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北上取经

山河血 第二百八十五章 北上取经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哭号的老北风,如厉鬼般地追逐着行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灰暗的北平长安街上在几场冬雪下,虽经过扫雪车、以及洒盐清除,但这会却依然已结满了薄冰,在这腊月天里,整个长安街都是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多少行人,只有极少数的一些行军或是坚着衣领,或哆哆嗦嗦的缩头缩身的行进着。

在铁狮子胡同北平绥靖公署外,一长溜黑色的“金鹿”轿车整齐的停于街边,在对面的公署大门处,八名身着着呢绒大衣、头戴羔羊皮帽的卫兵,则持枪端站于岗位,纹丝不动的任由刺骨寒风袭身,墨绿色的大衣这会已经落了一层积雪,若不细看,甚至会以为这些卫兵不过只是威严的塑像。

相比于外间的寒冷,装有暖气的公署内反倒是温暖如春,在主任办公室外间的会客厅内,这会更是不时响起热情的话语声和偶尔的笑声。

“辞公说笑了,我这也就是赶鸭子上阵罢了!”

说笑之余,管明棠看着今天乘机抵达北平的陈诚,他这个时候来北平,怕不仅仅只是代表委员长作年前的“慰问”,恐怕所为无非只是两个字“整编”,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一再的把话朝“部队编训”上引。

去年9月,当自己开始实施“裁军、整编”时,那位委员长显然在一直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否则的话,也不会于两个月前,即提升伙食配给标准,以加强士兵营养,同时对部队加强训练,现在中央直属嫡系部队士兵身体素质以以及训练,都远优于三个月前。

正如自己的“嫡系”对“杂牌”一样,从一开始,身体素质即超过了杂牌军,加之良好的训练,使得嫡系的淘汰率极为有限,从而达到淘汰杂牌,保存嫡系的目的。这种办法很隐晦,但确实非常有效,至少做到了表面上的公平,在表面上,别人压根就说不出任何挑辞来。

而现在陈诚对自己的夸奖,又岂是只是夸奖,恐怕更多的还是来“取经”,从而为中央今年的整编铺平道路。

“其实这个办法,无非就是给地主家扛长工的活计,若是长工来的时候吃得饱,身体壮实,干活卖力,主人家自然愿意雇他,若是长工来的时候,就骨瘦如柴,且能吃,但活干的不多,主人家,自然也就不要了,所以……”

脸上带着笑,对陈诚的问题,管明棠倒也没有一丝的隐瞒。

“这叫不裁而裁吧!”

“好一个不裁而裁,也就是哲勤您,能想到这样的用扛活的法子,去裁军的点子!”

又一次出言称赞时,陈诚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与自己一样,同为上将的管明棠,相比之下,他更年青,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年青的陆军上将,但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他的年纪而轻视他。

“其实,裁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虽说国内很多将领都视兵如命,但是他们同样也知道,相比于几万杂牌兵,几千精兵的战斗力更强,在抗战的时候,一个大队的日军有时候甚至可以追着咱们一个师打,就是这个道理,在战场上,恐惧、怯懦就是传染命,一个人得了,能传染几十个人、几百、几万人,到那时,杂兵能冲毁精兵的防线,知道了这个道理,他们自然也就不抗拒裁军,关键问题是,这个裁军,如何能裁的让人心服口服,至于裁的他们说不出话来,所以裁军,最重要的,还是公平对待!”

尽管心知自己话恐怕很难起到作用,一但武汉方面开始裁军,军委会肯定会趁机裁撤杂牌地方部队,但管明棠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分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裁军造成的心理冲击,以避免部队陷入混乱。

“还有就是对士兵的安置,以华北为例,在裁训开始的同时,公署便组织了两个工程团,对黄河口一带的荒地进行初垦,然后以每120亩一片,每片三十亩的方式,于中央修建四处宅院,用于安置退役军人,当然安置房并不是无偿配发的,是通过军人住房贷款,以贷款的形式建设,退役军人可在未来十数年内,分期偿还。这样一来,对于热衷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的士兵而言,自然很有吸引力。”

端起桌面上的茶杯,借着喝茶的空,管明棠在心底思索着,这些办法其实都是借鉴后世以及国外的经验,然后再充分发挥这个时代的特点,通过“适当补偿”避免引发心理不满,进而导致其对政府产生怨言。

“再就是部分经过整训后仍然不合格的基层军官,相比于士兵的安置,军官的安置更为困难,如何安置他们一直都是最大的问题,所幸的是,三省大都为光复区,通过警官培训,三省大概可以安置几千名警官,这样一来,军官有了落脚处,剩下的问题,也就简单,无非就是待遇问题,退役金从优、安置从优,比如提供新建住房、接转其家人,最大的阻力,自然也就消失了!”

在管明棠提及军官安置时,陈诚听的更加认真,警官培训确实是一个较为不错的办法,但,思索片刻后,陈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将军官安置在公安局,倒也是解决的办法,但这至多只能安置基层校尉军官,像中校、上上校,甚至将军,这些人若是离开军队,因为身份悬殊的问题,而只能做一普通警官,会不会导致其心生不满呢?”

而这恰恰正是校长担心的地方,毕竟那些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一要是惹出什么乱子,可真不好收拾。

“毕竟,进入学院再培训,也不解决的办法不是!”

保定陆军军事学院的建立,正是管明棠打着“裁军所需”的名义创办的,但在陈诚看来,这或许对“兵少将寡”的北平绥靖公署有用,但对于需要裁掉上百个将军、几千个中校、上校的中央却不见得有用。

“进入学院接受高级指挥再培训,原本就只是起临时缓冲之用,而真正的作用是,将来成立军管区。”

心知这次裁军整编直接关系到数年后反攻的管明棠,对于陈诚的问题自然是毫不加掩饰的加以回答,他相信陈诚会为自己保密,中央同样需要用这个办法解决问题。

“军管区?”

“对,军管区,就是为将来作战时,实施征兵、训练、补充,而划定的军管区,而军管区则与作战部队脱离,互不隶属的,与作战部队是平行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其从绥靖公署接受命令,在军衔上,军管区司令,可为少将,亦可为中将,负则十数县适龄青年的动员,以及训练工作,同时其亦负责各县民团训练测评……”

也就是一地方杂物处置机关,看似军级颇高,可实际上根本就是办事机构,不过对于那些将校军官来说,却让他们有个落脚之处,且在一定范围内,继续过着卫兵、有部下的日子,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是体面,说白了,也就是一“光标司令”。

想通了三层步步不同却又环环相扣的安置办法,陈诚看着管明棠时,内心深处倒也佩服他的人能想到这三层环环相扣的办法,但是,中央能实施吗?

沉吟片刻,陈诚毫不隐瞒的挑明了自己的来意。

“哲勤,这次我奉委员长的命令抵平,所为,一是为慰问前线的将士,二却是为了中央整编一事,委员长,想知道,你有何良策进于中央!”

在踢过这个皮球的时候,陈诚又补充道。

“你先前提的这三步,第二、第三,都好办,唯有第一步,于中央而言,可谓是极为困难,此次涉及退役士兵多达70万左右,如照章安置,所需经费需一万万元之多,且又需至少2000万亩田地,钱,中央可以挤,但地……”

摇着头,陈诚的脸上露出一副无可奈何之色,他知道面前的这位之所以能够顺利安置这些退役士兵,并不仅仅只是授田,更为重要的是,在裁军的同时,华北即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战后重建以及工业建设,这直接吸纳了数十万退役军人,而这同样也是中央力所不能及的。

“地,中央挤不出来,就是,嗯,就业岗位,现在南京以及苏浙一带重建,中央计划参考华北的作法,合同施工方必须保证雇佣之半为退役荣民,虽是如此,也仅只能安置十余万人,所以,除非中央能提供两千万亩地,否则,这安置,怕还真不容易。”

望着满面无奈的陈诚,管明棠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事实,相比于华北中央不可能提供众多的工作岗位,毕竟北方公司早就对河北、山东的资源虎视眈眈,几乎早在六战区实施反攻前,公司就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资源开发计划,在从而提供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

“而且,这些退役军人,还涉及的到全国各省,咱们总不能把江苏人安置到四川,把四川人安置到山西吧!”

抬头看着管明棠,陈诚挤出一丝笑色。

“所以,委员长,这才让我过来,请您务必想个法子,帮中央渡过这一关的同时,别让弟兄们心寒,毕竟,日本鬼子,还占着东北,过几年,国家还指往他们那!”(未完待续。[本文字由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