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六十七章 亚洲绥靖

山河血 第六十七章 亚洲绥靖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直值中秋,今天的天气非常之好,午后两点,气温高达三十度,火辣辣的阳光,晒得马路成了一片白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这样的酷暑之中,人们懒洋洋的悠闲地在绿荫底下乘凉,摇着蒲扇。街道两侧的商店门口五光十色的招牌在烈日下生辉,穿着海派旗袍或者西式纱裙的年青女孩尽情的抓住这最后的时刻展示着自己姿态婀娜,当女孩们摇曳漫妙的身段从绿荫道上走过,引起路边一些青年的口哨声。

倚靠在奔驰的汽车窗口,管明棠望着街景出神,看着那神情祥和享受着和平的市民和街边打情骂俏的青年男女以及北平城的灯红酒绿,这一切都使他感到心情轻松许多。

半个月了。

在半个月前,管明棠重新回到了北平,就任北方边防军司令以及北平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换句话来说,现在自己已经再次复出了,不过只是短短的两个月之后,一切就如同两个月前一般。

这场爆发自年初的政治危机,终于真正的结束了,无论是南京也好,北平也罢,谁都不是真正的胜利者,谁是胜利者呢?

或许除了国家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胜利者。

“抓紧时间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望着街边的那些市民,管明棠默默的在心中自语道,今天,他的心情极为不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复出和市面上的安宁与繁华,而是因为——日本正一步步的走向不归路。

日本已经向法国维希政府就进驻印度支那一事提出了最后通牒,从德国传来的情报证明,德国对其的行动表示了理解,德国又岂能不理解,现在日军正配合着他们对苏俄实施进攻,相比于德国那些甚至需要德军在战场上加以保护的仆从军,在远东单打独斗的日军进攻却显得极为顺利,无论苏方出于何种目的,至少就现在来看,日本已经赢得远东战场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然会支持日本在东南亚的行动。

“汽球只会越吹越大,到最后……”

总会有炸了的一天!

“先生,法国似乎已经决定同意日军进驻了!协助他们镇压法属中南地区的叛乱……”

提及法国人的让步时,李直民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嘲弄之色,随后他的话声一转,然后继续说道。

“这下法国人可以如愿以偿了!”

“可不是嘛!”

唇角微微一扬,管明棠看着坐在旁边的李直民,语中带着嘲弄之意的说道。

“现在,在军方的主导下,趁欧战之机,日本要开进印度支那或更远的地方,必要时用武力建立帝国成为日本的主流思想。使他们相信,在混乱的现代世界上,这是日本求得生存的最后希望。这就意味着”勿误良机”这一口号已经变成了国策,东京的那些制订”勿误良机”国策的日本军政高官,压根就没有去预见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他们看来,法国战败了,英国在为自己的生存战斗,法属中南的橡胶、锡、钨、煤和大米,”是丢在街上只等人去拣拾的宝物”,可是他们就没有想到,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后果。”

“先生,似乎咱们还给他们开了一个恶例!”

李直民在一旁笑着提醒一声,南京确实开了一个”恶例”,不仅日本在”勿误良机”,中国同样也是”勿误良机”的试图抓住机会尽可能的争取利益。

“那是因为日本人没有看到,无论是法国也好,英国也罢亦或是苏俄,他们对我们作出的妥协,不过是我们收回我们失去的,而不是从他们那里加以掠夺,法国之所以让步,在于他们知道,在我们的强硬表态下,法国根本无法保障在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主动作出让步,反倒有利于法国在亚洲的利益——比如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期内,也许我们将有助于法国。至于英国还有俄国!”

冷冷一笑,管明棠将视线从车外收回,然后继续说道。

“英俄作出让步,却是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在今年之前,英国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让步,那是因为他们还可以撑下去,赌我们绝不会采用武力,而不采用武力,也是南京方面的决定,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与其说英、俄是对我们让步,以交好于我国,倒不是说,英俄的让步,实际上是为了绥靖日本!”

“绥靖日本?”

眉头微微一挑,李直民诧异的看着先生,似乎有些不解其意。对华让步,与对日绥靖政策又有什么联系?

“因为东京那些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们,绝不会坐视我们不费一枪一弹就可以得到如此巨大的利益,这几个月,咱们中国得到的,甚至比日本人花费几十亿日元死几十万人得到的还要多,即便你是日本人,又岂会无视这一状况?”

先生的问题让李直民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在他沉思之余却听到先生继续说道。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对日军进驻法属中南反应最为强烈的是美国人,而表示乐观的必然是英国人,至于俄国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恐怕都会笑出来!”

恰在这时,汽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处,管明棠朝着十字路口处看去,在路口处尽是一片等待红灯的自行车,现在自行车是北平最为流行的交通工具,实际上在国内未尝不是如此,得益于十数家自行车公司产能的激增以及成本的下降,加之民众收入的增加,诸如飞人、飞鸽等数十个品牌的自行车在过去的六七年间,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且那些自行车又分为重载型和轻载型,农村用重载型,便于承载重型农物,城市用轻载型,便于上下班用交通工具。在国内的几乎每一个大城市,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而这画面像极了后世电影中八十代的画面。

“先生,他们为什么会高兴?”

为什么会高兴?李直民的问题让管明棠先是一愣,然后轻声说道。

“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将会赢得战争!”

在管明棠的轻语声与李直民的不解中,车队驶进了铁狮子胡同的政务委员会,在管明棠进入办公室的时候,早已等候着的曾澈则紧跟在他的身后。

“老板,驻英国站传来情报,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日本向法属中南派驻军队却表示乐观,并建议从新加坡撤出两旅的印度兵,但是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不同意……”

曾澈的报告让一旁的李直民整个人几乎惊的瞠目结舌,他急声询问道。

“曾部长,那么美国呢?”

“美国,美国的反应非常激烈,毕竟,随着日军进驻法属中南,这基本上标志着,日本完成了对南洋进攻的最后一道部署。虽说我们暂时还没有俄国方面的情报,但是可以想象,斯大林得知这个消息肯定会长松一口气!”

“因为日本会从远东调兵南下,可以说,斯大林果断的后撤,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地形弥补兵力不仅成功的保卫的俄国,而且还将会促成日军的南下,如果我是斯大林的话,他们应该会在第一场雪降下来之后,从伊尔库茨克以及贝加尔地区撤出部分部队,一是因为西线更需要那些部队,二则是促成日军南下,从而减轻远东压力,现在远东不过两百公里的战线,根本就不需要上百万军队守卫,而且到了冬天,即便是最愚蠢的将军,也不会在西伯利亚的冬天实施进攻,到那时,苏联只需要投入少量的军队就可以守住战线,而相应的,到明年4月之前,因为天气原因日军都不需要考虑进攻的事宜,所以,日军应该能从那里抽调30万左右的军队投入南方……”

曾几何时,管明棠最为担心的就是北进的日军是否会坚持南进,但现在,管明棠却不得不佩服斯大林的壮士断臂,甚至同样还佩服日本的参谋人员——6个月,斯大林看到了6个月,日本人同样也看到了6个月,西伯利亚漫长的冬天,对于俄国而言意味着宝贵的喘息之机,而对于日本来说,则意味着其获得了6个月的时间,将军队投入南方,从而解决其国内日益严重的粮食以及资源危机。(://.)。

将视线投向曾澈,管明棠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对他点了点头。

“先生,根据我们破译的情报显示,美方已经获得了日军进入法属中南的情报,,美国政府已基本上决心对日本实行全面的经济制裁。不过,至于什么时候实行经济制裁和制裁到何种程度,美国政府不希望由于美国的抢先行动而导致日本迅速采取决定性行动,但在昨天,美国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在会议上,原则上同意加强对日经济制裁……”

几乎是在曾澈的话声落下的瞬间,李直民的神情立即变得凝重起,他几乎是本能的开口说道。

“先生,如果这样的话,那太平洋肯定要打仗了!”

“看样子,美日之战,是无法避免了!”

似是长松一口气似的,管明棠的双眼盯着曾澈,然后用极为认真的语气吩咐道。

“清泉,咱们在东南亚的工作,在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些,明白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