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

战斗在甲午年 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3:40 来源:笔趣阁

大沽口炮台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目的就是为了御防倭寇,保障海河津京流域的安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到了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为加强津门海防,拱卫京城安全,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修建一座圆形炮台。

之后历经扩建,到了此时,大清政府在海河的南北两岸,修筑了‘威’‘镇’‘海’‘门’‘高’五座大炮台,又在海河北岸的石壁之上,建造了一个‘石头缝’大炮台。

这六座炮台,南北各三,每座炮台上面至少设置了3门以上的主炮,均是超过8000斤以上的重炮。

在这6座大炮台的四周,还修筑了25座小炮台,大沽炮群总计拥有260余门各式大小铁炮,铜炮。

然后又在海河上游60里,距离津门城三十里的双港,修筑了13座炮台,安放了81门大小火炮。

这些炮台高度大致在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

就算炮台被敌舰炮弹击中,也只能形成一个弹坑,而不会产生大量的碎石溅射,造成二次杀伤。

经过了大清政府这几十年的历次修筑,在此时,大沽炮台群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为大清海防三大炮台之首,被恭亲王奕?赞誉为‘天下第一海防’。

在2月4号,罗荣光奉令率领大沽炮兵驻防唐山之时,只留了两哨炮兵看守各处炮台和军资库等重地。

在罗荣光临行之前,大沽兵站的熊凯玉突然拜访,提议抗倭军的新兵可以暂驻炮台,拱卫海河口以防万一。

对于熊凯玉的提议,说实话罗荣光其实并不以为意。

大沽炮台的重要作用就是封锁海河口,阻止敌舰逆流而上,攻击西面内陆近百里的直隶重镇津门。

然后再逆流而去燕京。

此时海河冰封,日军舰群就算真的来了,在船上装满炮弹,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随意轰,只是炸冰,都能把他们活活的累死。

既然不能利用水道攻击津门,那么日军舰队也就完全失去了攻占大沽口炮台的意义。

而且假如日军要选择登陆作战,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津门周边任何一处无炮台,无驻军的海岸,进行登陆。

完全没有必要死死的逮着大沽口这个硬骨头不放,自个给自个找不痛快。

然而,虽然道理罗荣光明白,不过熊凯玉既然主动请缨,再加上山海关的噩耗,罗荣光也不好回绝这些抗倭军士兵邀战的决心,就给王文韶发电征求准许。

王文韶看了电报,几乎都没有迟疑,就欣然点头同意。

在王文韶看来,这个抗倭军的大沽兵站,现在几乎已经和北乙‘高’字炮台连成了一体。

山海关诸军全军覆没以后,抗倭军的两千新兵和大沽兵站,划归大沽炮台,才是最合理的决定。

此时炮台兵力空虚,正好把他们先放进去,以后合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得到准许之后,熊凯玉就把两千新军,全部填进了大沽口这6个大炮台,25个小炮台里面。

然后,大沽炮台附近的百姓们,就进入了无穷的冬日雷霆模式。

从每天清晨5点开始,先是起床号嘀嘀嗒嗒,然后就是百炮齐鸣,逮着昨夜放在海岸线南方冰层上面的炮击目标,可着劲儿的轰炸。

这一炸就是断断续续的一整天,一直炸到夜晚,还点着火把炸冰层上架空的火堆,不炸熄灭绝不收炮。

不但搞得附近的百姓们,无不暗自骂骂咧咧的苦不堪言,就连在新港一带冰面上卸货的西洋货船都是战战兢兢,生怕这些炮兵生瓜子砸飞了弹丸,打到北面来了。

就在2月8号,柳氏十七岁的娘家侄子,长得跟个小白脸一样的秀才公新年作客,来看他的罗表妹。

他来的时候,抗倭军各炮台正在总兵府边儿的军资库拉炮弹。

抗倭军是士兵们都看到了这个坐轿子的兔儿相公,并且从军资库的库头罗华云的大嘴巴里,知道了一些闺中幸秘。

于是等到柳氏邀请一桌子亲戚刚坐上桌子,还没动两筷子,罗颦儿和小表哥刚对视了一眼,还没来得及表露出一丝脉脉情谊。

“轰!”

旁边儿的北乙炮台,今儿却一改之前的单发慢射的老传统,变成了百炮齐鸣,漫天炸响。

当时就吓得柳氏家族未来的希望,才子兔儿公手里的筷子就掉到了桌子上面,小脸惨白,身子哆嗦,裤子更是‘滋滋’飚射的湿透。

熊凯玉之所以拼命的训练士兵放火炮,之前倒是真没有想到过日军舰队炮击大沽这一回事儿,他是在为将来的旅顺战役做提前的准备。

何长缨的很多的安排,让他这个抗倭军的情报头子都看得迷迷糊糊,云山雾罩的看不懂,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按着何长缨的指示,做着各种行动。

就比如大沽炮台这件事儿,何长缨在山海关陷落之前传送回来的一封密信,里面提到了这个事儿。

‘如大沽炮兵远调,征求暂防炮台,至少将北炮群拿在手里,勤练炮兵。’

前些天在得知唐山噩耗以后,朝廷果然调动大沽炮兵北进唐山,抗倭军趁机掌握了大沽炮台群。

然而在2月15号,刘坤一率领山海诸军大捷回关,进入唐山。

而且报出了军力和构成。

刘坤一部1156人(在进入滦州煤矿之前,768投降日军的原刘坤一部的俘虏,被刘坤一赦免,重新编入部队)。

鲁东军王连三部,1513人。

芦勇梅东益部,418人。

霆军96人。

山海关驻守旗兵31人。

何长缨的抗倭军,徐邦道的拱卫军,贾起胜的盛军仁字军,夏青云的芦榆防军,合编为抗倭军4团3营3连,总计8639人。

此电一出,京师一时失语。

盘亘在旅顺的几万北洋军还没有捋出头绪,现在倒好,加上大沽的新兵,北洋又多了一个人数过万的重兵集团!

而且通过兵力对比,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了这场大海关大捷是谁打的。

又是抗倭军,又是何长缨!

因此,在何长缨决定抽出2团兵力南下津门大沽,和大沽炮台驻守的新兵合军,组建津门旅的时候。

大清的‘有心人’们开始不淡定了。

假如一旦让何长缨的目的顺利实现,抗倭军的津门旅将手握近6000兵力,坐拥大沽炮台这个津京的门户,除了旅顺军港,威海卫军港之外,大清第三炮火集群。

而且还有北面三十里的北塘炮台,那里可是何长缨的‘老家营地’!

大清三大堡垒炮火群,除了被日军占领的一个,何长缨的抗倭军就会掌握其中两个,怎能不让人心生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