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最后的会议

山河血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最后的会议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时进六月,随着夏天的到来,整个华北都被夏季的热浪笼罩着,而此时华北的气氛却比这夏季的热浪着更为灼热,几天每天,在天津大沽港、青岛港,都有运兵船抵达,一辆辆军列沿着华北的铁路行驶着,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阴云笼罩着整个华北。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华北的天空上,中日两国的侦察机四处飞行着,而双方的间谍、情报搜集员也都忙活了起来,几乎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大战即将爆发,而此时,双方战线上的宁静,不过只是暴风雨前的静寂罢了。

此时,作为第六战区心脏的邯郸,同样笼罩于负高压下的炎热之中,在专员公署地下的作战会议室内,管明棠一一迎接着来自各地的将领,这些将领都是从前方乘联络机赶回邯郸的。

“我已经决定,将“夏季反攻”的发起日期确定为6月3号!”

第一句话,管明棠便揭示了一个机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第六战区一直在进行着“夏季反攻”的筹备工作,只是最终的时间并没有确定。

这就意味着还有2天的时间,在座的将领们相互看了看,有人松了口气,也有人感觉到焦虑,王庚的神情严肃、于秋扬的表情则显得高深莫测,感觉到焦虑的是国民自卫军司令官于秋扬,国民自卫军的主体是去年11月后才开始整训练战区民团,不过只是一群刚学会开枪,甚至连基本战术也不熟练的“新兵”。

而对于第十六集团军、战区预备军的将领而言,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部队的排练进攻已有几个月,沙盘推演和实际的操练,使得他们对进军地带的地形了如,基层部队已经用真枪实弹练习了如何炸毁混凝土碉堡,突破铁丝障碍、清除地雷、解决防战车壕,此前任何一次战斗,都没有像这次这样做过如此全面的准备。

不过,相应的,几乎所有人都担心一点一行动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意味着对日军的进攻失去了突然性,那么会不会增加进攻作战的阻力呢?

“下面,请参谋长向大家介绍一下战役部署。”在管明棠的话音落下时,他将视线投向杨杰,这位三天前刚刚就任的战区参谋长,只见杨杰站起身,看着会议室内这些并不熟悉的各师主官,在过去的三天中,他对邯彰军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相比于国内的部队,邯彰军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装备上,其炮多、战车多、自动枪多,装备相比于任何列强亦不逊色,甚至对日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但这并不是他最欣赏,他更为欣赏的是邯彰军的素质。

邯彰军的士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士官亦都接受过士官学校专门培训,士兵的战术素养极高,几不逊于日军,士官的战术以及战场指挥能力亦极为出色,均拥有拥有坚强的体魄及意志,同时与**部队士兵大都是文盲不同,邯彰军的士兵在民团时,即经过扫盲教育,而在部队中更有7成的士兵以上取得了高小毕业证,中学生更是达数万人之多。

良好的文化素质,使得这里几乎每一个士兵都能掌握步枪弹道、野战架桥、使用望远镜,同样也能看懂军事地图、通信联络,打旗语等等,几乎所有的士兵拉到其它部队,至少能当排长,而在这里,他至多只是一名士兵或者士官。

邯彰军最大的优势是高素质的士兵,而最大的劣势同样也是人一军官,尤其是师、团级军官,他们的师团级军官甚至不能完全了解团级尤其师级战术,至于军级、军团级,更是无从谈起,许多团长,甚至只有二十五六岁,在战前毕业北方商校,不过只是某一家企业的厂长或者经理,师长一级情况稍好,大都毕业于美国各军事学校,但所欠缺的却是指挥部队的进行兵团作战的经验。

也正因如此,杨杰才知道,为什么管明棠会在飞机场对他说,他是整个邯彰军的老师。也亦因如此,他才明白,自己的肩上的压力,不仅仅只是协助管明棠制定作战计划,更要帮助其培训军官,尤其是对高级军官的培训。

但现在,对于他们而言,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目前,日军在山东集结了7个师团,这股进攻力量的集结是非常危险的,但也是个极大的诱惑,如果能歼灭这股力量,日军在华北、甚至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将遭到致命的重创……”

说实话,尽管心知管明棠并没有读过军校,但是他的这个构想却让杨杰佩服不已,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一观点很有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能彻底扭转战局,甚至改写抗战战局发展。

而过去第六战区参谋部制定的计划非常简单----一次行之有效的钳型攻势,借助两个骑兵师,其实也就是装甲师为尖刀,达成快速突击,对敌形成包围,进而将其全歼的目标,从基本战役计划上,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几乎是无可挑剔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邯彰军的火力、装甲优势,形成合围后,再借助优秀的士兵,对包围圏内的残敌实施总进攻。

“进攻目标是包围以济宁为中心的敌军,通过快速进攻的两个攻击阶段队,分别向聊城和荷泽地区发起一次向心攻击,从而歼灭敌人……”

杨杰口中的两个攻击纵队指的是以南翼以荷泽为突破点的第十六集团军为主的由7个师组成的第一纵队,北翼的聊城为突破点以9个师的预备军为主体的第二纵队,而中央纵队则是预备军7个师编成,这一战,邯彰军几乎倾巢而出,留守第六战区的重担则压在了国民自卫军身上,以及正在北上协防的第三十一集团军,而三十集团军,虽说骨干是新一军,但其却在南京遭受重创,能依靠的只有北方的堡垒式国防线。

早在杨杰来到邯彰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详细制定了,对于这样一场战役而言,邯彰军投入的兵力是极为可观的,在不过200公里的战线上,投入多达23个师,而且还有7个师的战略预备队,正如管明棠所说的那样“对日军形成了全面压倒性的优势”。

“自抗战军兴以来,多没有一次战役,能够得到发此密集的兵力和这样的准备,我们投入的105公厘以上重炮为312门,战车超过612辆,装甲车2475辆,所以总计有超过3000辆战车和装甲车被用于此次攻势,在六个野战机场上,航空队准备了120架战斗机、214架攻击机,如有必要亦可投入远程轰炸机部队增援,”

环视着室内的众人,在提及技术装备上的准备时,他甚至在内心里嫉妒这些军人,他们拥有中国最好的士兵、最好的武器,但是……他们,却不是最好的,至少现在还不是。但正是这群现在还不是出色的指挥官的军人们,却将担负起这场战争,这场决定国家未来的战争,如果他们赢得了这场战役,那么许多事情都将被改变。

孤注一掷!

在杨杰作着最后的陈述时,管明棠的脑海中却浮现出了这四个字,这一次,自己将所有的本钱都押了上去,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决定国运的一战,这一战将会打响冬季反攻作好铺垫,在王庚前往武汉就计划作陈述时,蒋介石亲自透露了中央将在11月左右发起全面反攻的准备,这意味着,五个月后,中国战场的态势,将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与历史上武器严重不足的**不同,这一次,苏联人帮了“大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年底,中央军将拥有40个苏械师,其中甚至还有2个装甲师,只要“夏季攻势”能够顺利实现目标,中央军即可以于多个方向投入反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支遭到重创,尚未恢复元气的日军,而且日军还无法提供足够的兵力用于防御,到那时,也许历史就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抗战,也许不会持续8年!

“这场进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必须成功,也只能迅速、彻底的获得胜利,如果我们赢了,那么,我们将获得今年夏季直至冬季的战场主动权,而我们的胜利,也必将获得举世瞩目!”

站起身作最后的总结时,管明棠又特意强调另一点。“确保出其不意至关重要,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让敌人获悉行动的发起日期,”随后,管明棠又警告道。“诸位必须要铭记一点一“深吸一口气,管明棠看着他们说道。“这一战,将决定我们的国运!”这一战将决定我们的国运!

这是决定国运的一战,一开始,管明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配合中央的“冬季反攻”,对此,管明棠并不怀疑,而唯一的前提是,自己必须要赢,也正因如此,自己才会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家底都压了上去。

“国家的未来,现在,均已交付诸位之手,望诸位多加努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