西方的夕阳里,炸出团团雪亮的利芒,刺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他想干什么?”

在这一刻,驿站里面所有人都是悚然而惊,头皮,背后上,炸出团团细密的汗珠子。

而周围看傻了的皖南步兵,一个个惊骇的站了起来,纷纷东张西望,寻找万一情况下的逃命之路。

在大龙河岸,何长缨随即又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哗!”的一声,所有长刀入鞘,东面的雪亮刀阵,重新变成军灰色的重山。

“聿”

在声声马鸣声里,骑兵方阵随即分成近二十支骑兵小队,朝着四周运动而去。

原地只留下十余骑骑兵。

然后驱马而来。

“呼”

“这群王八蛋,骇死老子了!”

“槽,都吓得老子直尿!”

驿站里面,顿时一片轻松的咒骂声。

“安之这是干什么,示威?”

李经方站在窗户边,刚才也是吓得脸色发白,心里面全是莫名其妙。

“不是示威,是亮出拳头,显示他们还能打,表示誓死不愿和谈,一会儿好大义凛然的劝老夫别当千夫所指的卖国贼;啧啧,这戏做的,真不错!”

李鸿章的话里面全是赞扬,然而声音却是那么的冷。

“安之,你真是这样的人么?”

李经方的心里,不禁也摇摆了起来。

在驿站外,何长缨几人下马,走进驿站的院子。

“三位将军练得一手好兵,”

王文锦刚才也被唬了一大跳,心里面暗骂着,脸上却是笑嘻嘻,然后猛然声音一变,大声说道:“何长缨,徐邦道,贾起胜,夏,接旨!”

在李家父子的眼里,何长缨几人跪了下去。

“何长缨战功卓绝,忠心勤王,升任镶黄旗都统,,所部军队即刻赴廊坊驻营,如无旨意,不得擅自出兵。”

“徐邦道战功卓绝,忠心勤王,升任直隶提督,节制直隶诸军。如无旨意,诸军皆不可离营衅战。”

“贾起胜战功卓绝,忠心勤王,升任鲁东提督,暂于何长缨分统抗倭军。约束军队,无旨不得离营。”

“兵部左侍郎王文锦为钦差大臣,节制诸军,有先斩后奏之权。”

“臣领旨!”

看到抗倭军三个将领接了圣旨,王文锦从昨夜得到老佛爷钦点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下面就是率军去廊坊,按着老佛爷的旨意看死这群兵痞子,让他们一个都不能出营,以免坏了和谈大计。

何长缨,徐邦道,贾起胜,唐绍仪四人上了二楼求见李鸿章,李经方挤着笑容,迎进客房。

“卑职给中堂请安!”

四人看到坐在椅子上的李鸿章,连忙半膝跪下行礼。

“”

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有外面的各种声音,李鸿章目光直直的望着跪下的四人,半响不语。

徐邦道是北洋系的‘老人’,不过当年朝鲜壬午事变,代理北洋大臣张树声借机想搞倒自己,这个徐邦道立场不稳,事后就被雪藏了十二年。

没料到这次借着朝鲜再乱,跟着何长缨混得风生水起,居然取代了聂士成,当上了直隶提督。

贾起胜自己一直待他不薄,不过在他和卫汝贵之间,一直偏着卫汝贵,哪料到卫汝贵已经成了刀下之鬼,他贾起胜眨眼却成了鲁东提督。

还有这个唐绍仪,是自己很看好的一个年轻人,原先是袁世凯的膀臂,现在跟着何长缨;今天既然能把他带着,可见在何长缨的心里也是十分的看重。

然后,李鸿章就把目光投向了半膝跪着的何长缨。这个让他又喜欢,又恼怒的年轻人。

“在河边,为何出刀?”

李鸿章的声音,在屋内嗡然,不怒而威。

“出刀表示,抗倭军依然能战,敢战,死战!我何长缨不愿降,抗倭军不愿降,我泱泱中华四亿儿女绝不屈服投降!”

何长缨的内容说得激昂,然而声音平稳冷静,不见半分的情绪波澜。

“果然还是被父亲说中了!”

一边站着的李经方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失望,自己终究是看错了人了啊!

“你是要劝老夫不要签字,别当卖国贼,免得遗臭万年?你倒是好心。”

李鸿章的声音陡然平静,如同一溪清水,缓缓而出。

然而李经方却看到父亲抓着椅子扶手的手背上面,已经是青筋暴绽。

“签不签字,和谈不和谈,也不是中堂所能左右的事情,中堂也不过是一个背锅人而已;既然无关于中堂,我找中堂劝什么?作为一个军人,不能抵御外辱让日军打进国门,我有何资格指责中堂?”

“哦?”

李鸿章和李经方均是一愣,意外而震惊的望着何长缨,一时话都说不出来。

何长缨坦然抬头,望着李鸿章说道:“长缨不过得知中堂和李大哥要远渡重洋,为大清受辱,特来送行;中堂这一路飘摇辛苦,万望保重身体。”

“那为何出刀?”

停了好一会儿,李鸿章再次问到这个问题,然而所指的方向已经改变。

李鸿章的声音微微的颤抖,眼睛就有些湿润。

“出刀是给王文锦和所有的士兵,还有周边的百姓们看,当然主要还是给宝士德看;我何长缨不降,我抗倭军能战!”

屋内静悄悄的,只余数道呼吸声。

“都起来吧,难为你们还有心来看我这个要去顶缸的老头子;这些骑兵不错,才几天的功夫,还是原来就是这么的犀利?”

李鸿章的声音变得温和起来,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士兵都是好兵,人还是原来的人,不过抗倭军给了他们脊梁和精神;”

何长缨慢慢站起来,带着一丝的骄傲说道:“所以他们已经脱胎换骨,非复吴下阿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