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实业团

山河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实业团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初春时的天空是一片淡蓝色,如洗的碧空总让人心情舒畅。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四月里,华北的大地已全是一派春色,明媚的春光若是在往年,定会吸引许多人前往公园或是太行山踏青,但是今年,也许是战争的影响,使得踏青的人数极为有限,甚至就连各个学校亦将踏青改为行军拉练,此时的邯郸正像整个第六战区一样,在战争状态下,许多习惯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战争改变了一切!”

在专员公署会客室内,面对造访的宋则久、李烛尘、穆藕初等一行人,管明棠笑着道出了这么一句话,在他的笑容中透着浓浓的自信,此时,会客室内的56名实业家或者他们的代表,大都是来自天津、上海等沦陷区的实业家代表,他们所组织的“实业界战地参观团……”表面上是实业界对前线战地进行慰问,实际上却是来考察于邯彰进行投资,更准确的来说,是将工厂迁至邯彰。

在“7。75变”后,北方公司便开始动员天津等地工厂南迁,那些从天津迁出的工厂将未完全迁入邯彰,有许多工厂和上海的工厂一样,迁至了武汉,与历史上的仓促不同,在上海各民营厂内迁时,汉阳钢铁公司调用了运矿船协助撤离,北方公司航运部所属的江轮公司亦调数十艘千吨江轮协助撤离,在他们的全力配合下,从中央的“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成立到上海沦陷为止,共计从上海迁出民族工业企业ll48家,工人22500多人,机械设备等物资l4。46万吨,较历史上高出十余倍。

而现在,这些工厂大都按照资源委员会的计划撤入武汉、江西、湖南等大后方,当然绝大多数迁至武汉,现在的武汉周围已经变成了一座座工地,一座座简易厂房拔地而起,而在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内迁工厂至今仍未重新投入生产,他们仍然在观望。

“现在,我可以对大家说出实话了。”

面对着这些实业界的代表,管明棠语气轻松的笑说着。

“从表面上看来,在过去的两年间,邯彰依然风光无限,可实际上,从民二十五年的五月份开始,邯彰政府向企业贴补了超过六千万元现金,同时,邯彰政府作保由北方贸易公司、农业合作社向邯彰的7865家企业提供了超过7万万元的信用担保,以用于工厂购进生产物资!可以说,直到去年十月,专员公署以及北方公司都处于破产的边缘!”

什么!

宋则久、李烛尘、穆藕初等人听到管明棠这么说,无不是惊讶的瞪大眼镜,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过去的几年间,在中国一直流行着“实业看邯郸”的话语,这里拥有中国最多的规模上企业,他们拥有先进的管理机制以及先进的工厂,他们的企业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欧美日等国,使得其商品极具竞争力,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管长官,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商界的知名的纺织大王,对于邯彰穆藕初的心态可谓是极为复杂,一方面,他的企业需要北方公司的技改以及新型设备,但在另一方面“邯纺”却不断占据着中国的纺织市场。

在穆藕初提出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把视线投向了管明棠,怎么在他嘴里,邯彰的生意会比他们还要难做,在许多人看来,邯彰之所以能有今天,除去得益于北方公司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眼前这位的贸易保护和支持,这里的生意会比其它地方还难做?

“一直以来,为了促进本地的实业发展,专员公署都是全力支持实业工厂的扩建以及生产的加大,政府为其提供担保,银行向其提供贷款、公司向其低价售出机器,这才有了邯彰的工厂……”

在管明棠讲述着邯彰工厂的建设时,穆藕初等人的神情中流露出些许向往之色,在上海或者武汉,需要一百万办的工厂,在邯彰只需要二十万,政府垫付地款、厂房款,公司售出分期付款机器,在工厂建设时,银行又向其提供贷款,同时北方贸易或农业合作社又向其提供廉价的生产原料,如此才有了邯彰的工厂林立,以及短时间的快速发展。

“在邯彰五十人以上的规模企业超过一万家,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在中国,我们没有贸易保护,大量的进口产品冲击着我们的市场,可以说,每一个中国实业工厂,都是刚一出生就被扔到市场浪涛中的婴儿,他们的存活是极为不易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一方面,我们鼓励办厂,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提供必要的保护,而且工厂的工人要生活,就要开工,而开工意味着商品的生产,而且工厂的利润亦是从生产中获得,如何能让这些企业渡过最初的难关呢?”

深吸一口气,管明棠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

“所以,我们鼓励他们进行生产,通过政府担保,他们可以以计帐的方式获得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如果其积压产品过多,政府直接提共工薪成本补贴,截止至去年8月,接受政府资助的7865家企业一共积压了超过l5万万元的商品!而同时,专员公署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提供支持,”

脸上露出些笑容,管明棠心情却更加的复杂起来,最后长叹了一声。

“所以,战争改变了一切!”

是的,战争改变了一切,在战争爆发后,来自中央的“军需订货”首先消耗了上万万元的商品,而随后,随着上海爆发战争,导致进口锐减,同时上海商品生产亦受到影响,一时间“邯彰造”的销路顿时激增,价值十数亿元的积压物资,更是在短短半年内销售一空,而积压商品的销售一空,直接导致了现在邯彰的工厂扩张。

尽管内部有着邯彰企业的快速扩张,但管明棠却依然希望,这些天津、上海等地的实业家来到邯彰,因为相比于邯彰的“暴发户”他们更了解市场,他们更适合市场,更能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的确,战争确实让舶来品受到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枯竭,战时军需民用却又日益增长,国货销路自然随之激增!”

从事百货销售业的宋则久,对此自然有着极深的了解,在舶来品断绝以及战争带来的爱国情绪的影响下,国货自然畅销。

“正因如此,正是我等抓住时机,发展工业制造之良机!”

“正是,上个月,我在实业部开会时,政府就曾提到,在外货进口困难时,需要大后方的工业大量仿制、生产替代品以供战时军需民用!”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管明棠笑着说道。

“所以,当有些人说,战争是毁灭性的时候,兄弟就曾指出,抗战对于中国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凤凰涅盘,于政府而言,抗战可凝聚民心、士气,从而使我国完成向现代国家之锐变,于国际而言,胜利后,我国可赢得大国地位,赢得列强尊重,重建国家声望,于科技实业而言,若科技实业界以战时之精神,专注科技实业发展,则可有助我国完成国家之工业化,而这……”

环视着众人,管明棠的神情突然变得凝重。

“这俱有赖于各位之努力,抗战建国,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摆在你我面前的现实问题,亦是国家的紧迫需求!”

凝视着若有所恩的众人,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因此,为鼓励科技实业发展,第六战区已制定相应的鼓励条令,战区将向企业提供40万万元信用担保,对于任何于第六战区投资者,战区将无偿向其提供工业用地,同时产金联亦将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不少于其设备价值之贷款,其适应范围包括亦包括内迁工厂!”

管明棠的话声,不过是刚一落下,整个办公室便是一静,所有人无不是惊讶的看着管明棠,如果说对于邯彰企业他们最为羡慕的是什么,恐怕不是他们所获得的低息贷款,对于这些与银行界有着亲密联系的实业家来到,他们有多种渠道可以获得低息贷款,即便是北方公司的分期付款的机器,亦同样可以获得,但是产金联的技术支持,却不是外地企业所能享有的,只有那些北方公司的异池子公司或者华复行投资项目才能享受这一支持。(://.)。

对于工业科技落后的中国企业而言,获得技术支持无疑于就赢得了市场,“邯彰造”为何能够闻名国内,不正得益于其产品新颖、实用美观吗?而这些技术无不是由“产金联”提供,而“产金联”之所以能够拥有那些新颖的工业品以及其制造技术、工艺流程,则得益于其大量的研究所。

“管长官,那,相应的,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呢?”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小苏歌哥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创世首发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