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九十八章 阴影中的人

山河血 第三百九十八章 阴影中的人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不论人们身在哪个地方,身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无论是叫嚣“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亦或叫嚷着“人人平等”的新世界,还是叫喊着“种族优劣”的社会之中,平等,从来都是相对的,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总是有人享有这样那样的特权,这种特权只不过是多与少的关系,没准,在一些叫嚷着“人人平等”的社会之中,说不定还会变得更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一座老城,北平并不是一个拥有宽广街道的城市,事实上,北平城内除去那条长安街和更名为“中山路”的正阳门大街之外,北平的街道无疑显得有些狭窄,尤其是随着人行道的规划,行道树的种植之后,更是如此。

同时,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廉价的自行车的普及,使得交通便显得有些拥堵,但是在相对拥堵的街道却有着并不拥堵的一条内线道,在表面上,这是公交车专用道,但实际上,这内线道,取得通行证的汽车也可以在其中行驶,比如绥靖公署的要员使用。而对于北平的那些商高官显贵来说,这种专属车道就象封建时代皇帝的专用道一样,只是看的份,当一旁的公交车或者黑色的公务车疾速行驶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在一旁缓慢的行驶,这似乎是官员理当拥有的特权。

特权,从来都是无处不在的!

清晨时分,是一辆宽大的汽车在内线道上行驶着,它拥有普通金鹿汽车所没有的庞大车身,引擎盖下是一具北方动力制的十二汽缸引擎。

这种车在北平并不多见,事实上,这种手工制造的豪华汽车,在全国也仅只有一百多辆,只有达官显贵才能获得这种汽车,而这种汽车宽敞的空间,足以衬托政府高官身份或者富人的体面。

和任何一个拥有这种汽车的人一样,曾澈不用自己开车,有专职的司机为他开努。而在副驾驶席上,还坐着一名身材强壮的调查员,在调查员的外套里总是带着自动手枪——并不是普通调查员用的22式警用手枪,同样也不是24式军用手枪,而是26式自动手枪,一种可以像冲锋枪一样扫射的自动手枪,与普通的汽车不同。这辆车的车窗上贴了一层暗色的胶膜,让闲杂人等无法一眼看出车里坐的是什么人。此外,厚达50公厘的车窗玻璃都用防弹的聚酯塑胶制成,可以挡住12。7mm子弹的射击——这是特勤部门的试验人员经过试验证明的。特制的装甲让整辆车较普通汽车重了超过1。5吨,但是这对车子的马力和速度并没有影响。

此时,坐在汽车上的曾澈一面翻阅手中的报纸,一面思索着,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情报工作的人来说,阅读报纸掌握的一门技术。他正在看的是国内的《中央日报》,这份报社是中央的官方报纸,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

但是这却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南京对外态度的来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调查部的负责人,在曾澈的手下有着许多真正专业人,而作为这家世界一流的情报组织的负责人,他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直接的情报。

人的命运总是如此,有时候,曾澈忍不住会想,假如当年自己没有做出那个选择的话,那么,现在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一口气。如果当年他没有做出那个选择的话,他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这个也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命运还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中央信托公司与德国易货贸易继续展开……”

看着报纸上的这条新闻,曾澈的眉头微皱,早在一个星期前,他就收到了报告,中央通过以出口土耳其的名义假道土耳其向德国出口,因战争同德国中断了数月的易货贸易又一次展开了。

两年前中日签署停战协议之后,无论是出于抗战的经验教训也好,或者说为了与华北的建设相对抗也罢,亦或是国家的建设需求也行,中央为了建立现代化的军事以及工业基础,迫切需要来自外界的资本以及技术援助。而中国的在战争中的表现,更是赢得了德国青睐,同时德国亦需要中国的农产品以及稀有矿产资源,为此德国开始向中央提供了大量信贷以及帮助中国向德国企业订货,由此两国的合作,在民27年后,不断呈扩大趋势。

以民27年到28年为例,这2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总值分别为4。31亿马克、6。6亿马克。通过两年的合作,在德国的帮助下,中央于江西、湖南以及湖北、四川建立了一系列的兵工厂和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同时又通过军事人员培训使得中央军的素质得到了的很大的提升。

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央信托公司向德国提供了小麦、大豆、棉花、桐油、猪鬃、羊毛、生丝以及钨精矿、金属锑、金属锡、铬精矿、锰精矿等价值7。7亿马克的战略物资,德方提供了最新型号的飞机样品、火炮样品、坦克、通讯设备、300多种机床和机械样品,发动机、气轮机等。

为了保证德国供货的质量和期限,南京政府甚至组成一个委员会常驻德国,该委员会及其麾下专家在今年上半年竟达100人之多,而相应的在南京,亦有一个德方的委员会长驻南京,以保障中国的供货。

但是对德国贸易随着法国战役的爆发,英国海军对大陆的全面封锁,而结束,但是现在贸易却再一次恢复了,而这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调查部的负责人,曾澈自然不会去考虑诸如中央钢铁厂、中央造船厂、中央飞机制造厂之类的工业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对于南京方面在创办一系列现代化企业上的努力,华北方面是乐见其成的,甚至包括北方公司在内,都极乐意提供技术帮助,毕竟,南京的努力同样意味着中国综合工业力量的提升,这对于未来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但是对于曾澈来说,他看待问题的情况并不仅仅只是这样。他不仅仅需要搜集情报,同样也需要对局势加以分析,因为,情报的最终作用,就是通过对各种情报的分析,协助政府作出最终的判断。

实际上,他现在的权势比梦想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调查部的负责,他是为主任提供咨询主要渠道,也因此得以在华北当局的外交政策、国防和内政事务中有发言的地位。

“这会不会导致进一步合作呢?”

心下如此思索着,在合上了报纸的时候,曾澈的眉头紧皱着。

在一个星期前,刚刚收到这份情报的时候,他并没有认真的思索过,但是现在,因为在汽车上的关系,加之一系列后续情报的整理,使得他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一信息的背后透露出来的一些可能性能。

他清楚的知道,中德两国现在的合作是多么的“亲密无间”,在军事上,以德国前国防部长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一面培训中国的军官,一面训练着中国的军队,在经济上,德国的工业企业在中国有数亿马克的投资,而中国亦通过易货贸易从德国进口大量的设备,建立了一系列的工厂企业,在政治上,南京更是倾向于亲德。

而相比之下的华北呢?

无疑,华北的表现无疑更倾向于亲美,首先北方公司在美国拥有巨额投资,同时引进大量的美国技术,实际上,这种投资与引进是双向的,一面投资美国的工业企业,一面引进美国工业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技术人员,正是这种合作使得公司能够更为迅速的成长起来。(://.)。至于德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不过只是北方公司的一个商业对象,如此而已。

如果中央倒向德国的话,是否会对华北造成冲击呢?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是否会对老板的部署产生冲击?

心下如此思索着,曾澈的心底一时间竟然无法平静下来,作为华北当局高层核心人员之一,对于老板对将来的部署,他是少有的几个了解其整体部署的人,他清楚知道,在那个部署之中,德国的同样也是问题的核心。

更准确的来说,德国是影响到整个部署的关键所在,可在说,德国的一举一动都将决定整个部署的成败。

但假如中央的亲德力量占据上风的话,会不会对中国的倒向产生影响,而这势必将有可能影响到老板的部署,而对于曾澈来说,在过去的两年间,他所从事的对外部署工作的中心重点,就是以协助老板达成目标为重点。

想到这里,曾澈朝着窗外看了一眼,此时汽车已经驶出城了,再过十几分钟就会到达调查部,但现在,相比于去调查部,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立即调头,去绥靖公署!”

曾澈没有一丝犹豫的对司机吩咐道,现在,他需要立即去见主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