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一十七章 韩少爷的假期

山河血 第三百一十七章 韩少爷的假期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我更像老头子!”

整整两天,韩小武都不敢相信那天老头子对自己说的话,在他弟兄四个之中,只有他更像老头子,无论是性子还是脾气。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这也是他动不动脚踢拳打的原因——怕自己和他一样,年青时走向歧途,他韩大富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从歪路上走回来,自然不希望自己走他的老路,可没曾想,7年前他还是离家出走了,

想到后来老头子竟然悬赏一千现洋找自己,韩小武的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这些都不是老头子自己说的,而是这两天从韩大那里听说的,甚至后来还因为自己的离家出走大病了一场,再后来那身子骨便一日不如一日了。

“这老家伙!”

想着这些,韩小武的心底还是难免有些感动,他压根就没有想到在弟兄四个之中,包括那个争气的老三,他最看重的是自己。

该不会是因为自己现在当上了副团长吧!

如此这般嘀咕着,想着这两天在家里被老爷子逗着儿子,被娘夸着的媳妇,只感觉这个家更陌生的韩小武,还是极不适应的叹了口气。

“这还是当年那个韩家吗?”

确实不是了!

当年韩家在县上有十几间铺子,这镇上大半的铺子也都是韩家的,还有五千多亩地,但现在呢?铺子还是韩家的铺子,只不过这地,留下来的还不到两百亩,按照“河北省土地条令”户口人均耕地超过l0亩的,就需要交纳土地所得递加税,若是韩家不把多余的地卖掉,这韩家一年收的租子还不够交税的。

那些地除去一部分售给了佃农,绝大部分都被政府用债券收购了,对此,老家伙每每提及都会嚷喊着“姓管的比日本鬼子还蛮横,日本鬼子顶多是明抢,可他姓管的却是暗掠,比土匪还土匪”,话是那么说,但从邯彰的变化中韩小武却知道,通过政府的赎卖,再售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却有益于农村的复兴,三省农村的合作化现在已经开始了,也许再过两三年的功夫,三省的农民再也不用像过去一般贫苦渡日了。

这是好事!

无论老家伙如何说,目睹过邯彰农村剧变以及后来六战区农村变化的韩小武都不会动摇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当年那些反对的地主,现在又有多少还会抱怨政府的“豪夺”。

“果然是个没见识的老家伙!难道他就不看报纸吗?”

心里这般嘀咕着,迈出大门的韩小武打量着这似乎没多少变化的市镇,在市镇上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熟悉的话,恐怕就是那个悬着“合作社”标志的代办点了,那是为了便于向农民提供小额低息贷款的临时代办点,之所以设立代办点则是为了避免农民再受高利贷盘剥,按照韩小武在民团任职时的经验,当然更多的还是在韩家的了解,相比于地盘,真正让农民贫苦的却是高利贷的盘剥,而对于没有贷款渠道的农民而言,除去向地主、富家借高利贷,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怕这也是公署成立后,签署的第一个与农村有关的行政命令,就是降息。

在外闯荡了7年的韩小武,早已不再是那个脾气上来了就离家出走去要饭的“四少爷”,七年的时间,足够让人学会很多东西,尤其是对原本就很聪明且又读过书的韩小武而言,更是如此,否则他也不会成为“老五八”中少有的几名校级军官,甚至他已经接到接到保定陆军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下个月去报道,以一个非军校生考过陆军学院的入学考试,原本就是一个奇迹。

“四少爷,你那需要个牵马的不?”

跟在少爷身边的韩大瞧着少爷,不由的问了句,现在谁不知道韩家四少爷是堂堂中校,手下掌着几千兵马,这韩庄不是知多少人寻思着根着四少爷出去见世面那。

“嗯?”

思绪被打断了的。

“是大梁,就是我那个……”

不待韩大说完,韩小武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想把自己带着他儿子。

“韩大,即便是我想带着,也带不成啊,你不知道,华北军有自己的规矩,征兵有征兵处负责,每年夏季统一验兵、统一征兵,然后再分配到各部队,我,要不然……”

而就在这时,镇口学校操场同样也是民团训练上的拥挤的人潮吸引了他的注意。

“……公司招工一百人!除每月20元工资外,公司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事故保险……”

拿着铁皮筒站在一张椅子上的中年人在那里大声嚷着,眼前的这一幕看起来了这么的熟悉,7年前自己和萧新不也就是这样上了“贼船”的嘛,想到过去的一幕幕,看着在吆喝声中排着队的乡亲,韩小武知道,这或许就是邯彰的用工模式。

在过去和现在的南方,尽管城市的建设、厂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人,但工人大都是靠乡亲、朋友之间相互介绍进入城市的,从数量上来看多达数百万人,但从形式上来看是零散的、个体的行动。这样,他们有些人进入城市以后,并不能立即找到工作,只好在城市内的非正式经济部门工作,比如说擦皮鞋、摆烟摊、当扛头之类。而这一切的直接结果是城市里面聚集了这么多的“农民工候补军”,当城市一旦急需劳动力的时候,不用到外地招聘就可以自动汇聚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但是,当他们没有工作的时候,就会带来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的犯罪率就会提高。

而邯彰的用工模式却源自北方劳务公司的统一招工,甚至在邯彰工业发展初,北方劳务甚至是许多工厂唯一的用工途径,劳务公司往乡下或人口大省统一招工,进行职能检验后,再分类进行短期培训,从而免除了工厂培训工人的麻烦。

但在抗战军兴之后,面对越来越大我劳动力差口,北方劳务不得不一再削减对外劳务输出,不过这却逼出了“统一劳务市场”,一些具有眼光的人纷纷成立劳务公司为企业招工。

而现在各地的“农民工”大都是由劳务公司或者企业下乡,直接从农村召集来的。这样,相比于南方的“零散用工”华北的工人们形成了一个集体,采取的是集体行动。他们离开村庄的时候,村庄里常常是全村行动,为他们举行盛大的“壮行会”。他们进入城市以后,也由招聘的企业负责衣食住行。由于现在华北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时期,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他们进入城市后不需要等待,只需完成简单培训之后,马上就可以进入工作岗位。

“韩大,你知道吗?”

手指着那些或询问或报名的乡亲,韩小武不无感慨的说道。

“当年,我也和他们一样,也是就这么进了公司,当时稀里糊涂的,饿的撑不住劲了,只是想吃两个馒头,那要饭、饿肚皮的滋味……”

摇着头,看着乡亲们,韩小武知道,或许他们中不可能有像自己一样这般幸运的,但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出现几个富翁什么的,毕竟在邯彰,有许多富翁当年不过就是普通的工人。

机会!

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不依靠背景的获得有成功的机会!

“少,少爷……”

韩大瞧着少爷,似乎有些不太明白,他在说什么。

“韩大,你说少爷我当年若是不离家出走,和老大、老二他们一样,呆在这韩家,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少爷,你说的道理,俺知道,所以俺才想……”

所以才想让你带上大梁不是。

“这就是个机会,人窝在家里,不出去见见世面,将来肯定没出息,军队,军队这口饭,不好吃,打仗是要死人的!”

摇着头,韩小武走到操场边,看着那些兴致勃勃的准备报名的乡亲,一个月二十大洋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笔“巨款”,即便是在城市里,这笔钱也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干上几年,几次加薪之后,就可以去申请公营住宅,最终一步步的成为“城里人”。

“韩大,让大梁去报名吧,听我的!”

回头看着韩大,韩小武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后,大梁一个月就能挣三四十块钱,到时候还能在城里置办房子,给我牵马,得牵多少年的马,才能在城里头置办自己的房子?实话不瞒你,韩大,别看少爷我现在看着光鲜,可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房子!”

没房子,这是事实,作为职业军官韩小武早就习惯于迁徙的基地眷村之中。

“啊!”

睁大眼睛,韩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少爷出去这么多年,还没有个窝?

“少,少爷,您,您说的是真的?”

“那可不是,听我的一准没错,到城里做工,看似离的远,没人照顾,可就像现在这招的可不都是乡里乡亲的嘛,还能少了照应,我刚才问题过了,这是企业直接招工,厂子里没准都是咱韩庄人……”

就在韩小武这般说道着的时候,突然,乡公所的文教员手里拿着几张纸,用浆糊将纸粘在宣传栏上,走上前去,看着纸上的内容韩小武的脸色不由一变。

“苏蒙伪军昨日侵入我国国土,与达里冈爱等地多处发生交火……”(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a2213508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