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零四章 基石

山河血 第三百零四章 基石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清晨时分,几辆客车驶进占地达l7平方公里的北方钢铁邯郸分公司,在二十六年,北方钢铁是北方公司第一批进行整合的企业,将汉阳、邯郸两家中国最大亦是最现代化的钢铁公司整合为一家公司,从而确保了北方钢铁对中国钢铁业的垄断地位,而相比于汉阳公司,邯郸公司的设备无疑更为先进,规模亦大于汉阳。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此时正值换班时,厂区内数以万计的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在工厂内平整的道路边,排着队等待着登上通勤电车回家,尽管上车的人数众多,但却依是一副秩序井然之状。

“自觉排队!”

做为参观者一员的周树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依然还是会有些感叹,只有来到邯彰,才会发现这里同国内其它地方的不同,作为一名作者,多年来他一直在文字中指责国人的劣根性,试图通过文字改变国人的面貌、剔除国人身上的劣根性。

尽管在去年的战争中,中国人不再是麻木的看客,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魂魄都被战争唤醒了,无论是胜是负,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或胜利或战死,但这并不妨碍国民素质上的低下。

“建设新国民!”

这个口号提了许多年,但又有什么地方完成了这一“建设呢?”

或许,只有这里了,从前年战争爆发后,周树人和家人一同来到邯彰,他便在这里目睹了这里与他地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是排队,他发现邯彰人在生活中自觉地排队、特别守规矩的习惯,都既要归于数年如一日的民团训练,又要归于无处不在教育,而在它地实施的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新生活运动只不过是流于表面,但在这里却付之于行动“廉耻论”,更是列入小学和扫盲教育之中。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教育归教育,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监督,除去通过司法手段对那些不能遵守“国民礼节范令”的国民进行诸如义务劳动、惩以罚金等手段加以惩罚外,报纸上总会对做民众指明道姓的加以公布,从而激其羞耻之心,因此,他们特别怕出丑,特别害怕自己的出丑行为被人笑话,这样他们都不敢轻易违背“国民礼节范令”。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育的普及、强制的措施才有了现在邯彰的“文明”,而现在,这种“文明”正在向华北三省扩散着,邯彰式的“新生活运动”正在一点点的改变着三省,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教育,而在教育未成之前,正如同邯彰之初那般——依靠暴力维持。

周树人就曾在报纸上看到,在诸如火车站票房等之类需要排队的地方,总会有一名军警手持藤棍来回巡视,遇到不排队就抢先买票的人,就一声不响高高举起藤棍“飕”的一声着着实实的抽在他的背上。挨了一鞭之后,他一声不响的排在队尾了,如此一来,各地的秩序从此改良许多。同时对于大街随地大小便、乱倒垃圾者则客于重罚,前者除去罚金之外,更是于公众面前实施羞人之至的笞刑,随后又需要穿着黄马夹清扫街巷或其它市政服务,尽管和许多文人学者一样,周树人也曾在报纸上刊文指责“待同胞宛若敌寇,行以苛法、施以暴令!”,但与此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不过只是短短半年,整个华北的社会风气、城市环境无不是随之一变,而在这种变化中,国民的心态亦同样受到改变。

“或许,这正是欲求文明之结果必须承受之阵痛吧!”

想到管明棠的辩称,尽管并不完全赞同,但邯彰的现实面貌,却又是周树人等人所无法忽视的,无论外界如何指责,他们都无法否认,在一定程度上邯彰确实完成了“国民性”的改造,正像他们出外时,总会把“我们邯彰……”挂在嘴边,那种骄傲并不仅仅只是建立在这里的工厂与经济上,这里的一些生活细节,就足以令他们如此骄傲——每天洗澡,衣服勤洗勤换,不穿有异味的衣服上班。住所必须保持干净整洁,特别是厨房、卫生间。扔垃圾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随地扔垃圾被视为“没有教养”。

“教养……”

念叨着这两个字,周树人想到自己在初抵邯彰时的遭遇,在出站时随地的一口痰,这一很平常习惯,却被警察训斥为“没教养”,甚至说“真担心你们这些没教养的家伙,会把邯彰带坏了!”,而在警察向他开罚单时,并勒令他清除地上的痰污时,他能感受到周围投来那种轻蔑,甚至鄙夷之色,甚至于连辩解的勇气都没提不起来。

羞耻!

从未被人如此指责的周树人在被如此指责而愤怒的同时,前所未有的羞耻之心于心间萦绕着,……

“树人,在想什么?”

身边的声音打断了周树人的思绪,将他的视线从那些自觉排队的工人身上收回,回头看着坐在身边许寿裳,他是自己少有的几个好友之一。

“没什么,你看……”

手指着那些排队的工人,周树人的神色中带着些感叹。

“一夜劳动之后,每个人的工装上依然很干净,真的非常难得!”

“是啊,确实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刚劳动了一夜!”

在感叹之余,参观的汽车停在了一片大型车间前,待汽车停稳后,来自国内文学界的数十名文人学者,便下了汽车,随着介绍职员朝着车间走去。

大型炼铁高炉喷吐着红烟,炼钢车间散发着灼烈的高温,一炉炉铁水、钢水在连续车间内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钢材,眼前所有的一切,无不是大工业的象征,对于这些文人学者而言,他们无不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的震惊着。

“希望能够看到一些促进工业建设的文章,宣传,或许吧!但是,诸位先生,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而言,这种宣传却是极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必须要通过文字、图片,让国民感受到,国家与过去的不同,感受到国家的未来和建设的希望……希望,这正是国民所需要的,亦是国家所需要的!”

想到在离开北平前,于公署内同那位管主任的对话,周树人的唇角微微一扬,难道他就不知道,相比于称赞,自己的文章更多的却是抨击,甚至于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漫骂”吗?或许北方药业的“青霉素”救了自己的命,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会因此而成为一名“御用文人”,为他们歌功颂德。而在沿着平汉铁路一路参观到邯彰之后,他反倒被整个华北那如火如荼的大建设给吸引了,或者说给深深的震动了。

上午的参观接近尾声时,众人来到了锻造分厂。

“咚、咚、咚……”

在距离厂房还有数百米时,震耳欲聋的锻压声,便传至人们的耳中,那一声声锻压声更是让人倍觉震撼,而当众人进入车间时,映入视线的便是一台巨大的压力设备。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它的设计师正是北方重工的锻压机械专家秦方,能够锻造几十吨重的高级合金钢锭和300吨重的普通钢锭。””

在公司讲解员的介绍中,周树人的视线完全被面前的这台万吨水压机所吸引,只见那重达百吨的通红的钢锭被在万吨水压机的锻压下,被慢慢的锻造成一个圆型。

“在战争时期,锻造厂亦曾制造了大量的军用锻件,像闻名国内外的二六式重炮,它的管坯中有超过70%,来自锻造分厂……”

在解说员的讲解中,周树人、许寿裳等人无不是惊讶的看着这台万吨水压机,现在这是中国唯一的万吨水压机,而在汉阳钢铁公司以及青岛造船公司两台购自美国与德国的万吨水压机正在安装之中,在战争中,眼前的这台万吨水压机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正在加工的锻件,是用于30万千瓦发电机转子锻件,众所周知,现在国内正在实施大规模建设,而工程的建设、工厂的运行都离不开电力,像武汉目前的电荒,即影响到武汉的建设和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的生活,因此电力、交通这是实施大规模建设的基础,只有完成基础建设,才有可能取得建设上的成功……”

基础建设,对于这个名词,一行人并不陌生,现在整个华北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工地,一座座规模中的厂矿正在建设之中,但一条条现代化的公路、铁路的建设速度更为惊人,几乎每天,三省都可以筑成十余公里铁路、数十公里公路,如蛛网般密布的现代交通网,更进一步促进了厂矿的建设。(://.)。

是什么促成了华北的大建设呢?

过去,周树人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过答案,但现在看着眼前的这座万吨水压机,他的心里已经得到了答案,正是这里促成了华北的大建设,这里是整个华北,甚至整个国家建设的根源,这里生产出的来的机器设备,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华北各地,用于华北各地的建设,而当一切建设完成的时候,那时,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到这里,对于未来的中国,他不禁充满了期待,那视线中的犀利亦随之淡去许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