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藏 > 第1001章 三易紫微斗数

仙藏 第1001章 三易紫微斗数

作者:鬼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30 来源:笔趣阁

自从《新月琅琊榜》发布以后,分身秦文一下子成了名人!

他虽然不出门,但是在天宝阁内,也不断受到别人的恭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恭喜秦大夫,登上《新月琅琊榜》,没想到您实力这么强!”

“哪里哪里,我只是小人物而已。”

“秦大夫为人谦虚,平日里肯定用了隐仙符,所以我们都以为您是祖仙,所以怠慢了您,您可别怪罪啊。”

“不敢不敢。我的战力低微,还不如祖仙呢。”

“秦先生,我备了一些仙酒,想请您品尝。”

“多谢多谢,且待有暇之时,与君共饮。”

“秦先生,我是名剑山庄的人,想送您一口仙剑……”

“不要客气,我不会使剑……你看我手无缚鸡之力,会是善于用剑的人吗?”

人一旦出了名,各种事情都来了。

天宝阁跟各大宗门和世家都维持良好的关系,很多宗门和世家都有弟子进驻天宝阁,因此有机会接触秦笛,这些人碰到秦笛之后,大都百般拉拢。

这时候的秦笛就像刚刚在奥运会上夺冠的小花、小龙一样,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面对这种情况,秦笛越发谨慎小心。

小恩小惠,对他来说没有用。

他哪儿也不去,甚至连天宝阁的培训班都不办了,一心跟着孔夫子修炼。

这一天,孔夫子将他叫过来,问道:“秦文,你的儒门乐音修炼的怎么样了?”

秦笛道:“启禀师傅,我已经学会了《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大武》,可以算是入门了,但还需要继续演练。”

孔夫子道:“儒门六艺,又分成古六艺和新六艺。古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新六艺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你知道为何有新旧之分吗?”

秦笛道:“弟子不知。”

孔夫子解释道:“古六艺乃是周礼,历史悠久,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周公旦,但是传承有缺失,比如说射、御二道,传承不显,一代比一代弱,本门最好的射手乃是仲弓,可是仲弓连养由基都打不过,我听说养由基被人射死了,也不知道仙界又出了什么人,竟然拥有惊人的射术!”说到这里,他眼中的神光从秦笛身上掠过。

秦笛心里一震,然而面色不改,静静的听着。

孔夫子接着道:“为师虽然修炼了多种功夫,但也不是样样俱到。我最擅长的,还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就是新六艺。在这六艺之中,其余五艺都有传人,只有易经一项,一直没有传人。为师想传你《三易紫微斗数》,不知你可愿学?”

秦笛吃了一惊:“师傅,您还懂得紫微斗数?”

他知道孔子是研究《易经》的宗师,所谓“韦编三绝”,就是指孔子勤奋研究《易经》。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什么是知天命啊?那就是能通过卦象,算出天命所归,以及未来会发生什么大事。

然而他却不知道,孔子还懂得紫微斗数?说起来,这倒是一桩奇事了。

孔夫子笑道:“易分为连山易,归葬易和周易,所以称为‘三易’。数包括算数、斗数、天数、气数……,至于紫微斗数,是为师跟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交换来的!我将连山易传给他,他传我紫微斗数。此后为师夜观天象,历时五百七十万年,才创出‘三易紫微斗数’。

这门功夫太复杂了,对神识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弟子无法修炼。我曾经挑选了三十三人,让他们试着修炼十万年,结果连一个入门的都没有!

这让为师感到很遗憾。怎么会找不到传承呢?

因此之故,为师对你关注很久了,即便你在仙音上一窍不通,也会收你入门,因为你在仙文方面,有独到的造诣,仙文是天道的基础,掌握了大量的天道法则,有利于修炼这门神功。所以为师问你,可愿意试一试?”

秦笛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因为他为了修炼紫微天火,曾经去拜见仙王羲叔,就连羲叔都没有学全紫微斗数,没想到孔夫子这里会有传承!

这岂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愿意!求师傅传法!”

“好,为师有一屋子的金书玉简,你先去背下来!”

“啊?怎么会那么多?”

“三易的传承历史悠久,是从青帝伏羲开始的,历代仙王都有分析解说,只有从头学起,才能掌握其中的神髓。”

秦笛躬身道:“那好吧,弟子谨遵师命。”

从这一天开始,分身秦文便将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三易紫微斗数”中。

这门神功博大精深,可以说玄之又玄!

如果能学好了,不但能预测过去未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而且能“知天命”!

按照孔夫子的说法,所谓知天命,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要了解天道,第二层要有所作为,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天道!

什么是天道?天道是上天运行的法则,它是有灵性的,小到每块云彩,每条河流,中到每颗星球,大到整个宇宙,都有天道运行其间。就连天道碑都是天道运行的象征,它是众位仙帝取自于天荒神山之巅的巨石炼制而成的。

天道太复杂了!每个人在它面前都那么渺小!

这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所有人都只能了解其中的一部分。

你能看懂的越多,掌握的法则越多,对天道的影响越大。

仙家太上老君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儒门孔夫子说:“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

佛家讲:“天道虚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魔门说:“哼!不要假惺惺了!你们三家都不要,那就将天道都交给我来掌控,如何?”

可是其余三家怎么会同意呢?

于是乎便有争吵,有矛盾,有杀伐,而且杀伐越来越惨烈,几至于世界末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