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零一章 室间游说心惶恐

山河血 第一百零一章 室间游说心惶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101章室间游说心惶恐

白公馆渣滓洞!

老虎凳、辣椒水、老虎钳子拔指甲……

儿童记忆积垢实在是太过顽固了,以至于在紧张的做下之后,管明棠的脑海中仍然不住的想起小说中、电影里的情节,以至于连回答蒋介石问题时,都是结结巴巴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非明棠好赌,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原本只是一时娱乐,谁知道……哎,自那日之后,明棠便于心间发誓,自此之后,绝不再赌,以免害人害已!”

看一眼注意听取自己讲话的蒋介石,管明棠心情不可不谓之复杂,原本自己是来“聆听训示”的,可谁曾想蒋与人谈话时,又有他的习惯,他习惯于听别人说,从而从中获得别人的真实想法。以至于管明棠只能绞尽脑汁表明自己的态度、想法,甚至于还要解释自己当时是被盛老四“逼在赌台”上,而退不得,最后欲把铁厂的契约退回而不得,总之,每一句话,都必须好好斟酌一番,方才会说出口。

“嗯,你能这么想,很不错!”

点点头,蒋介石朝着管明棠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对这个年青人迷途知返倒是颇为欣赏,毕竟很多人年青人都曾偶有迷失,但能彻底醒悟又有几人,有几人不是在遭受挫折后方才醒悟,而面前的这个年青人,不仅彻底醒悟,而且是在春风得意时彻底顿悟,这倒是让他对其更为欣赏了。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被人崇拜的滋味着实不错,或许,他贵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可是,他却从未被人崇拜过,毕竟,在很多外人看来,总理的继承者是汪兆铭,而不是他蒋中正,至于黄埔的学生,那些学生对他,只是对师长、长官的尊敬。远谈上崇拜。

在政治之中崇拜只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信徒对理念的崇拜、一种是对伟大人物的崇拜,尽管不知他对自己的崇拜是那一种崇拜,但无论是那一种,都足以让蒋介石对这个年青人生出与他人不同的好感来。

而更令他的欣慰的是,尽管管明棠生长于国外,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却是很多国人难以岂及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从言语中,他能感觉到这个年青人并不像很多年青人那样,爱国而不失理性,全无一般年青人的那种妄动无知。至少他知道,中国之弱弱于何处,亦正因如此,他才会置身实业之中,尽自己之力通过投资实业加强国力,这一点就表明他比太多的年青人更为优秀。

“明棠,说说看,你为什么想要重办这汉阳铁厂!”

看着管明棠,从先前的谈话中,蒋介石隐隐读出,管明棠并不是出身豪富之家,甚至现在因为在德县创办新厂的原因,几乎已经耗尽了他的资本,所以,这重建汉阳,到显得有些自不量力了。

“要知道,即便是政府,现在亦没有资金投入钢铁厂。”

有许多话,蒋介石都在之前的谈话中一一透了出来,现在又透出了政府财政窘迫的现实,更是挑明了告诉管明棠,政府不可能为其提供支持。

“还是那句话,中国需要钢铁厂,而且公司未来的发展,也需要钢铁厂!钢铁是机器之母,没有钢铁,就不可能制造出机器,而没有机器,公司就不可能获得发展,所以,为了公司的未来,不得不投资钢铁厂!”

或许是和这个时代的人交道打多了,管明棠知道如何给自己扣帽子,但在扣帽子的同时,却又不忘“言私利”,毕竟过于“大公无私”,只会徒若人嫌。

“可,现在毕竟太早了!”

蒋介石的言语中留有三分余地,他并没有用自不量力去形容管明棠。

“是太不自量力了!”

倒是管明棠自嘲了一声,迎着蒋介石的视线,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太早也好,自不量力也罢,可,委员长,您知道,中国需要钢铁厂,今日之中国,百废待兴,可恶邻窥视,政府谋略以争取时间,但大局却仍是时不待我,今日尚可有充足时间修复工厂,致力工厂发展,明日,却不见得就有那个时间了,所以,明棠只能竭尽所能只争朝夕了!”

沉默着,蒋介石并没有继续问下去,但看着管明棠的眼神却发生了些许变化,尽管管明棠没有细说,但他的心情却是一时难以平静,若是全中国皆如管明棠一般,无需解释,即可明白政府苦心,中国何愁他日不兴,若都怀揣着这份救国图存之心,以己所擅长之业内,行以救国强国之行,中国他日怎么可能击不败日本!

嘴上的爱国很容易,可到了战场上,嘴皮子顶用吗?到了战场上,说话的是飞机大炮,不是书生意气!

见蒋介石一直是这么沉默不语,而是引导着自己,让自己说下去,管明棠知道自己不能把这个场冷下来,必须要继续说下去。

“这一次去上海,原本是想考察自行车业,可谁曾想……哎……”

笑叹口气,管明棠露出一副颇为无奈的样子。

“这汉阳铁厂虽说归了我,可压力也归了我,过去,每日看着石景山的高炉,我一直寻思着,何时能有资本收购这个高炉,然后复办石景山铁厂,毕竟钢铁工业被视为工业之本,钢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标杆。自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央政权逐步巩固,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国产钢铁产能有限,进口数量急剧上升,导致大量财富外流,所以投资钢铁业,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国家的角度都是大为有利。现在得了这汉阳铁厂,到也是一尝所愿。……汉阳铁厂虽说老旧,但胜在设备齐全,若是对其设备加以修整,以汉阳铁厂六座炼铁高炉,七座炼钢平炉,一年即可生数十万吨钢铁,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公司发展需要,而且对必能助力国防,不仅仅只是兵工厂可以获得足够的钢铁以生产武器,国家修建工事亦可获得充足钢铁……”

管明棠的话让蒋介石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所以纵是现在没有那个实力,明棠也只能勉力维持了,埋头向前了!”

似是自嘲,又是表明决心,管明棠把自己摆到一个外人不能理解的位置,实际上却是为了争取蒋介石的“同情”,因为,时人又有几人能理解蒋介石!

“那,明棠,你应该知道,根据先总理所制定之实业计划,钢铁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命脉,所以应该为国营性质的原则,你这汉阳却……”

摇着头,蒋介石却是肃而不言。

“委员长,在总理实业计划中,曾言以中国之积贫积弱,发展钢铁工业须集国家之力,因此须采取国营方式,这不失为一个可行的策略,而且实业计划中曾提到,实业计划内重要工业之难以举办者可利用外资的原则,可在资本、技术等方面寻求国际合作,既然可寻求外人之力,那为何国人之力不可用呢?”

在反问之余,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再则,钢铁工业表面上看似仅只有钢铁,可实际上,却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以炼焦业为例,炼焦虽为炼铁之用,但其却为煤化工之起步,大量工业化学原料皆由炼焦所余废弃物所制,如梯恩梯以及苦味酸**其原料即是通过煤化所得,这现代炼焦厂,可以为工厂提供焦炭之时,又可为兵工厂提供**原料,而目前,我国炼焦厂大都为土焦,焦油不经冷凝便直接废弃于空中,冲洗于地面,白白浪费大量资源。”

望着若有所思的蒋介石,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再就是钢铁厂,钢铁厂在平时生产钢材固然主要用于民用,但在战时,钢铁厂亦可生产武器以支援战争,如无缝钢管厂,可为兵工厂提供枪炮用钢管之坯料,铸造场可铸造炮弹弹坯,事关国防,又岂能由外国人过问?”

之所以抛出这么一个理由,只是因为近代中国,国人大抵对外人不甚相信,即便是蒋介石亦是如此,毕竟,外国人给中国太多伤害。果然,管明棠如此一说,蒋介石的脸色立即微微一变,工厂交给外国人,着实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毕竟有外国人插手的工厂,在战时又岂会一切遵从国防需求,之所以不赞同将中央钢铁厂设于马鞍山,可以说就是出自这方面的担心,固然,中央钢铁厂是中国向德国贷款建成,但其中亦有德国股份,若在战时,南京将要沦陷,德方是否同意钢铁厂搬迁?无论是强行搬迁或是炸毁,是否会影响到中德外交?若不能拆运,是否会有资敌之嫌?这些都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嗯……”

看着管明棠,已经被说服的蒋介石到是展现出了军人的直率。

“你应该知道,以现在政府财力,不可能给予你任何帮助,而且,湖北……”

沉吟着,蒋介石并没有继续说下去,湖北是改组派的地盘,那里,即便是他蒋介石的话,并不见得顶多大用,甚至湖北直到现在都没能修那怕一条现代公路,那地方……实在是,想着地方的离心,蒋介石的眉头微皱,那些油滑的政客和眼前朝气蓬勃的青年一比,前者顿时落了下乘,而在脑海中亦浮现出广西新政所使用的新人,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年青人充满朝气,全无油滑政客之奸滑吧!

就像自己的黄埔学生!他们不也如同管明棠这样的年青人一般,充满朝气,浑身展露出的尽是蓬勃之气,只不过他们是军人,而管明棠是商人罢了!

想到自己指示间他直接来见自己,不需要经由他人引见、指导,蒋介石的内心倒流露出几分自得之意,当初之所以对翁文灏有那一番叮嘱,就是想探一探这个管明棠的真心,这个人在南京无根无萍,亦无他人点拨,在无人叮嘱教导下,最容易探得其真心,而现在,他觉得自己经探得了他的内心。

“委员长,明棠已经考虑过,铁厂复建,必须首先考虑其技术,现在经过数十年教育,我国技术人员数量、水平已远超过清末以及民初,工厂可以其为技术骨干,解决工厂所需技术问题,另外还可考虑自国外引进技术,用于老旧设备改造,目前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皆陷入经济大危机,钢厂开工严重不足,许多工厂生存亦呈现问题,因而可低价引进设备技术……”

在解释时管明棠不时的观察着蒋介石的神情变化,见他那副不以为意的表情中偶尔流露出的欣赏之意,心下的那颗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

“财力不足,可向银行融资,让出汉阳钢铁厂的股份作为保证,若是资金不足,可以先行恢复一座高炉,再以售出钢铁,积累资金以便用于下一座高炉复建,如此一步一步的来,想来,慢慢的总能把钢铁厂办活!再则,有时候很多事情,办得太急了,并不见得就是好了,毕竟,有些事情急不得!”

管明棠的表述,使得蒋介石颇为欣赏的点点头。

“明棠,办事情就是要这样,什么事情都急不得,太急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嗯,如果需要银行融资帮助的话,可以去中国银行想想办法,嗯……”

沉吟片刻,蒋介石随手办公桌上拿了一张便笺,然后写了张便条。

“你拿着我的条子去找中国银行行长张嘉璈,他会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接过那张便条,管明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么简单,以至于直到离开委员长办公室的时候,管明棠都不相信自己不仅见到了蒋介石,这个“近代第一反动派”,而且还从他那里得到了帮助,尽管只不过是一张便条,但这张便条意味着什么,管明棠可以说再清楚不过,

“怎么样?”

走出国民政府,周仁不无紧张的看着管明棠,因为委员长只见他一人的缘故,所以他只能在这里等着。

怎么样?

看着周仁,管明棠的脸上挤出了极为灿烂的笑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