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七十九章 黄河口

山河血 第二百七十九章 黄河口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走路沙沙响,年年不见粮”这民谣中说的就是黄河河口的盐碱地,而此时在海风的卷袭下,白茫茫的碱砂河口处弥漫着,丛生的杂草、低矮的树林,这就是黄河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列车队在泛着盐碱的土路上行驶着,向着黄河口的位置驶去。虽说该是遍野绿色的季节,却看不到绿色。稀疏的村落,更显得河口的凋蔽和荒芜。车过利津县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

坐在汽车上,管明棠不时透过窗口,望着那满眼荒寂破败的景象,神情中不禁流露出些许异色。或许,对于其它人来说,黄河口只是河口,但对于管明棠而言,这里却安置数万退役军人之处。

“主任,自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黄河三角洲先后有两次大的移民迁入**。第一次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来自山西洪洞与河北枣强的移民,大都分布于黄河三角洲中西部地区;第二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自鲁西南的移民,大都分布于利津、沾化和垦利一带,”

置身于大孤岛上,何这位山东省省主席看着身边的主任说道。

“民十九年,韩复渠主政山东,也看上了黄河口这块地方,派部队来此跑马圈地并划分等级,分配给下属所谓功劳兵耕种,原来的垦荒户敢恕不敢言,忍气吞声地成了佃农,七七事变事变后军管人员撤走,土地也就归佃农所有,”

在提及河口的开发时,何思源的神情显得有些不甚自然,原本山东就地少人多,而现在绥靖公署却计划于河口开垦一百五十万亩耕地以安置多达五万荣军,而那些荣军却是公署统率部队中清退的杂牌军。

“仙槎,这些我知道,总之开垦遵守一个原则,绝不能强占民田,开垦可以由工程团负责,使用拖拉机进行机械化开垦,省政府那边,看看着手对现在的河口垦区的民田进行确权登记,知道吗?”

“是,主任!”

何思源应声时,弯腰抓一把地上的盐碱地,管明棠的心底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这里的环境,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也难怪,好地方大都被老百姓占了。也正因如此,公署才决定将荣民初授地亩面积从15亩扩大至30亩。

对于整编的11个师的杂牌军,管明棠采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对不合格人员强制退役的同时,除去给予两百元的安家费外,还给每人授田30亩,这一政策足让那些当兵吃粮的士兵心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各师长官对部队的掌控,而在另一方面,军事犯罪调查处,亦开始对诸如吃空饷等问题进行调查,如果有必要的话,待部队整训练完成后,即可追究其长官的刑事责任,到那时这11个师便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部队。

“仙槎,现在山东游击队的退役安置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走到河口处湿滑松软的泥岸边,管明棠问道另一件事,河北、山东两省游击队总兵力超过两百万人,如何顺利的将其遣散,重归乡村是停战后山东以及河北省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公署甚至发行了多达三亿元的债券。

“回主任,遣散民军并没有多少问题,截止本月,全省一共遣散民军、游击队八十六万人,收回武器三十六万余支……”

原本遣散民军、游击队应是最大的问题,但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就没有任何问题,每人一百五十元的遣散费,其中一百元为十年偿付的债券,对于伤残者根据伤残等级加以抚恤,阵亡者亦有一笔不少于三百元的抚恤。

“在公署财力的支持下,民军、游击队的遣散可谓是极为顺利,预计至岁末,既可完成遣散。”

在何思源的话声中,管明棠只是默默的点点头,然后认真的叮嘱道。

“对于阵亡官兵的家属安置工作一定要作好,虽说他们并不是正规军,但在面对入侵的时候却志愿拿起武器,抵抗外国侵略者,政府绝不能让他们心凉,明白吗?”

“是!主任!”

连声应下,何思源又急忙说道。

“主任,鉴于山东全境遭战火损害极大,因此,省府希望今年能够免除秋季农赋,一来,这是考虑到战火的损害,二来,亦可安慰山东百姓于抗战所做贡献。”

免农赋……

何思源的建议让管明棠显得有些犹豫,但在稍作思索后,还是点头说道。

“省里可以先打个报告过去,嗯,虽说游击队员不是正规军,但是,对烈属家庭我认为,应该实施终身免除田赋,这个一并报来吧!”

对于政府而言,多几百万、少几百万的田赋农税,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对于的农民而言,却可以减轻一笔不小的负担。

“还有山东省的教育计划,这个要抓紧,公署已经决定派出三万名老师,协助山东省建立两万所国民小学,这些小学如何分布,如何建设,还需要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教育……”

回头看着何思源,管明棠语重心长的说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仙槎,你是教育家,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比我更解,或许,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全面实施工业建设,但是若没有教育作为根基,即便是我们建立几千家,上万家甚至数十万家工厂,最终,我们仍注定将落后于西方。”

漫步在黄河入海口处,望着眼前泥黄色的海水,感受着略带海腥味的海水,管明棠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仙槎,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询问齐鲁大学的扩建,以及县高中、乡初中的建设?”

和全国其它五大绥靖公署一样,绥靖公署不仅负责指挥区内的军事部队,同样也负责区内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甚至在北平绥靖公署成立后,自己曾询问过公署的职权,而蒋介石则给自己发回一份密电,密电的电文的非常简单。

“统帅一切,贯彻一切,负责一切,承上启下。”

仅仅只是十六个字,便道尽了北平绥靖公署的权力,也正因如此,公署才会成立办公厅和诸如工商委员会、农业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司法委员会等等相应的职能机构,全权统筹华北两省三市的一切工作事物。

而在公署成立后,首当其中的问题,一是军事、二是教育,而两省战后重建,甚至两省工业建设只不过排至第三,由此可见教育在中绥靖公署内的地位。

“按照教育委员会的计划,山东全省各县均兴建一所高等中学以及一所职业中学,各乡建立一所国民初级中学,但这不都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就是齐鲁大学等大学的扩建,亦不重要!”

如果教育委员会主任傅斯年听到自己的这番点评,恐怕又不知会引起什么样的争论,但是,对于争论或者他人的看法,从不会左右管明棠内心的想法。

“仙槎,我对教育的理解仅仅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理解上,或者说,是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上。”

置身于淤积的河口中,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管明棠极为认真的说道。

“或许,有人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工厂、实施国家建设,当然,这也是我所呼吁的,同样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我关心中国的今天,也同样关心中国的未来。所有正处于当下的中国人都知道,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潮之中,而在这场大潮中,中国这艘大船将以什么方式向前航行呢?”

话声稍沉,管明棠接连反问道。

“是我们立即不惜代价的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我们不惜代价的建立几十个攻击军?这些当然都有必要,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停战的目的,我们之所以停战,就是为了赢得未来几年的和平,以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同时重整军备,以待将来的真正的决战,所以,时间的紧迫要求我们,必须不惜代价的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不惜代价的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都是环境和现实所要求的!但,这是全部吗?”

视线依然投向的渤海,尽管从这里看不到东北,但是管明棠却知道,在海的对面就是东北,在那里,有三千六百万国民正在遭受着日本人的奴役。

“我曾说过——抗战建国,我们不仅在战,同样也要实现国家的建设,而国家的建设并不仅仅只是工业上的建设,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这条大船在未来的大潮中应以何种方式航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国家的文明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普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在道出这一番道理的时候,管明棠的神情变得极为认真,甚至显得有些严肃,而作为一名教育学家的何思源,在心底念叨着管明棠的这番看法后,不无赞同的说道。

“主任说的极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大学教育,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小学教育!亦正因如此,可以说小学的水准,亦等于国家的水准!”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