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征

山河血 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征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民二十八年,“保卫祖国!”的声音,在这一年月,又一次成为了整个华北大地、整个中国大地上,最为苍劲亦最为悲怆的声音。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这场战争的对象竟然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曾经的盟友,转瞬间成为了中国的敌国,恰如同许多人所述一般“中国之近代,实际上是在日俄两只猎犬嘶咬中苦苦求生的历史”,残酷的现实,在提醒着每一个人——中国,是处于何等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

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是处于何等的风雨飘零中,战争在长城北数百公里里大草原上展开,每天都有大小规模的冲突、战斗。几十万人马于草原上,于天空之中往来冲杀,只有苍天、草原与那夕阳才静默无声。

10月10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在中华门东的平汉铁路北平站,十余条军列边,铁石般地挺立着一个将军的身影。他的手一直举在帽檐边,表情严峻,目光森冷。在他的身边,铁流一般地,望不到尽头的持械军人涌进站台,涌过他的身边,涌上火车。

刚刚接受的检阅的部队,在这里踏上了征程,王润波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踏上征程了,尽管早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但是此时,他的心情却是凝重的,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军命是天职所在,但同样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他却知道,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胜利的天平正在一点点的偏向了兵力更为雄厚的苏军,尽管他有着成功成仁的决心,但是……

10月,正值华北雨季之末,这一天在部队接受检阅之后,天空中阴云挡住了骄阳,雨在下午时分降了下来。雨水不断地沿王润波的帽檐、肩章上淌下,他的军装早就湿透了,但仍然一动不动的站那里。

此时的火车站上,喧天的锣鼓声夹杂着军乐声在空气中激荡着,无数市民、学生、记者的注视,似乎一点都不能惊动他。仿佛他的心已经在北方边疆了,飞到那片被异国窃占十余年的国土上了。

数万人官兵的长龙已经到尾巴上了,这时华品章、高至崇走过来了,与他们一样,王润波亦是毕业于黄埔,在华北集群,黄埔并不意味着什么,如果非要套用嫡系的话,恐怕,北方商学院的那些“商人军官”,才是真正的嫡系。

但对于中国而言,黄埔却意味着责任、荣誉与牺牲,是的,在过去的一年中,数以万计的黄埔生在京沪、在山西,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牺牲去悍卫着他们心中的信仰,悍卫着自己的祖国,而现在,他们,这群身处地方军中的“黄埔”亦将再一次,用生命去悍卫一个民族的尊严!

身为这一代中国人军人,是幸运的,同样也是悲哀的,三名将军彼此注视着,他们从对方的视线中读懂了什么,北方的边疆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成为他们的荣誉之地,要么成为他们的血洒之地。

“昨天,校长发来一份电报……”

注视着华品章、高至崇,王润波用略显得有些沙哑的声音说道。

“让我等无负黄埔之名!”

此时,在道出校长电报的内容时,王润波的身体微微地、不被人觉察地颤抖了一下,是啊,无负黄埔之名!

“请长官放心,我等不成功即成仁!”

成功成仁!

这正是黄埔的信念!

这正是黄埔的魂魄!

在抗战军兴的过程中,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们每一个,支撑着每一个黄埔生。而现在,当国家再一次面对外敌的威胁时,他们再一次道出了这般言语。

默默的点了点头,王润波的目光由森冷转向热烈,几名卫兵为他铺展开了一幅白布,按照中**队出征的惯例,他应该给送行的百姓留下些什么,留下什么呢?

留下悲壮的言语?亦或是一副手书?

在绵绵的秋雨中,沉默良久之后,王润波他用力咬破手指,用指间不住流淌的鲜血在那幅白布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笔画。随后,是华品章、高至崇,随后是百余名出身农家、视野多少有些狭隘的士兵。他们纷纷咬破手指,你一字、我一句,以拙劣的字体续成了一阕《满江红》,当这一面用鲜血书写的《满江红》被展开的时候,现场先是一静,随后一阵肃然,几乎所有人都将视线投向这幅血红的字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不知道是哪个学堂的学生率先唱了起来,这首《满江红》或许是中国最为流通的军歌了,或许,中国每一支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军歌,他们的军歌或许悲壮、或许亲民、或许充满自信、或许尽是骄傲,但却没有任何一首军歌,能够像岳武穆的《满江红》那般,能够引起一个国家,以至于一个民族的共鸣。对于那些出身农家、从未见过世面的中国士兵而言,或许,他们不能够理解国家、民族,但是他们却是听着“武穆传”长大,或许他们嗓间的《满江红》有着地方戏的味道,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在每一个军人的心中,实际上,这《满江红》和“精忠报国”四字早已经渗透进国人的血液之中,只是过去,它未曾燃烧,而最终,这熄灭了近三百年的烈焰,在两年前,再一次燃烧了起来,正是这首《满江红》让曾经的看客,成为了为国而战、为民族生存而战的民族军人。

“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随即,王润波这位陆军中将那沙哑的嗓音亦加入其中了,无数人加入了,那歌声撞击着北平广漠的天空,这是悲愤的歌声、是一个民族的魂魄,这首古老的词再一次吹响了这个古老的民族,对抗异族侵略者的号角。

这号角在歌声中,再一次奏响了。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在歌声毕了时,将军的眼睛里先是蒙上了一层水汽,接着这水汽凝固、扩大,化作了满眼的泪。

这眼泪感染着站台,这是北平罕见的眼泪,更是军人罕见的眼泪,但是王润波将没有去拭抹它,这眼泪,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亦是为了即将出征的战士们。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场血战,他们所将要面对的敌人是何等的强大,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战士们又将付出什么样的牺牲啊!

“嘟……”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十几列满载着军人的战士们出征了,在后方又有十余列军列驶来,部队的出征是漫长,而此时在新五师、新六师的官兵后面,是一队一队更加威严、潮水一般静默涌过的战车兵,与普通的部队不同,他们的战车已经装车,这些穿着黑色装甲兵制服的战车兵,曾经在战场一次又一次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此时,当这些战车兵出现人们的视线中的时候,原本一直压抑着内心情感的人群立即激动喧闹了起来。

“战车一团!大英雄!”

“战车三团的兄弟,好好地打老毛子!……”

两个姑娘冲破卫兵的警戒线,给两名普通的战车兵,佩带上了姑娘连夜编织的绒线花,更多的则是一个个慰问袋不住的朝着战车兵的身上抛去,慰问袋里既装着香烟,又有人们在寺院里祈来的平安符。

在人们的注视中,战车兵踏上了列车。在闷罐车后方的平板列车上,停放着一辆辆战车,这些刚刚接受检阅的战车,将随这些战士们一同前往北方,去悍卫这个国家的尊严。

终于,当最后一批官兵即将上车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人们一个老先生,颤巍巍的身躯也灵活地穿过卫兵的警戒线,把有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字样的锦旗,披到了正欲离开的王润波的将军的身上,然后老泪纵横的说道。(://.)。

“将军,值此出征之时,老朽仅以六字相赠……毋辱国!毋辱国!”

简单八字,如雷贯耳的六字,只震得王润波心魂难定,面对老先生颤巍巍的身躯和那满布老泪的脸膛,王润波用沉稳的声音答道。

“请老先生放心,我等必定……誓死战!誓死战!”

六字相赠,六字相回!

国民的嘱托、军人的回应!

在这秋雨中的将世间的一切都点燃了,那燃烧的、沸腾的爱国之情,似乎将要点燃世间的一切,下一瞬间,震耳欲聋的吼声从车厢里,从站台上的每一个战士的嗓间迸发出来了。

“战死!战死!……”

在列车的轰鸣声中,“战死!战死”声犹隐隐而闻,此时聚集着数万民众的车站沸腾了,男女老少都试图冲破卫兵的警戒线,以为这些呼喊着“誓死战”的战士们送行。而目睹着战友开赴战场的卫兵们则是的脸上热泪纵横,但仍然不肯放行,苦苦地劝说着人群,阻挡着热情的民众的。

在卫兵的阻拦中,列车驶离了月台,出征的军人们离了,只留下隐隐的,在北平的上空依还回荡着的“战死”声。(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为嗨而生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