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寻求机遇

山河血 第三百一十一章 寻求机遇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咣铛、咣铛……”

铁路沿着平奉铁路向南行驶着,这是一辆驶往关内,或者用满铁乘务员的话来说,是驶往“国外”的列车,在山海关站,这里便是“国界线”,为了避免中日两国重燃战端,原本驻天津、北平等地的英、美两**队则驻于此处,虽说与长城各隘口一般,不过只是象征性的驻了一个连队,但第三**队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中日两**队可能发生的交火,尽管对于中国而言,这可以说是极尽屈辱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山海关站,火车停了下来,随车的军警开始最后一次检查“护照”,战争的结束,使得华北与东北的火车再次开通,尽管车次并不多,但依然有人员往返两地,而唯一的不便就“护照”的检查。

“以卧薪尝胆之志,忍下世间最难忍之事!”

每每忆及那个人对中国人的劝告,乡城之助这位在去年曾被看好能拯救日本财政经济难题的“国宝级人物”,心底禁不住为之一寒,尽管最终是由另一位“国宝”池田成彬出任大藏相,但是乡城之助却意外的接到了关东军参谋长石原莞尔的邀请,出任满洲国财政部顾问,或许,更准确的话来说,实际上的财政大臣。

而这一次的关内之行,乡城之助则是受石原之请为了打开“北支局面”,而忆及此,他的脑海中所想到的却只有那位北支的“土皇帝”。

能够以自裁为筹码唤醒国民,以为国家争取时间,这种人在日本也是极为少见的,甚至就在日本亦有很多人宣称其真不愧是“当世支那第一勇士”,就连天皇亦感慨其勇气。

“以卧薪尝胆之志,忍下世间最难忍之事!”

又一次喃语着这句话,乡城之助的眉头紧锁着,此时,他的脑海中却只剩下一个问题。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确实敌视日本,但在另一方面,做一个商人,他却又知道底线在什么地方。

“我个人觉得,对于管明棠而言,他之所以不惜一切,甚至不计代价攻击我们,其原因非常简单!”

“我们才北支的进攻,严重损害到他的利益,无论是做为政客,亦或是商人,这都是不可接受的,作为政客,他无法接受这种屈辱,而作为商人,他不能做视市场被外**队控制!”

“他的目标只是为了打痛我们,不计代价的打痛我们,就像现在这样,一直疼到我们的骨子里,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结束冲突,毕竟,他首先是一个商人!其次才是一名军人或者政客。”

“是的,他首先是一个商人,商人是讲究利益的,这就存在着一种可能!即,他停战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争取时间,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利益。他终究还是无法摆脱一个现实……军阀!”

军阀!

无论是作为商人也好,军阀也罢,通过对管明棠的分析,石原参谋长相信,这意味着和华北当局有缓和的可能,商人的出身,使得管明棠会考虑利益上的得失,而这却恰是他同华北旧军阀的不同之外,其它的旧军阀看重的是军队,而管明棠看重的却是市场,对于一个商人而言,只要有市场,就意味着财富,而拥有财富就意味拥有军队。

也正因如此,石原参谋长才会看到这个机会,所以才有了他们的关内之行。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乡城顾问,你看这篇报道!”

因为靠站检查的关系,山田庆一拿出一张刚在车站买到的关内的报纸,递给乡城,他是乡城此行的翻译,同样也是引荐人,作为一名农业专家,他曾通过北平军分会的关系与邯彰农业合作社有过一定的往来,而这次入关,则是籍此恢复与华北当局的“沟通”。

“当代司马懿!”

瞧着报纸上的这篇并不怎么显眼的报道,略扫视了一下这篇文章,乡城的脸上挤出些许笑容,然后看着问道。

“以你看来,管明棠是当代司马照吗?”

这是最近中国的一些报纸上流传的一些说法,有“隐杀”之嫌。

“嗯?”

乡城顾问的话让山田庆一微微一愣,这本书他当然看过,看到报纸上对管明棠的评价,脸上带着献媚似的笑容。

“阁下,自管明棠主政华北以来,一方面,他固然推动了华北的建设,目前华北的各项建设,皆远远领先于中国各省,且进度极快,当然这与可提供充足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在另一方面,他却又得罪了许多人!”

“哦?”

放下手中的报纸,乡城之助抬起头看着山田庆一,目光中带着些好奇。

“其实,这种得罪也是必然,与中国其它的军阀不同,在中国其它任何地区,政府的统治基础千百年来都是以乡绅为基础,其间虽有些许恶绅,但正是这些乡绅维系着中国的基层政权组织。”

听着山田庆一对中国基层政权构建的解释,同样作为一名中国通的乡城之助则默默的点了点头,对于任何一个政客、学者而言,中国都是一个必须研究的对象,当然,在更多的时候,他所研究的是中国的经济与财政。

“在国民政府北伐后,其面对经大革命破坏和没有任何动员力的乡村基层政权,面对乡村的衰败与唤散,虽组建乡公所等一系列的乡建工作,但却无法阻止乡村的衰败,可以说,自南京政府以来,他们的乡村无疑是失败的,而正是乡村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建设,甚至导致了革命……”

逐步分析着中国乡村的现况,山田庆一迎着乡城的疑问继续说道。

“而相比之下,邯彰的乡村却是成功的,即便是其乡村建设起源于山东,但相比于山东,邯彰从乡建直至县建无疑更大胆、迈的步子更大,几乎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一场革命,这是山田庆一对邯彰乡建的评价,实际上,也是许多国人对邯彰的评价。

“而在这场革命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他们认为的最好的办法,比如对于许多留洋派看来,乡长的选举、直至后来的县长评议,甚至选举,无疑是开创了中国基层选举的先河,按照诸如胡适之等留美派看来,这是一场训练,一场普遍选举的训练。”

喝一口茶,山田庆一对于邯彰的基层建设之所以如此的了解,正是因为他曾将此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

“但这一切都是由什么推动呢?表面上看来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民众自发促成的,但实际上,这一切都起源旨在挽救农村衰败现况的农村经济合作!”

“农村经济合作?”

“是的,就是合作社,邯彰的合作社分成两种,全区性的农业合作社,还有村落性质的农村合作社,前者……”

“前者我知道,邯彰农业合作社通过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现代农具、现代良种以及现代肥料促进了农业的丰收,而在丰收后,又通过农业合作社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加以收购,再由其商业分支销往城市或者其它地区,这是一种对农民极为有利的经济模式,现在在日本亦有呼声要求建立全国性的农业合作,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作为一名财政专家,山田庆一自然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过“邯彰农业模式”,在他看来,这种农业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合作组织通过对生产原料的垄断获得巨额利益的同时,农民的利益亦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但是,乡城先生,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却都无一例外的忽视了农村合作社!而实际上,这又是邯彰之所以与中国其它地区不同的根本。”

“哦?说来听听!”

兴趣盎然的乡城之助,这会反倒对初时的问题没有了兴趣。

“对于欲建立现代政权的中国政府或者地方政权而言,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大都选择了仿效日本建立乡公所、村公所之类的乡村管理机构,但是效果却极为一般,即便是邯彰初亦是如此,而相比于其它地方实力人物,管明棠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话声稍顿,山田庆一将话留给了乡城之助,作为他的下属,他自然知道如何让上司表现出他的“智慧”。(://.)。

“他是一个商人!”

“是的,乡城先生,这正是管明棠和其它任何人不同的最根本原因!他从来没有用政治的眼光去考虑如何构建一个乡村基层管理机构,而是用商人所特有的经营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问题,所以,他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继续说下去!”

兴致完全被挑起的乡城之助的语气甚至随之变得有些焦切,日本的乡村也面临着同样的严重衰败,甚至相比于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家永远都是从政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中国,也是如此,政府是从如何管理民众的角度去考虑,但是作为商人的管明棠,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乡村视为乡村,而是将乡村视为市场,即乡村是工业消费品的最大市场,而与此同时,又将其视为一个个企业!”(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为嗨而生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