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九十章 海军的未来

山河血 第三百九十章 海军的未来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似火的骄阳下,一辆黑色的金鹿汽车沿着长安街行驶着,而这辆悬挂着军事牌照的汽车上,悬挂的海军旗,虽说并不引人注意,但在北平却是极难一见的,毕竟在这里出现的军车,更多的是悬挂陆军旗,毕竟绥靖公署的大多数高级将领皆是陆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海军,对于北平,甚至民29年的中国而言,都已经是过去式了,民十六年的抗战,已经让原本虚弱不堪的海军成为了“历史名词”,失去了军舰的海军,还是海军吗?

也是在民十六年的时候,在邯彰,作为前第三舰队司令的谢刚哲却在同管明棠的对话中,得到了一个答案。

“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则水兵无以发挥其所长,舰船将成一堆废铁。只要海魂在,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们仍然会重建海军!”

重建海军!

在奉命封船沉港之后,第三舰队许多军官以及士兵,在一路艰难的跋涉之后,抵达了连云港,在连云港,他们再一次登上了“战舰”,由十二艘远洋渔船改造的军舰,或许,在那一年中,他们更多的是在进行训练,直到停战前昔于“夏季攻势”期间,曾于海上袭击日本商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复活,中国海军并没有沉寂,并不仅仅只是在长江布雷,即便是在大洋上,中国的海军依然在战斗。

“至少海军仍在战斗!”

每每想到那一年多的艰难,谢刚哲的鼻孔间总会弥漫着那股浓浓的鱼腥味,那是远洋渔船上特有的味道。

“司令,如果这次与英国人达成协议的话,那咱们……”

看着若有所思的司令,张楚材这位第三舰队参谋长,在提及此事时,神情显得有些复杂。

“咱们怕就要离开青岛了!”

“打从“海圻号”民初归国后,中国海军,还从来没有航行过那么远,现在,第三舰队刚刚复建,就……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了!”

当年奉命沉船封港后,第三舰队的人被编成舰炮队,各队队长,带一批人从青岛出发,一直走到台儿庄才坐火车。海军士兵在船上哪走过路呢?故脚都起泡,鞋也走坏了,那一路上很多士兵逃走了。虽说现在第三舰队已经重建了一年,可是现在号称拥兵“两万”的第三舰队,其骨干却是几千名远洋渔业的“渔工”更多的则是从陆军转调海军的士兵,至于军官,除去少数出自第三舰队以及青岛海军学校的军官外,大多数军官都来自“武汉扶轮学校”——那只不过是一所北方系的海员学校罢了,他们过去只是在货船或渔船担任过大副、二副、三副以及轮机长。

虽说明白学习商船和学习海军是差不多的,因基本课程总不过是航海和轮机,仅仅缺少军事学科,但靠着这样的一群人,却要担负起重建海军的使命,张楚材的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虽说在过去的两年间,他目睹了那些“北方系海军军官”是如何迅速掌握海军军事学科,并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海军军官,但,海军毕竟是海军,事实上,这种没有底气,却是缘自对自身的不信任。

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这句话,并不仅仅只是说说,没有一百年的时间,很难建立一只真正的海军,而现在,第三舰队,不过只是一支“杂牌中的杂牌”,甚至于没有自己的军舰。

“你记不记得管主任说邯彰军是怎么教士兵游泳的?”

素来待人极为宽厚的谢刚哲,并没有回答参谋长的担忧,而是用去年在青岛时,其视察海军学校时提及的一件旧事加以反问。

“腰上系根绳,直接扔到河里头,反复淹上几回,也就差不多会游泳了!”

点着头,在汽车驶进铁狮子胡同的时候,谢刚哲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这次从青岛来北平,就是为了第三舰队即将到来的远洋航行。

“所以,咱们越是技不如人,就越需要进行远洋航行,一鸣,你想想,这么些年,打从进了民国,咱们海军都干了什么?今个奔了这家,明个投了那家,除此之外,平常可不都是窝在港口里头,顶多也就是在港口边上打打转,这样的海军,对大海了解多少?这样的海军,有灵魂可言吗?”

海军的灵魂是什么?

是海魂!

这正是中国海军真正缺少的,在甲午的硝烟散尽的时候,中国的“海魂”也跟着消失了。

但“海魂”真的消失了吗?

对此,身为舰队司令的谢哲刚并没有多少答案,但在心里,同样也有着一个答案,海魂没有消失,至少在一些人的身上,海魂并没有消失。

在中国,在这个大陆国家,仍然有无数人渴望着拥抱海洋、走向海洋,就像即将见到的那位主任,恰在这时,汽车在绥靖公署的门外停了下来,谢刚哲与张楚材两人连忙下了汽车,迈门门槛走进了绥靖公署。

“六艘驱逐舰,这是英国人开出的条件!”

迪戈加西亚岛!

又一次,在办公室中,面对自己的舰队司令,管明棠将视线投向地图上的那座珊瑚岛,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他们很难理解自己提出这个交易的原因,但是在另一个时空中,迪戈加西亚岛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在另一个时空中,这座面积不大的珊瑚岛却是美军在印度洋中最为重要的海空军基地。

“迪戈加西亚岛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手点着地图上的这座岛屿,管明棠用得意洋洋的口吻说道。

“如果我们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印度洋,至少,我们将在印度洋拥有一般不沉的航空母舰!而且,从资料上看,它的面积27平方千米。为一珊瑚环礁,长65千米,平均宽0。5千米。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不足1。8米,涨潮时部分低洼地区被淹没。位于中央的潟湖长24千米,宽6。4千米,水深10~20米。包含一个v字形、外缘有沙的砂礁,长约24平方公里,最宽处约11平方公里,还有一座泻湖向北端敞开,这一泻湖可以说天然良港,不仅可以停泊中小型军舰,而且还可以停泊数万吨的军舰,甚至还可以在岛上修建大型船坞,以用于维修各种舰队,可以保障舰队在印度洋的活动……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话声稍沉,管明棠看着面前的谢刚哲,此时他的目光尽是一副期待之色。

“我们的舰队,可以在那里进行安全的训练!”

早在两年前,自己便开始着手“收编”实际上已经变成陆军的第三舰队,并用远洋渔船、商船操练了一支数千人的“准海军”,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梦想,一个走向海洋的梦想,只不过,对于现在的中国海军而言,欲走向海洋,却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或许,自己可以在青岛建立船厂,但是渤海与黄海的现实环境,却使得海军根本不可能在那里进行训练,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海军不可能在那里进行远洋训练,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盯上英国人手中的迪戈加西亚岛。

“主任,现在的迪戈加西亚岛根本就是一座荒岛,如果舰队要在那里进行训练的话,不仅需要修建港口,而且还需要修建包括船坞在内的一切配套设施,预计包括机场在内,恐怕需要耗费数千万元!”

与主任的激动不同,作为舰队司令,谢刚哲所想到的却是庞大的筑港费用,作为一名老海军,他清楚的知道,民国以来,限制中国海军发展的正是资金的不足,甚至这也是海军于各军阀间游走的根本原因。(://)。

“几千万,就几千万吧!”

面对巨额的筑港开支,管明棠并没有作出任何犹豫,能用六千吨军舰去换取迪戈加西亚岛,现在就能负担起这笔开支。

“将来,迪戈加西亚岛将会我们在印度洋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将是我们位于西方的第一道海上防线……”

话声稍稍一顿,看着面前的谢刚哲,管明棠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盯视着谢刚哲说道,

“而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迪戈加西亚岛直接关系到海军的未来,我们可以注意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内,或许将会令欧洲的战火燃烧到亚洲,如果我们的海军困守于中国的话,在未来,我们甚至连出海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提正常的训练,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间,迪戈加西亚岛将会成为中国海军的母港,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在那里建立造船厂!”

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但事实上,在管明棠看来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他相信到时候,随着中国地位的显现,自然会有一些国家乐意向中国提供军舰,以重建中国的海军,比如美国!

“所以,我希望舰队,能够尽快做好准备,在条约签订之后,全舰队迁往迪戈加西亚岛!可以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