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簪花扶鬓长安步 > 节节高升_第542章 大事化小

簪花扶鬓长安步 节节高升_第542章 大事化小

作者:桃花小茶_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55 来源:笔趣阁

李林甫连忙捂着胸口告辞,打算回家后再请个大夫来好好看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现在来给他看病的大夫应该是河间郡王安排的人吧,他暗想。今天自己分明就是入了他的贼坑了!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走了,圣人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再回过头,看看河间郡王依然稳稳的跪在下头,圣人忍不住将怒气发泄在他身上:“他都走了,你还留在这里作甚?”

“这件事,圣人您还没有给臣弟一个答复。”河间郡王道。

圣人一愣,才想起来河间郡王刚进门时说的话,一时又头疼得不行。

“十三郎,刚才的事情你不都已经看到了吗?李中书府上管家的儿子调戏了你府上的厨娘,还对你不敬,此事的确是他御下不严,你打他也就打了。如今这件事,李中书不追究了,朕也不追究了,还不成么?”

“不成!那他编造证据诬陷崔刺史的事呢?他还害了太子身边那许多人的事呢?这些圣人您都不打算管管吗?”

“十三郎!”圣人不由沉下脸,“此乃朝廷军机要事,岂是你能随意插手的?”

“若是别的事情,臣弟自然不会随意指摘。可是,李林甫着实做得太过了!漠南漠北多少有功之臣都已经被他给害了,他还不满足,如今竟是将魔爪又伸向了崔六!崔六是个什么人别人不清楚,难道圣人您不清楚吗?他是博陵崔氏的子弟,想当初五胡乱华之时,博陵崔氏多少子弟舍身同胡人对抗。眼看胡人大举南侵,势不可挡,博陵崔氏族人不肯屈服于胡人的铁蹄之下,竟是举族蹈海而亡。这样的世家,这样的风骨,他们怎么可能养出叛逃我新唐王朝、而对胡人投诚的子弟来?”

“更别说,崔六夫妻都是极端自负自傲之人,让他们勾结胡人作乱,这事您自己想想可能吗?还有,博陵崔氏的族人还在长安呢,他们的两个小娘子也都是圣人您亲封的县主。身上已经有这么优渥的待遇了,他们又是吃饱了撑的,才会想到丢下这一切去胡人那里茹毛饮血?他们一家子有多爱吃穿玩乐您也是知道的!突厥哪里有我新唐王朝地大物博,他们就连这里的美食都没吃完呢,又怎会将下半辈子都用在在突厥吃牛羊肉上?崔六的娘子身体不好,不能吃多少荤膻之物,投奔突厥她是去自找不痛快的吗?”

最后几句话,直接让圣人都喷笑了。

“你呀你,还说不是在帮他们说话!”

“臣弟和他们在一处近十年,对他们自然是有感情的。但正是因为知道他们夫妻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在得知李中书竟然拿出了他们私通突厥的证据的时候,臣弟才觉得可笑。进而再推想到之前被李中书找出各种勾结他人、败坏超纲的臣子们,不难想象,这其中应当也有不少是冤枉的吧?只可惜,臣弟和他们都不熟,不知道证据的真假。但就从崔六郎君这件事上,臣弟可以肯定他就是在捏造证据!所以臣弟才会义愤填膺,远远看到他就忍不住将他给打了。”河间郡王说起来,还是愤愤难平。

圣人听着,脸上的笑意也慢慢淡去了。

“你说得也很有几分道理。这个小崔爱卿,虽然性子是偏激了些,但自从入了官场,一直到现在,他都是在勤勤恳恳为我新唐王朝办实事的。之前在扬州、杭州便是为百姓谋福祉,现在去了凉州更是将军队的整体素质提升了一大截。说这样的人会勾结突厥叛乱,其实朕也不信的。”

可是,他为什么一开始还是听信了李林甫呢?

只是因为李林甫拿崔蒲瞧不起杨贵妃说事,又崔蒲夫妻俩当众和安禄山夫妻对着干,安禄山每次过来也没少向他们委婉哭诉崔蒲夫妻对他们的区别对待,就连之前对慕皎皎赞不绝口的杨贵妃也慢慢不再提及他们。

耳边有没有人再说崔蒲的好处,时间长了,崔蒲之前鲜明的形象在他心里都已经模糊了,现在就只留下一个张扬跋扈、过分自我的印记。所以再听李林甫说起他在战场上做出的举动,他难免生气,总觉得这个人不堪大用,而且还越发的骄纵了!李林甫再顺势给出崔蒲同突厥勾结的证据,摆出几个人证来,他也就信了。

这些动作,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是一点一点在他心里积累起来的,都是李林甫干的!

而自己,也差点就真的听信了他的话,要将崔蒲给捉回来问话了!

好险好险,他差点就错怪了一个为国为民付出良多的好将士了!

听他这么说了,河间郡王浑身咄咄逼人的气势立马就消失了。

他连忙伏身叩首:“今日的事,也是臣弟太心急了。圣人您说的没错,臣弟就是喜欢崔六一家子,看不得他们受任何委屈。今日对圣人还有李中书多有冒犯,臣弟回去后自会闭门反省。现在,还请圣人您不要和臣弟一般见识,回头臣弟也自会上门向李中书请罪。”

“你何罪之有?有罪的明明就是他!”圣人立马喝道。

河间郡王讶异的抬起头,圣人便又柔声对他道:“说起来,朕还要感谢你才对。如果不是你及时出面,纠正了朕的看法,只怕朕就真要错怪了小崔爱卿了!这事你做得很对,有谏臣之风,朕十分欣慰身边还有你这样的兄弟在。你就不用去向李中书请罪了,你没有罪,反而你还有功呢!”

说着,他便吩咐高力士道:“还不赶紧去将郡王给扶起来,赐坐!”

高力士赶紧上前将河间郡王扶了起来,安置在一旁的榻上坐好。

河间郡王跪了这半天,双腿都麻了,脸色也开始微微泛白。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叫一声苦。如果不是高力士扶他起来,只怕圣人都不知道他已经痛苦到了这个地步。

见状,圣人心中又生出几分愧疚。

连忙柔声安抚了他几句,再顺便留下他共用晚膳,用饭的时候,圣人还特地问了一些关于他和崔蒲一家共处时候的事情,听河间郡王说起崔家那几个小魔头无法无天的情形,圣人哈哈大笑:“的确,这对夫妻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生出来的孩子自然越发的无法无天!这一家子啊,都是那么的特立独行,叫人喜欢也不是,讨厌也不是,真真是……朕都不知道把他们怎么样才好!”

杨贵妃在一旁看着,心中都暗自惊诧这些年了,经过李林甫和安禄山的联手作用,崔蒲夫妻俩在圣人心头的好感明明都已经被抹得差不多了。却不曾想,横空出世一个河间郡王,不过一个下午的功夫就重新勾起了圣人对他们的喜欢。而且,还是从最坏的印象一下子又回归了最巅峰的食客。只怕以后再想破坏他们在圣人心里头的形象,这事就更难办了。

这个河间郡王,原来远不止看起来好看这么简单。他的这一颗心也玲珑剔透的厉害!

饭毕,河间郡王谢绝了圣人让他在宫中留宿的建议,起身告辞。

圣人也才回过头来和杨贵妃叹道:“你说,十三郎这个人,咱们该怎么评价他才好?”

“河间郡王聪慧剔透,把世间万事都看得十分清楚。只是因为事不关己,他懒得插手去管。只是崔刺史府上的几位小郎君和小娘子都是他亲眼看着出生长大的,那几个孩子在他心里就几乎是他的亲孙子孙女吧?如今眼看孙子孙女要落难了,他自然坐不住了,就赶紧跳了出来。不过……他这举动还是太暴躁了些,和他平日里的举止相差太远了。”杨贵妃轻声细语的道。

“是啊,十三郎向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连对自身的许多事情都不甚在意。但这一次,竟然逼得他当众殴打一国宰相,可见他是真的气急了,连体统都顾不得了。”再说起河间郡王在宫门口痛揍李林甫的事情,圣人心中已然没了恼怒,只有好笑。

杨贵妃也跟着笑了几声。末了,她才小声问:“那,现在圣人您打算如何了结此事?”

“哎!”圣人又是长长一声叹息,“先等等看吧!朕今天被他们吵得头都昏了,等明日再说。”

结果到了第二天,他便听人来报,说李林甫回家之后就神清气爽,还召集了几个心腹一起议事到半夜!根本就没有在皇宫里事满头大汗、满脸痛苦的模样。

据说,他也请了好几个大夫回去给他看病,大夫们也的确将病情说得十分严重,也开了不少好药。但叫太医来一看……好嘛,都是些华而不实的补药,根本就是开来给皇帝看的!

河间郡王则是出了宫门就回到自己的府邸,继续大门紧闭,不和任何人来往,竟是给崔蒲夫妻都没有写一封信去。

也就是说,他是货真价实的想为这对小夫妻抱不平,也是想为他们抱个不平而已。事情和崔蒲夫妻俩没关系,他们根本都不知道还有这件事!

“既然如此,朕心里便有数了。”圣人一阵冷笑,便命高力士叫来中书舍人草拟圣旨。

不日,圣旨下发,中书令李林甫年老体衰,不能胜任诸多官职,便放他回家休养半个月,再命太府卿杨钊为他分劳;河间郡王身体柔弱,那日在宫门口突然发病,实在可怜,送补品绢帛等物十车以为安抚;凉州刺史崔蒲罔顾身份,越界行使兵权,虽然是好意,然而并有起到帮扶作用,便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才只罚一年的俸禄?我还以为他们会直接降了我的官职呢!我也早做好准备了!”捧着圣旨,崔蒲还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慕皎皎则是看着从长安送来的信件,指尖轻轻在那一排排的蝇头小楷上摩挲着:“这一切应该都是河间郡王的功劳吧!”

崔蒲满脸的惊喜瞬时消失了。

“谁要他帮忙了?不过一点小惩罢了,大不了一个削职为民,最不济也不过流放岭南。那地方我又不是没去过,那里还有我多少旧识呢!要是去了那里,我过得能比在这里更自在!”他不满嚷嚷。

“那你能放得下这里金戈铁马、砍胡人跟砍瓜一样的日子?”慕皎皎只问。

“我放不下。”崔蒲连忙摇头。

慕皎皎便白他一眼。“既然如此,你还乱叫些什么?他这一次是货真价实的帮了咱们一个大忙。”

崔蒲无奈低头。“你说得没错,这次他帮忙得很及时。不仅帮了咱们,还狠狠的坑了李林甫一把,顺便自己又卖了个可怜。不过……李林甫下去了,杨贵妃的兄长又起来了,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不是。”慕皎皎立马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